银川市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 2020级 张正一 省级一等奖、
指导教师:楼晨光
谈起食物,我们心里大概都会有一种食物的名称若隐若现。作为一个吃货,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喜欢吃红烧肉、糖醋排骨、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然而,如果没有了“米饭”的陪衬,一顿饭好像还真差那么点意思。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稻米”。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的本意是:即使是灵巧能干的妇女,没米也是做不出饭来的。又所谓“民以食为天”,并且中国大多数老百姓的餐桌上又以米饭为主,可见,中华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稻米的贡献。
事实上正是如此,我国是水稻的发源地之一,种植水稻已有7000多年历史,水稻真正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值得骄傲的是,我国水稻产量是世界第一位,种植面积也达到了第二位,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食用人数更是达到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这足以说明水稻对中国的重要性。
早在约一万年前,稻米就留下了它的痕迹。1995年在中国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里,发现了四粒黄色的稻谷,测定年代为公元前一万年前,据知是世界上最早的稻谷。此外在长江下游河姆渡部落也出土了约7000年前的稻种残留物。
大米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铜元素、维生素B族等。其含有的大量淀粉可以被人体内的对应酶分解,从而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保障。而且大米中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是人们能量的主要来源。
当然,千万年的过渡不可能没有一点变化,在食用方法方面,变化可谓是不胜枚举。
清晨总是与阳光做伴,在上学或上班前来一碗热乎乎的米汤作为早点,一天都活力满满;中午又总是来得那么匆忙,一碗米饭即可保障接下来的能量需求,又能缓解人们一上午的疲惫;晚上对于我们吃货来说当然要“隆重”一点,几分钟的等待换来骨汤米粉一碗,吃完别提有多幸福了;米酒的度数不高,酸甜口味深受大家喜爱,尤其是对于小孩与老人来说,更是滋补的佳品。而它们,都是由“稻米”制成的。
在古代,粮食非常珍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无论寻常百姓家,还是王孙贵族,都离不开粮食,足见粮食是民生之基本。
其实,早在三百多年前,康熙皇帝就曾亲自培育起了天然的杂交水稻。他“自幼喜观稼穑,所得各方五谷之种,必种之,以观其收获”,并在机缘巧合之中,找到了天然的杂交水稻,悉心培育,打破了多项中国古代农业的记录,堪称是皇帝中最能搞农业“黑科技”的了。多亏了他,才有了如今的杂交水稻。
提起杂交水稻就不得不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民温饱问题一直成为国家思索的大事。1960年,大饥荒来了。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人都吃不饱饭。
袁隆平爷爷曾亲眼看到5个人在路边倒下,田野里、大桥下,都是饿殍。凄惨的场景对他造成了强烈的刺激。
1957年,袁隆平爷爷得知用遗传学理论育种实验是可行的,国外的杂交高粱和杂交玉米已经开始生产,只有水稻的基数还没有被突破。
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将杂交水稻这个难题攻破。这也就有了著名的两梦——“禾下乘凉梦”以及“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他一生恪尽职守,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他用一生为全人类呈上了一份厚重的礼物。他所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让世界很多食物紧缺的地方的人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袁隆平爷爷值得被我们永远铭记于心,值得被史册永远记载。
回首看稻米,它小到家家户户都能吃到,大到关系国计民生,看似微小而利万物。其不嫌贫,质朴而又淳厚;身位重,肩负重大使命。这就是发源于中国的稻米所具有的品质和精神。公元前一万多年稻米在湖南的出现,就注定其将其所有的光和热无私地洒满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