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 2021级 杨可意 省级一等奖
指导教师:景燕燕
很久以前听说过一个笑话:一个穷书生,去亲戚家借住。住了很久,都不肯离去。主人家贫,没有什么好吃的招待他。经常上桌的主菜只有一碗豆腐。主人略感歉意,问书生是否吃得惯?书生答道:“怎么会吃不惯,豆腐就是我的命啊”。多日之后,书生终于要告辞离开。主人高兴地准备了酒肉款待他。餐桌上,书生疯狂吃肉,根本不吃豆腐。主人惊讶地问:“豆腐不是你的命吗?你怎么不吃了”?书生答曰:“见了肉,我连命都不要了”。在令人捧腹的笑话背后,也说明了豆腐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餐桌上一道价廉物美,营养丰富。不可或缺的美味。
那么,豆腐又是怎样出现的呢?相传距今2000多年前的汉代,有一位热衷炼丹的淮南王刘安,他在中山国用豆浆培育丹苗时加入了石膏,无意间促成了白如美玉,细若凝脂的豆腐的诞生。自从这道美味问世以来。以多变的外形、独特的风味赢得了无数人的青睐。有嫩豆腐、豆腐乳、豆腐皮、油豆腐、臭豆腐、毛豆腐、豆腐干儿。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在吃的法则里,风味儿重于一切。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豆腐的鲜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豆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我国的传统美食,被称为植物肉。早在多年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可惜大豆口感欠佳,又容易引发胀气,不宜大量食用。而当豆腐出现以后,完美地弥补了这一缺陷。而且生熟可食,老少皆宜。不仅成为我国人民的家常美食。还在宋朝时传入朝鲜。19世纪初又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如今,豆腐在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已成为主要食品之一。甚至有诗人写诗来赞美他。清朝的铃兰痴就在《咏豆腐》中写道:“莫将腐乳等闲长,一片冰心六月凉。不日坚呼为日白,胜他什锦肉羹汤”。宋朝的苏轼赞他是“煮豆为乳脂脂方酥”。充分证明了老百姓对豆腐的喜爱。
豆腐的制作方法较为简单。首先选取一些优质黄豆去壳筛净,浸泡后磨浆仔细过滤,再煮浆加热。最后点乳,美味的豆腐即制作完成。它的原理就是变性的蛋白质与石膏发生胶凝作用。也就是俗称的卤水点豆腐。
聪明的中国人还给豆腐赋予了美好的意义。豆腐谐音都福。是广大劳动人民祈求来年多福,身体健康。若将豆腐做成丸子。就寓意着福气像丸子一样滚滚而来。豆腐的白嫩更是象征了出水芙蓉。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豆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而且是一种超越了饮食本身的传统民俗文化。含义极为丰富。她柔软温和,能和其他一切食物搭配。欣赏,包容一切。它像水一样平静,却又经过千锤百炼。要被沉重的石磨挤压碾磨,再细小的网眼儿中过滤。在水与火中冶炼,经历各种磨难。
豆腐的存在很好地印证了中国人的品格,温和坚定,随遇而安,朴实无华,不管变成什么形状,都能安然面对,成为生活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