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传播中心
传播中心    
垃圾无害处理 助推乡村振兴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葛权     发表时间:2022-10-04     阅读次数:    


要实现乡村振兴,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村垃圾处置问题一直是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难点之一。相比城市而言,受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农村垃圾治理任务更重、难度更大。但是,要实现乡村振兴,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垃圾处理是一道必须迈过的坎。农村垃圾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综合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必须高度重视,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多福祉。

眼下,农村纷纷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少农村都有专人负责收运垃圾。环卫站“外包”把管理运作权下放给社会人员,引进企业运作模式,对自然村的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清运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常态。如此,令村容村道卫生状况大为改观,令人欣喜。但从目前来看,能够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的技术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从工艺技术角度分析,各系统所追求的目标相互一致,各有利弊,技术难易程度差异较大。一般来说,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投资费用较大的垃圾焚烧技术在我国农村实用性较差,而垃圾填埋以其处理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较易在农村推广,同时,农村生活垃圾堆肥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首先是垃圾的收集与运输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几种适合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模式以及垃圾填埋和堆肥技术,及有机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一、探求治理对策

1.建立管理机构,制定垃圾分类回收的政策、规章制度

想要真正落实这项环保政策,必须从法律上保障垃圾分类的有效实施。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规划垃圾处理市场,实施大规模的分类处理,而不是把垃圾分类作为一个鼓励性的公益项目。如果为了那些象征性的“可回收”垃圾,专门进行分类的回收处理,会加大垃圾处理的成本,没有实际意义。

2.采取多种途径宣传、教育村民,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

垃圾分类是一种从源头就要开始做的工作,应该把宣传对象着重在广大村民身上,而不是加大环卫工人的劳动量,有关部门可以从电视,报纸,户外灯箱广告,车身广告,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或者在各大高校召集志愿者,到中小学实行教育讲座,进行街头义务咨询等活动,达到全民参与,构建环保农村的目的。

3.构建合理的垃圾分类类别和设计美观、实用的垃圾桶

目前大多农村的分类垃圾桶几乎很少,远远不能达到系统分类的目的。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合理的垃圾分类类别,才有利于后期回收的进行。

在垃圾桶的设计上,不仅要美观,更要实用,建议每种类别除了用不同颜色表示外,还可以在垃圾桶上用简单的符号或文字表示出该种类别包括的垃圾有哪些,这样即使前期宣传没有照顾到的村民,在扔垃圾时也会注意到。

4.加大乡村社区宣传力度,让每家每户生活垃圾分类到位

除了户外的垃圾外,有很大部分是属于家庭生活垃圾。需要从每户人家进行分类。各个村庄,街道,可以在社区进行社区推广和宣传,设立分类垃圾桶。让垃圾在从每家每户出来的时候就分好类别。

5.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法律制度。

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模式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加强废品的回收利用。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将垃圾分为无机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有机垃圾分类进行收集;成立废品回收站,最大限度地向农户收购可再生废品。

1、推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鼓励农民建设沼气池,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十二五”规划准备把沼气作为重点来推广。发展沼气既解决群众生活用能问题,又能得到优质有机肥料,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农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对落后的山区,合理选择天然的低洼地作为填埋场不失为一种经济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填埋场应避开以易渗透地域和靠近河流、湖泊、洪灾区和储水补给区的地理位置,选择渗透较小的地基,在填埋场底部加防渗层。

3、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应尽量减少垃圾填埋量,生活垃圾处理逐渐转向二次污染小的处理工艺,如太阳能-生物集成技术、蚯蚓堆肥法、RDF等。未来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方向就是要变废为宝,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4、发展农户清洁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根据农户特点推广“两位一体”(即沼气池上面建厕所)、“三位一体”(即沼气池上面建厕所、猪圈)甚至“四位一体”(即沼气池上面建畜禽舍、厕所和温室)建设模式,同步改造厕所、猪圈、厨房、庭园。目前我国江西赣州的“猪-沼-果(菜)”的能源生态模式,恭城的“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庭院经济模式,北方的将日光温室、畜禽舍、沼气池和厕所优化组合的“四位一体”模式取得了很好的农业效益和环境效益。

5、借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经验,总结、提炼、创新适合在农村推广普及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农村垃圾治理难度较大,单凭政府的推动显然不够,但仅凭农民自己去治理也不现实,因此只有以农民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利用成熟工艺,发展专用新兴工艺,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才能真正治理好农村垃圾问题。

根据农村生活垃圾的实际情况,按处理与处置方式或资源回收利用的可能性把生活垃圾分为4类。

1)可堆肥类(有机物)。主要成分为厨余及生活其他有机物垃圾,处理方向是畜禽消纳、直接还田、堆肥、作燃料及生产沼气;

2)惰性类(无机物)。指煤渣、建筑垃圾等,处理方法是修路、筑堤、建筑填土和填埋;

3)可回收废物。包括废塑料、纸、玻璃、金属、废旧家具电器、织物、皮革及橡胶等,处理方法是采用经济手段,回收利用。

4)有害废品。如农药瓶、过期药物、电池、灯管、油漆桶等,加强管理,集中安全处理。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管理模式

废品回收站模式

农村生活垃圾中可回收成分的收集由两大主体来完成,其一是农民即垃圾产生者,其二是废品回收站。其中,废品回收站是实现可回收垃圾由废物向资源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连接资源与市场的枢纽。一方面,废品回收站具有前向控制作用,它可以通过价格手段促使农民进行垃圾源头细分类,并将分散的可回收资源集聚起来;另一方面,废品回收站具有后向带动作用,它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转变,使可回收垃圾以资源的形式进入生产流通领域,从而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废品回收站的建设应采用“建设一转让一经营一补贴”的方式,由政府投资,在地理位置优越、服务设施比较齐全的集镇、中心村建设高标准的废品回收站,以承包、租赁等方式转让给个体业主经营,收购周边村庄产生的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可回收资源。同时,政府为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应给予补贴,就如农民粮油补贴和其它公交车的燃油补贴一样。因为农村废品收购利润不高,而垃圾里有很多可再利用的废品,以提高其经济价值。

垃圾清运模式

农村生活垃圾清运要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置,提倡资源化利用或纳入镇级以上处置系统集中处理。

(1)基本模式。是以村为基础、镇为枢纽、县为中心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即“村庄收集一乡镇中转~县城处置”模式,形成村、镇、县三级垃圾处理作业链。

(2)园区模式。是以企业为基础、产业园区为枢纽、县为中心的农村园区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即“企业收集一园区中转一县城处置”模式,形成企业、园区、县城三级垃圾处理作业链。

(3)园区村庄混合模式。是以村为基础、以产业园区为中心的园区周边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即“村庄收集.产业园区处理”模式,形成村庄、园区两级垃圾处理作业链。

产业园区附近乡镇、村庄的生活垃圾由乡镇或村里负责集中收集后统一运至产业园区内处置点,利用园区内企业的技术、工艺、设备设施等优势,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处理费用可以按照成本原则由相关各乡、镇、村,按垃圾处理量支付给处置企业。

(4)跨行政区域治理模式。是以村为基础、以乡镇为枢纽、以非隶属县城为中心的跨行政区域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即“村庄收集一乡镇中转一邻近县城处置”模式,形成跨区域村、镇、县三级垃圾处理作业链。

除上述处理运行模式外,对一些距离县市乡镇比较远、农村住户比较分散的地区或地处偏远的山村的生活垃圾,难以形成统一集中处理,应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就地处理,如可能可采用有机垃圾堆肥、沼气发酵等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从而减少收集运输成本。对地处城市边缘、城郊结合部以及离城市较近、运距不远的农村生活垃圾,可以考虑纳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在一定条件下共同享用则经济效益更好,社会资源配置更合理。

三、农村生活垃圾填埋技术

垃圾卫生填埋法作为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法,具有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效果显著和处置彻底等优点。对于经济基础差、土地资源丰富的农村,在适当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垃圾填埋技术是较好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处置方法。

填埋场选址。卫生填埋场场址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需要考虑地理、气候、地表水文、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因素,此外还有经济、交通、社会及法律等因素。从地形、地貌看,在丘陵地区,凡在地貌上呈现三面山冈环绕的地形都是优选场址;从风向来看,一般垃圾填埋场选址位于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场址基础应位于地下水(潜水)最高丰水位标高至少1.5米以上,以及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强径流带之外,如果周围没有更合适的场址,也必须采取人工防渗措施加以弥补;场地基础的岩性最好为黏性土,天然地层的渗透系数应足够小,最好能达到8.6毫米/天以下,并且地层要有一定厚度,且该处地下水流速度较小;另外,填埋场应位于工程地质条件稳定地区,不应在填埋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而且应避开地质灾害易发生的地区。

填埋场防渗系统。防止填埋场气体和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是填埋场中最重要的部分,对它们的周密考虑需要贯穿于填埋场的设计、施工、运行,直到封场和封场后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填埋场密封系统是防止填埋场气体和渗滤液污染环境、防止地下水和地表水进入填埋场中而建设的填埋场设施。填埋场密封技术基本上可分为基础密封、垂直密封和表面密封3种方法。基础密封是在填埋场底部和周边设立衬层系统;垂直密封技术则是在填埋场的周边利用基础下方存在的不透水或弱透水层,在其中建设垂直密封墙。对于山谷型填埋场而言,截污坝也是垂直密封建筑。填埋场基础密封主要通过在填埋场的底部和周边建立衬层系统来达到密封的目的。填埋场衬层系统通常包括渗滤液收排系统(排水层)、防渗系统(层)和保护层、过滤层等。防渗系统的功能是通过在填埋场中铺设低渗透性材料来阻隔渗滤液渗出填埋场,防止其迁移到填埋场之外的环境中;防渗层还可以阻隔地表水和地下水进入填埋场中。防渗层的主要材料有天然黏土矿物如改性黏土、膨润土,人工合成材料有柔性膜,天然与有机复合材料如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等。

四、农村生活垃圾堆肥技术

垃圾堆肥技术工艺要求较为简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在堆肥过程中,垃圾有机成分不但被分解,而且被转化成腐殖质含量很高的疏松物质,可作有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被重新施入土地,实现资源化利用,这种技术对于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村地区来说更为实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根据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对氧气不同的要求,可以把堆肥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两种。

厌氧发酵技术

厌氧发酵技术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发酵的堆肥方法,厌氧发酵温度在35℃称中温厌氧发酵,温度为55℃的称为高温厌氧发酵。厌氧发酵自身能耗少,不需要外部供氧,但微生物生长繁殖慢,对有机物的分解速度慢,处理周期长达80~100天,需要较大的反应场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好氧堆肥

好氧堆肥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发酵的堆肥方法,按发酵温度的不同,好氧发酵过程分为中温(50~55℃)、高温(70℃以上)和降温3个阶段。在中温阶段,嗜温菌生长繁殖活跃,高温阶段嗜温菌受到抑制,而嗜热菌活跃,降温阶段嗜温菌再度活跃,使发酵过程进入稳定的腐熟阶段。一般好氧高温堆肥仅需10~30天就可腐熟,并杀死堆肥中的病原微生物,对周围环境污染较小。

随着堆肥技术的发展与深化,堆肥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好的好氧堆肥技术逐渐代替厌氧技术,成为堆肥工艺的主流,是目前垃圾堆肥主要采用的方法。

有机垃圾处理工艺

1、设立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站。在各垃圾处置点建设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站。利用新型“HC-200A 太阳能垃圾处理系统”,食源性生活垃圾由村集中收集,统一运送至太阳能垃圾处理反应器进行处理。该装置利用食源性垃圾自身携带菌种或外加菌种对垃圾进行消化反应,形成腐熟有机物,以太阳能作为消化反应过程中所需能量来源,对食物性垃圾进行卫生、无害化生物处理。当阴雨天或外界气温较低时,能够依靠消化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来维持生物反应的正常进行。堆肥过程是在热工控制条件下进行,不同于卫生填埋、有机垃圾的自然腐烂与腐化;作为堆肥化的原料是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成分;堆肥化的实质是生物化学过程,堆肥产品对环境无害,即废物性质达到相对稳定。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安装便捷、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优点。

2、堆肥处理。堆肥是一种通气性很好的有机肥料。堆肥是用秸杆、青草、绿肥、泥 碳、树叶、垃圾以及其它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加入人畜粪尿等速效肥料进行堆制而成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高,碳氮比小。高温堆肥时间短,腐熟快,对杀灭其中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有较好的效果,且养分含量高。其堆制原理:堆肥制作的过程是一系列微生物对作物秸杆等有机物进行矿质化和腐殖化作用的过程。堆制初期以矿质化过程为主,后期则以腐殖 化过程占优势。通过堆制可使有机物质的碳氮比变窄,有机物质中的养分得到释放,同时可减少堆肥材料中的病菌、虫卵及杂草种子的传播。因此,堆肥的腐熟过程,既是有机物的分解和再合成的过程,又是一个无害化处理的过程。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随之也带来了农村生活垃圾增加、化肥过度使用等问题。因此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农村生活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助力绿色农业发展。加大力度科普化肥过度使用带来的危害,从政策上扶持农村使用有机肥料,在科研上加大投入经费研究开发新型肥料。处理好垃圾,助推乡村振兴。

(本文荣获典赞·2021宁夏科普作品创作与传播大赛文章类科普作品优秀奖,作者系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渔洋关镇葛权。)



 
上一篇:学生为什么要科学饮用牛奶
下一篇:科普健康|站着吃好还是坐着吃好?看你是想减肥还是增重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