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大自然文学是科普创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坚持培育生态文化,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时代赋予文学的任务,更是赋予大自然文学的重要任务。作家要还给人们一个真实的自然:第一,是引领人们认识自然、热爱自然,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第二,应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科学的最新成就,以提高作品的文化内涵,打造精品。
之前,我曾写过诗歌、散文,还涉足过美学。但从1978年开始却一直致力呼唤生态道德、歌颂人与自然和谐的大自然文学的创作。这是因为数年来参加野生动物调查、筹建自然保护区的考察,目睹了自然生态所遭到的破坏、人类生存危机的严重性而产生的重要变化。
大自然养育了人类,这是共识,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却陷入了误区;大自然是知识之源,这是事实,但却常常被人们忽略。需要正本清源。
人类面临生态危机,才凸显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时代赋予文学的任务,更是赋予大自然文学的重要任务。
歌颂人与自然和谐的大自然文学更直接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为培养生态道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教育史的经典是以讲天体气象、山川河流、森林、动植物——自然之美、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在自然之中的位置作为人生的启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培植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恩——培养生态道德。生态道德的缺失是造成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建设生态文明正是化解人与自然矛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济世良方。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法律和生态道德作为重要支撑。哲学家都说道德是大美。生态道德的培养与树立,比之于生态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有更艰难的一面:其一,是因为几千年来,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制定了调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法律和道德,但却没有制定系统的、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行为,即生态道德;其二,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而道德是一个人应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人品和修养,对个人说来,需要终生修养,对于社会说来,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的崇高风尚。而生态道德的培养和树立,需要文化的长期熏陶。
2008年,在大自然文学30年的研讨会上,我给自己的创作做了个小结:“我在大自然中跋涉30多年,写了几十部作品,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呼唤生态道德——在面临生态危机的世界,展现大自然和生命的壮美;因为只有生态道德才是维系人与自然血脉相连的纽带。我坚信,只有人们以生态道德修身济国,和谐之花才会遍地开放。”
作为生态文化的首要任务,应是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认识自然,只有认识到自然的伟大和神奇,才能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在自然失去自然,人们失去自然的当下,只有还给读者一个真实的自然,才能熏陶人们培养、树立生态道德的大美。
揭示大自然的神奇,从某一层面说就是自然的科学,人类正是在探索、研究自然的神奇中,才有了科学以及科学的发展。直至今天,生命起源、宇宙演变、物质结构仍是科学界的三大难题。
朋友们说,你的大自然文学作品中闪耀着博物学的光辉,是的,大自然文学不可能写成科学著作,但它与博物学有着契合点——描写的对象都是自然。(编者语: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科普创作对这一主题常有涉及。面对老题材如何写出新意,是所有科普作家需要思考的问题。新,可以在立意上,在结构上,在语言表达上,这些都需要巧妙地构思和想象。)以我的体会,作家要还给人们一个真实的自然,首先是引领人们认识自然、热爱自然,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其实,优秀的博物学也是大自然文学。
一、作家应走进大自然
作家应走进大自然,与自然亲密相处,才有可能还给人们一个真实的大自然。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钢筋水泥已切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狭小的绿化带、草地、小湖都是人工制造的,自然失去了自然;二是纵观当今的文学现状,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文学缺少了自然,连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尤其是儿童文学中的小说,很多故事都在上不沾天、下不着地中展开的,充斥着搞笑、恶搞,还美其名曰“趣味”“幽默”,即使有对自然的描写,也多是肤浅的,甚至错误的。在讲课中,有三个问题使我很困惑、揪心:其中之一是很多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认识稻、麦为何物。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严肃批评的“五谷不分”,至今却愈演愈烈。自然失去了自然是灾难,文学失去自然是畸形的,儿童失去自然更可怕。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说的去践行,即: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学作家首要的任务应是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才能在作品中献给人们一个真实的、洋溢着自然之美、热爱生命的激情的大自然。
很多朋友都问我从事大自然文学创作的历程,其实我是从认识大自然开始的,正是目睹自然所遭受的破坏,改变了我观察自然的视角——站在自然的立场。(编者语:科普创作以自然、科学为主要书写对象,它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源于实践和生活。)同时用40多年的时间与大自然相处、相融。因而将拙著署名为:“我的山野朋友”和“我的七彩大自然”。水是生命的源泉,为了考察我国的水之源,我曾六上青藏高原。水之源来自雪山、冰川,那么山之源又在哪里?因而我又两次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走进万山之祖的帕米尔高原。为了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区,多年穿行在横断山脉。为了认识海,2011年四上海南,两赴西沙群岛……因而我才看到了在树干上、树根上、叶子上开花、结果的植物;看到了西藏高原竟然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森林,生长着胸径多在1—5米的喜马拉雅巨柏群;看到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竟然刮起了沙尘暴;《惊险大峡谷》中所描写的,只姑2002年第一次探索人间“最后秘境”的独龙江。那年走到雪山下的古驿站,却被雪封垭口挡回。2006年3月,朋友电话中说垭口雪已化了。但是到了贡山,朋友们又说前两天大雪又封山,只得无功而返。直到10月,我们才千难万难地进入了独龙江,撩开她神秘的面纱。
曾被称为四大无人区的藏北羌塘、罗布泊、可可西里、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对我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前两处虽未深入到核心区,但都去过它们的边缘。可可西里还进入了两次。唯有阿尔金山最吸引我——很多朋友对我说它是青藏高原之美的浓缩版,被35座大山环绕着的4.5万平方米是天域。2004年,我们横穿中国从南线走进帕米尔高原,途中从青海到新疆经过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时,谁知由于我的无知,却与它失之交臂。原来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不在阿尔金山,实际上在东昆仑山麓。2005年,在从北线走进帕米尔高原到达敦煌又特意再南下回到青海省花土沟油田,再去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时,向导说那里太危险,说什么也不愿去。直到2012年,我们才终于在众多朋友帮助下,进入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才写出了《天域大美》。正是在走进自然37年,三登高黎贡山中,才看到了被西方园艺家称之为“没有中国的杜鹃花,就没有西方园林”的生活在高黎贡山深处,高30米,基部直径3.07米,盛花时节的大树杜鹃王;使我见识了南海飞鱼、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以及西沙群岛的战士怎样守卫着祖国的海疆和保护着海洋生态……大自然的神奇,生命的壮美。(编者语:作家越深入生活,越能捕捉到创作的灵感和素材。科普作家也是如此。)
二、作家应努力学习自然科学
作家应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特别是科学的最新成就,以提高其作品的文化内涵,打造精品。(编者语:科普作家不好当。过硬的科学素养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共同支撑起科普创作,确保了作品的科学性语文艺性,二者缺一不可。)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这在今天已是无可辩驳的真理,但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大自然是知识之源。
目前,科普作品知识性的缺乏,或者知识的陈旧使作品显得浅薄,既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更无法提高作品的质量。在这方面我有深刻的体会。40多年前决定致力大自然文学时,虽阅读了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特别是生物学的书籍,但它们基本上是“文化大革命”之前或期间出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不断有新的发现,像科学界公认的天体演变、生命起源、物质结构的三大尖端课题,就有了很多新的成果;如天文学家认为我们所生活的宇宙,只是宇宙中之一。争论不休的、关于宇宙诞生的时间,已趋于一致,即137亿年之前。再如在海底万米深处的高温热泉,在南极厚厚的冰层中居然发现了鲜活的生命……大大拓展了我们对生命生存条件的认识。再如,科学家都认为宇宙中肯定还有一种物质的存在,因而纷纷寻找暗物质……三大尖端难题只要有一点突破,都将给科技带来巨大革命、新的思想。就拿重视湿地来说,这也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所以,只有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交融在一起,才能真正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作品丰富,才有可能打造出精品。(编者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长期的实践和生活中不断积累素材,为科普创作注入不竭的动力,打下丰厚的根基。)
2011年,我在西沙群岛第一次有机会仔细观察鹦鹉螺,那是在永兴岛上的南海海洋博物馆的展架上。它是四大名螺之首我是知道的,但它那如鹦鹉鸟般的奇特造型、白色螺壳上橙色的火焰花纹,还是闪耀着诱人的魅力。来到深航岛的一个傍晚,战士小高领我们到岛的北边去看对面的晋卿岛。走在退潮后露出的大片礁盘上,意外地拾到了一只鹦鹉螺;虽然壳已被风浪破损,但仍可清晰地看到壳内螺旋迂回,形成一个个隔舱,舱之间有带相串连……我们惊喜得摒声息气。
数年前读到的一篇短文说,世界上没有几位海洋生物学家见到过活体的鹦鹉螺;因为它生活在100米深的源底,只在夜间才浮上来觅食。原来它要上浮时,会制造气体充盈隔舱,下潜时却排出空气,吸入海水。这种生存技巧激发了仿生学家的灵感,制造了潜水艇。于是,世界上无论是用电池作动力的或用核能作动力的第一艘潜艇,都是用鹦鹉螺来命名,以纪念它的功勋。
还有一说,鹦鹉螺是天体演变的忠实记录者。海洋生物的生态与月球多有联系。每当月色姣好的特殊时光,鹦鹉螺会与月相约,群集海面,与月“相看两不厌”,因为它与月球有着特殊的关系。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真的如此玄妙?天文学家揭开了其中的奥妙:鹦鹉螺壳虽漂亮,但不光滑,而是布满细细的波状纹(在深航岛捡到的螺壳看得较清楚)——波状纹就是它的年轮,每天长一条,一月有一隔,这种“波状生长线”的条数即是每月的天数。据化石考古:鹦鹉螺在距今4亿多年的中生代奥陶纪,每隔的纹数只有9条。到了距今3.5亿年的古生代石炭纪,每隔的纹数已有了15条。在距今1.95亿年的中生代侏罗纪,每隔纹数是18条。距今1.37亿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每隔纹数增为22条。距今4千万年的新生代渐新世,每隔的纹数已达26条。也即是说在4亿多年之前,那时每月只有9天,随着斗转星移,却每月达到了15天、18天、22天、26天。现今,我国的农历每月是29点几为一天——月大30天,月小29天。由此天文学家得出结论:月球仍是围绕地球运转,但离地球越来越远了。这从另一侧面,佐证了宇宙在膨胀。
鹦鹉螺居然蕴涵着这么多的科学知识和智慧!
事实证明:我们每天看到的大自然,竟蕴涵了这么多的科学知识,需要我们去探索、认识,千万别漫不经心地忽略!(编者语:大自然中,处处有科学,也有科普创作的素材。这就需要科普作家有发现之眼,好奇之心,并将科学传播的使命时刻放在心中。)【文章选自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编的《科普创作与编辑——第三届获奖作品佳作评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张志敏、陈玲)】
编者:张志敏
作者简介
刘先平:自然文学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以及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