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怎么发生的:病虫繁殖种群数量快速增加、营养不均衡诱发。
中药材豆蚜:
为害症状识别:俗称“汗虫”,体黑色,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发生条件:温度、蚜虫种群数量、寄主黄芪的面积、农事活动。
如何防治:监测
气象因子监测:气温均温在12℃以上,天气持续偏旱1~2周后出现小到中雨。
监测指标:有蚜株率达到平均10头/株以上,与风向垂直地块边缘移栽黄芪有蚜株率达到5-10%,即为豆蚜的发生适期。
保留黄芪移栽地周围的蓼科杂草,每天留意观察杂草上的豆蚜数量,始见蚜虫且豆蚜个体数量快速增加时,立即对杂草进行药剂防治。
如何取得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趁早趁小、控制种群数量、选对药剂。黄芪田东南方向的边角悬挂黄色粘虫板,离地面高低约接近黄芪植株高度即可。从田块的四角开始悬挂,1张/10m2,密度可依次递减。重点以田块的东南方向为主。
6月期间,认真观察地块边角种植的黄芪,嫩茎上始见豆蚜,且出现豆蚜迁飞至临近黄芪时,立即采取药物对其周围的黄芪喷药防治,尤其是顺风的2-5米范围内控制。
化学防治:
可选用25%吡虫啉 12g-15g/亩(15-20kg水/亩)、50%抗蚜威2500-30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叶面喷雾,每喷雾器加入有机硅或柔水通助剂,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杂草上的蚜虫随气流迁飞到黄芪上继续为害。
喷药后第二天观察豆蚜虫虫口密度,以嫩茎上不在有活虫体为最佳。如果嫩茎上仍有大量的豆蚜活体,表明药剂没有防治效果。建议更换药剂品种,可选用22%特福力(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000-7000倍液喷雾。或苦参碱水剂喷雾。
黄芪白粉病的防治:
症状识别:白粉、小粒点
监测:气象因子监测,6月中旬-下旬,天气持续干旱,即进入白粉病发生适期。
中心病株监测:田间黄芪染病株率: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且白粉病发病株率为1株/10m2,即进入发生适期。
根据监测指标,田间黄芪叶片上始见白粉病粉斑,即进行化学防治。
如何取得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早发现早防治、控制扩展控制反复侵染、选对药剂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选用①绿妃(吡唑萘菌胺与阿米西达复配剂)1500倍液(一袋(10ml)一喷雾器水(30斤)摇匀)大田喷雾;②36%卡拉生(硝苯菌酯)1000~1500倍液(每亩用30~45毫升)均匀喷雾。以上药剂均加入有机硅或柔水通助增加药剂粘附力,提高防治效果。③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如果5-7后中心病株周围出现发病株则再喷一次。
黄芪根腐病防治:
忌连作,可与玉米轮作
中耕除草:
封闭药一般用氟乐灵或二甲戊灵,用量视土质情况而定,一般情况,沙土地用最小值,黏土地用最大值,建议氟乐灵用使用说明最小值,二甲戊灵用最大值。用氟乐灵需要注意及时混土,因为氟乐灵的性质是遇光分解,喷洒氟乐灵之后,使用动力耙之类的机器进行整地,否则氟乐灵就会分解,减少药效。
在7月份,利用雨后的降水追肥促进快速生长。
开展以围栏封育、人工补植、人工抚育等多项技术措施有机结合的中药材人工补植技术,促进半野生环境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种群快速修复和再生,快速的增加中药材的种类,扩大野生药材分布范围和生存数量,提高天然储量。
沙棘林柴胡复合经营技术:主要适宜于六盘山区海拔在2000~2500m,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渗水力强的退耕还林地。
落叶松林大黄复合经营技术:主要适宜于六盘山区海拔2200~2300m,坡度在30度以下、土层2000px以上、栽植以华北落叶松为主的阳坡退耕还林地。
山桃山杏林牛蒡子、黄芪、秦艽等药材复合经营技术:主要适宜于海拔在2300m左右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阳坡阔叶退耕还林地进行。
人工补植时间的选择:在六盘山地区,春天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这时如果进行人工补植,将严重影响补植种子的出苗率,即使种子能发芽出苗,但由于后期气候的影响,也会因干旱造成严重的死苗现象。因此,进行人工补植最适宜的时间应选择秋末进行。秋天雨量充沛,气温稳定,种子发芽率高,另外经过冬天的休眠,种苗复壮迅速,来年长势较好。
补植方法及种子量的确定:补植方法主要是人工撒播,补植成苗后不在采取人为措施,完全靠其自然生长和繁衍逐步扩大种群和生活范围,达到资源恢复和再生。每亩荒山荒坡地撒播补植柴胡种子量为0.5kg左右,秦艽撒播补植种子量控制在0.6kg左右;每亩退耕还林地大黄、柴胡和秦艽撒播量为0.5kg左右,为使撒播均匀,每份掺入细沙土5公斤进行。种子撒播后在山地相对集中和土层较厚处,可用钉耙适当耙搂。
人工种植柴胡:采用套种方式进行。
套种植物种类:小麦、燕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
播种:可以秋季小麦播种后撒播柴胡,也可以春季播种,直接撒播。
除草:第二年开始除草。(文章内容来源于宁夏三农呼叫中心,作者系宁夏大学教授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