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知识无国界,引进版图书是我国科普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翻译为我国读者与外文科普作品架起桥梁。不过,区别于文艺作品与学术资料,科普作品本身就兼具科学性与通俗性,所以科普翻译对译者的复合素养等都有较高要求,语言功底与专业知识过硬,才能保证译文在知识准确的同时依然通俗易懂。长期以来,我国引进版科普图书原作内容质量、译者翻译水平及图书审校质量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影响了科普图书译作质量。本期科普翻译专题邀请了科普翻译研究者徐彬、郭红梅、郭鸿杰、卢静,科普译者苟利军,以及引进版图书编辑尹涛,围绕如何提升引进版科普图书质量展开探讨,从翻译技巧、技术支持、出版流程优化等多方面为我国引进版科普图书未来的发展寻找进路。
一、引言
科学往往是涉及艰涩的概念、术语、知识、信息等的结构严谨的知识系统。把科学普及到社会大众(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从而促成“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再拓展为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由此来提升社会大众的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是信息时代的一件大事。当今社会,大部分科学文献是通过英语来完成的[1]。因此,要创作更多适合本土文化的科普作品,我国的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仍任重道远。事实上,从传播的本质来看,科普亦与翻译有着内在的相似性和相通性。近年来,国内出版的科普译作数量可观,然而其翻译质量鱼龙混杂,不少英语科普原著常常以“遇人不淑”终场[2]。特别要指出的是,相比其他应用翻译研究,科普翻译研究尚未真正形成体系,仍处于极度“欠发达”阶段[3],这无疑是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一大缺憾。
近年来,语料库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手段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翻译学、文学、传播学等诸多人文社科领域,且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语料库对与科普翻译相关的研究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基于语料库的科普翻译研究涉及科普翻译语料库的建设、科普翻译策略及其制约机制研究、科普话语特征研究,以及术语提取、机器翻译训练、科普翻译教学平台建设等应用研究。此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范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科普翻译在定量研究方面的短板,推动了科普翻译研究从规约性研究范式向描述性研究范式的转变,拓宽了科普翻译的研究空间和疆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值此中国科技蓬勃发展、科技文化蔚然成风之际,推进中国科技“走出去”,向世界传播中国科技文明,是时代所向。基于英汉科普平行语料库的逆向检索功能亦有助于我们熟悉西方的科技话语模式,从而借帆出海,提升中国科技外译质量,推动中国科技国际化。
二、科普翻译语料库建设概览
廖七一指出,西方翻译研究的理论突破往往伴随着研究范式的变迁[4]。数智时代下基于语料库的科普翻译研究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纵览相关文献,科普语料库建设已成规模,业已公开的科普平行语料库建设如表1所示[5]。
总体上,国内外知名科普语料库因建库目的不同,规模参差不齐,从数万词到近千万词不等,语料大多为单译本。与之相应,学界也开展了基于语料库的科普翻译研究。下文将简要介绍一下笔者正在主持建设的英汉科普平行语料库(English-Chinese Parallel Corpus of Popular Science,简称ECPCPS)。
第一,ECPCPS主要收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源自科普书籍和科普杂志的英汉双语语料,其中包括2002年以来已评选11届的吴大猷科普译著奖中的英译中作品,如《费马最后定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魔鬼出没的世界》(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大崩坏:人类社会的明天》(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人类大历史:从野兽到扮演上帝》(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14年版)等,以及《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万物简史》(接力出版社2005年版)、《数字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等其他具有影响力的科普双语文本,还包括《自然》(Nature)、《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等报纸杂志上登载的科普文章及汉语译文。目前,科普语料库仍在扩容,现已超过千万字/词,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两个子库,有上千个英汉科普对应文本,保证每个文本的语篇尽量完整,且单个英汉对应语篇的字/词数上限约为45000。
第二,对ECPCPS语料库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源语单词和目标语汉字的比例是1∶1.64。表2为我们所统计到的几个大型平行语料库的英语单词、汉字数量对比结果[13]。
(作者简介:郭鸿杰,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科普翻译、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等。文章选摘自《科普创作评论》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