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存在一个三维空间的世界,即我们所了解的事物都有三个空间维度,就是长宽高,这让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一个立体世界。而自从爱因斯坦相对论问世后,人们认识到这个世界时空是一体的,时间维贯穿于三维空间之中,因此,我们实际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四维时空。
在我们认知的这个世界,空间是所有物质存在的广延性,而时间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顺序和持续性,这些都是不受人们意志约束而存在的。人们只能通过对时空的观察,采用一定的工具来描述它。
这个工具就是时空度量单位,是人类认知这个世界的最基本工具。
为了描述世界上各种物质的大小,人们发明了尺度计量单位,如毫米、厘米、米、千米等等,其中最基本的单位是米;同时为了更准确度量动态时空的本质,除了计量物质大小的工具,还必须有计量物质运动过程的工具,如时、分、秒等等,其中秒为基础。
因此,时分秒和毫米、厘米、米、千米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度量单位。
有了这些度量单位,我们就几乎可以衡量平常的各种事物变化,如一只蚂蚁一秒钟可以爬行1厘米;一般人步行速度每小时约4千米;汽车在高速上时速可达100千米以上;客机的飞行时速约为800千米等等。
这些日常计时和尺度单位,对于一般吃瓜群众来说,日常生活是够用了。如1秒钟也就“滴答”一下,小于1秒钟似乎就没多大意义;而1毫米还没有一粒芝麻大,再细分似乎也没什么意义。
但在科学测量中,这些日常长度和时间单位却远远不够用,比如对一些微小事物乃至微观世界的描述,采用常用的计量单位就十分困难。
如研究昆虫世界,科学家们发现不同的昆虫翅膀扇动的速度不同,每扇动一次翅膀,苍蝇需要千分之三秒,蚊子则需要百分之二秒,蜜蜂需要千分之五秒等等。而更小的事物就更难计量了,如几亿分之一米或几亿分之一秒等。
这种描述非常麻烦且不准确,为了更精准方便的描述微观世界,科学研究就诞生了越来越细分的微观刻度。
如长度单位在米、厘米、毫米以下,划分出微米、纳米、皮米、飞米、阿米、仄米、幺米等等,1毫米等于1000微米;1微米等于1000纳米等等,以此类推,1飞米就是1000万亿分之一米。
与之相对应的时间计量单位也被划分得越来越小,秒以下分为毫秒、微秒、纳秒、皮秒、飞秒等等,每一个等级都小于上一级单位1000倍,如1秒等于1000毫秒,1毫秒等于1000微秒,以此类推,1飞秒就是1000万亿分之一秒。
有了这些微量度量单位,描述微观世界就方便多了,比如前面说的昆虫扇动一下翅膀的时间间隔就只需要描述为:苍蝇需要3毫秒,蚊子需要20毫秒,蜜蜂需要5毫秒就行了。而且,可以精准描述更精细微小的微观世界了。
比如,人体细胞只有5~200微米大小,细菌大小只有0.5~5微米;病毒比细菌还要小百倍以上,只有几十到100纳米左右;人体DNA分子只有10个纳米,却包含着2万多个基因,含有31.6亿个碱基对。
而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电子,以及充斥着我们世界的光子,则是更为细小的尺度单位了,一个水分子直径约为0.4个纳米,一个氢原子直径约为0.1纳米,而原子核直径则只有约1.7飞米。
有了这些微小的度量工具,科学还不断创造出高精度的计量工具,如飞秒摄像机。这种摄像机每秒钟能拍摄图像万亿帧以上,在这种摄影机下,世界最快的光速也成为蜗牛,而那些人眼无法分清的毫秒、微秒、纳秒级别的事物,如百米赛跑终点冲刺、驱动蛋白不慌不忙每步8纳米的步伐,都在摄像机下纤毫毕现。
现代量子力学认为,人类能够认识的最小尺度为普朗克尺度,即普朗克时间和普朗克长度。这是基于广义相对论推论出的奇性不可避免,时空存在零点,且量子力学具有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程度取决于普朗克常数。
普朗克常数确定出最小的长度单位为1.6乘以10的负33次方/厘米,这是一个比原子核还小20个数量级的尺度;而与之相对应的最小时间单位为普朗克时间,约为10的负43次方/秒,也就是1000亿亿亿亿亿分之一秒。
人类迄今能够或正在认识到的世界,都是从宇宙大爆炸后这个尺度和时间开始。
量子力学得出的结论是,任何小于这个长度和时间的事物都无法进行精确测量,因此对于现代物理学来说,所有的理论都在普朗克时空处失效,那里不是我们可以认知的时空,也就是属于超时空事物。如黑洞视界内部乃至奇点,大爆炸奇点及其之前的事物,都是现代理论的终结处,或者说是时空终结处,人类无法认知。
人类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现在依然越来越向两头纵深发展,即朝着微观的量子世界和宏观的宇宙深处不断拓展。
因此,除了微观世界度量单位,还有宇宙宏观度量单位。
出了地球,再用人类丈量地球的尺度单位似乎就不太方便了。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为月球,距离我们平均约38.4万千米。在这里采用千米级别单位度量似乎还不算麻烦,但到达更远的地方,再采用千米单位来计量就有些不方便了。
如地球距离太阳约1.5亿千米,到达海王星平均约45亿千米,到达冥王星平均约60亿千米。
科学家们为了方便太阳系内行星间的距离描述,就确定了一个天文单位,简称AU,将地球到太阳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定为1AU,这样,我们到海王星平均距离就约为30AU,到达冥王星平均距离就约为40AU。
而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太阳系这个行星系统引力范围超出冥王星之外,在距离太阳1光年距离的边际,太阳引力形成一个叫奥尔特云带的区域,那里是一个彗星密集的地带,这些彗星成一个巨大球状包裹着太阳系。
1光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光走1年的距离尺度。这是为宇宙更大尺度准备的一个计量单位,出了太阳系,采用天文单位来计量就不好使了,必须采用光年。
光的准确速度为299792458米/秒,也就是每秒约30万千米。每小时为3600秒,每天24小时,科学家为计算光年确定了一个儒略年计时,每年为365.25天,这样每个儒略年为31557600秒,光一年运动的尺度就为9460730472580800米,也就是约9.46万亿千米。
这就是1光年,是个距离单位,约为9.46万亿千米。太阳系引力半径约为1光年,折算成天文单位就是63000多个AU。因此,出了太阳系,采用天文单位计量就已经不方便了,计量恒星际之间的距离,一般就采用光年计量。
还有比光年更大的天文距离单位,就是秒差距。所谓秒差距是建立在三角视差基础上的一种计量单位,英文叫Parsec,缩写为pc,1pc约为206264.8AU,或3.26光年。但在天文测量里面,更广泛采用的计量单位还是光年。
现代天文学标准宇宙模型认为,宇宙起源于约138.2亿年前的大爆炸,由于宇宙发生过暴涨和高速膨胀,现在的可观测宇宙半径已达465亿光年,可观测宇宙中包含有约数千亿乃至数万亿个星系。
哈勃望远镜已经观测到距离我们最远的星系有134亿光年,而去年发射的韦伯望远镜将这个距离又拉远了2亿光年,发现最远的星系距离我们有136亿光年。也就是说,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2亿年内,星系就广泛形成了,这对之前的宇宙形成理论提出了挑战。
对于天文距离的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主要有三角视差法、造父周光关系法、星系光谱红移法、la超新星标准烛光法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现在有个问题需要说清楚,这些度量时间和距离的尺度基础是什么呢?到底准不准呢?要知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从古到今最基本的道理。其实,我们从整篇文章洋洋洒洒的介绍中,早就看出了,度量时间和距离的最基本尺度是米和秒。
我们现在来简单归纳一下,如今采用的米和秒是怎么来的,准不准确。
米的定义起源于法国,最初1米长度定义为:以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为准,从赤道到北极点距离的千万分之一为1米。根据这个长度,用铂金制定了一根米原器,收藏在法国国家档案馆中。后来几经修订,这根铂杆米原器被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的地下室中,规定在0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状态下,铂杆两端刻度之间为1米。
但这种铂杆米原器由于时间、湿度、温度、气压等等原因,还是会有极其细微的误差出现。
随着人们对光速认识的日益精准,为了让光速成为一个整数,国际计量大会在2019年重新修订了米的定义,废除了铂杆米原器,将米的定义表述为:“光在真空中行进299792458分之一秒的距离”为1标准米。
也就是说,光速的准确值为光真空中的1秒钟行进距离为299792458米,这是一个整数。这对过去的米原器尺度进行了一点极其细微的修正,从此让米和光速、时间成为一个精准统一的度量工具。而且这种标准米已经并非实物,而是不变的真空光速,不再会出现误差了。
这里面还有个最关键的基础数据,就是秒。既然这个米的长度是以真空光速在299792458分之一秒时间行进的距离确定的,这“滴答”1秒的准确度就是关键中的关键了。那么,这数亿分之一秒是如何得出的呢?
别看这简单的“滴答”1秒,其中蕴含着更精细的科学。目前使用的“秒”是在1967年召开的第13届国际度量衡大会确定的,定义为:铯-133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能阶之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的周期的9192631770倍的时间。
这句有点像拗口令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每一个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振动频率,而铯原子基态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对应的辐射频率为每秒达到近92亿个周期,精确计算出将其跃迁9192631770个周期作为1个标准秒的定义。
采用铯原子振动频率制造的计时工具叫铯原子钟,其误差可低至2000万年相差在1秒之内。
有了这个精细的“标准秒”和“标准米”工具,科学家们才在此基础上分化出微观和宏观的度量工具,对世界的测量和描述就越来越娴熟和准确了。
有关度量衡的知识详说起来还很多很复杂,今天就说到这,以后再聊。(文章内容来源于时空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