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停留在讲述和传授层面的生态资源与环境教育很难让幼儿真切感受和真情共鸣。我们需要适宜的内容和路径引发幼儿真发现、真探究、真解决和真反思。本文基于幼儿园的“生态资源与环保教育”进行论述。选用PYP课程6大超学科主题为“生态资源与环保教育”内容线索,在STEAM教学“五阶模型”——问题与聚焦、游戏与活动、设计与创作、交流与发现、反思与迁移中利用8大超学科概念和5大超学科技能来驱动幼儿深度探究纸的循环利用,从而让幼儿从小养成环保意识。
关键词:幼儿园;超学科;STEAM;五阶模型;实施策略
超学科6大主题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对所有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学生来说都重要,它为学生提供探索人类共同经验的机会。每学期幼儿园都可选取一至两个超学科主题下的课程模块,围绕该课程模块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激发幼儿生成探究问题和行动。例如:超学科主题“共享地球”中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引起了大班幼儿的兴趣,教师解析超学科主题的核心要素后,STEAM项目《再生纸》在大班幼儿中自然而然生成。
一、生成大班“生态资源与环保教育”主题
超学科主题中“共享地球”中的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引起了大班教师的兴趣。该内容符合大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保护环境”相符合。教师解析超学科主题的核心要素,研究有教育价值的点,为STEAM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奠定基础。
在STEAM项目确定前,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打造和创设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教师利用班级各个区角,如语言区、表演区、科学区、美工区、生活区、角色区等进行环境创设;在幼儿园范围内,可以利用科学室和户外玩水区进行关于纸的实验活动;还可以针对环境保护进行相关调研和研学活动。在前期班级的活动中涉及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活动。例如:《绿盾行动:创意森林我来造》、《海洋行动》、《垃圾分类》。在各种环境保护活动的基础上,《再生纸》STEAM项目在幼儿中自然而然生成。《再生纸》项目起源于幼儿发现美工区的纸总是很快就用完,幼儿经过调查发现有些小朋友再白纸上画一点点或画错了就不要了,造成纸张的浪费。纸是由树木制作的,如果持续的浪费纸,会造成木材资源的浪费,浪费我们地球有限的资源(见图1)。
二、融入大班“生态资源与环保教育”目(图1STEAM项目主题生成图)标
(一)STEAM关键经验“卷入”项目
STEAM各学科关键经验本身具有自己的价值,同时又为幼儿提供了探索6个超学科主题所需的工程思维、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各种联系后制定班级STEAM项目的S、T、E、A、M目标,从而理解各学科领域相互关联的性质,它们不仅彼此融会贯通,还同处于上述超学科主题之下①(见表1)。
(二)高阶认知策略“带动”项目
高阶认知本研究选择马扎诺(2015)的学习维度框架,该框架描述了六个方面的高阶策略:问题解决、创见、决策、实验、调研和系统分析②。教师要基于超学科目标和STEAM关键经验思考整个项目中的六大高阶认知策略。
(三)以“8大超学科概念”驱动高阶思维的发展
以超学科八大概念促进教师和幼儿探究,每个问题都会引出富有成效的探究线索。当这些问题被当成一个整体看待时,各个概念就成为易于操作和开放式的研究工具。为教师的指导和幼儿探究提供师幼互动,以及课程架构的线索。以大班项目《再生纸》为例,五个阶段都会涉及最关键的超学科概念,该案例分别以形式、功能、原因、变化、联系、观点、反思和责任驱动五个阶段进而驱动整个项目。
三、实践幼儿园“生态资源与环保教育”路径
本项目实施过程主要分为问题与聚焦、游戏与活动、设计与创作、交流与发现、反思与迁移五个环节:
(一)在“问题与聚焦”中明确行动
在开放式讨论会中幼儿就真实问题“纸总是不够用”和“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变出纸”展开讨论(见图2)。在预热性活动的版块中,幼儿通过“纸是怎么来的”、“小蔡伦的故事”和“初尝古法造纸”3次活动对造纸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纸是从纸浆中捞出的。幼儿认识了蔡伦,对其发明造纸术非常崇拜。同时知道了造纸的原材料是树木,如果浪费纸会造成大量树木的砍伐,影响植被覆盖率。在古法造纸中对造纸的步骤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在开放式讨论会和预热性活动后,幼儿和教师共同明确行动——创造再生纸。
(二)在“游戏与活动”中储备经验
在研学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听、实地考察和体验等方式全面了解造纸,了解古法造纸的造纸步骤,知道了很多关于造纸的知识。尤其是在看到造纸工厂以及造纸工工作的样子,幼儿和家长都表示很惊叹,感慨其庞大的规模及工序的复杂向,幼儿更深刻的感受了造纸的不容易。在游戏性活动中通过各个区角围绕纸进行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纸的用途、制作工艺等。
(三)在“设计与创作”中迭代学习
本项目进行了两次行动,分别是《使用纸巾造纸》和《使用废纸造纸》。
行动1:《纸巾造纸》。创想与设计:幼儿对造纸步骤进行计划和设计。探究与调整:幼儿尝试着使用纸巾做为造纸原材料,用手撕纸,将手撕后的粗条纸巾做成纸浆并晾晒。将纸充分晒干后,幼儿发现用撕纸办法制作纸浆,纸张质地粗糙;用竹编簸箕捞纸,纸张形状不规整。改进与优化:吸取之前造纸的经验,幼儿改变撕纸技巧用于纸浆,这次幼儿尽量将纸巾撕的细碎,并且尝试煮纸,制作完成后发现纸张的质地有改善,略显粗糙;用捞网捞纸,纸张形状变规整;户外晾晒纸张。根据几次实验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和再实验,这次幼儿成功的造出了形状规则、柔软的纸。实验过程中幼儿逐步对造纸步骤加深理解,并且已能用纸巾成功造出可使用的纸。但是幼儿发现纸巾同样是由树木做的,提出用纸巾造纸并不能够减少树木砍伐,保护环境,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节约用纸,那么是不是可以利用废纸制作再生纸。
行动2:《废纸造纸》。创想与设计:基于行动1的造纸经验,这次行动中幼儿决定使用环保材料废纸造纸,计划使用多种捣纸工具将纸撕得更细碎。这次造纸的目标是将纸变得更完整、更薄、更平整。探究与调整:首先,幼儿从幼儿园各个办公室收集各种废纸。然后,幼儿将收集到的废纸进行撕纸和煮纸。接着,将上一步骤后的纸捣碎,幼儿分组进行捣纸,捣臼非常重,需要一名幼儿扶住容器,一名幼儿捣纸。这一过程非常的累,为了把纸捣成纸浆,两名幼儿轮流进行,相互帮忙。将捣碎的纸进行漂白,将捣好的纸浆导入空箱,并加入清水和漂白水,漂去废纸上原有的痕迹。接着是捞纸,因为纸浆中加入的漂白水对幼儿皮肤有伤害,教师为幼儿准备一次性手套,幼儿自行佩戴手套使用捞网进行捞纸。最后是晒纸,将捞起的纸放在阳光最好的地方晾晒。改进与优化:幼儿改进了方法将造纸的原材料变得更加细碎从撕纸——捣纸——榨纸,不断迭代和改进。为了使纸张晾晒速度变快,幼儿改进了晾晒的方法从晒纸——烘纸——烤纸。为了使得再生纸质地变细,幼儿改进了捣纸的方法和捞纸的工具,纸张的质地从粗糙——略显粗糙——细腻。
(四)在“交流与发现”中自我剖析
项目评价主要分为小组之间对作品的评价、教师根据五要素对幼儿STEAM素养的评价、幼儿从十大学习者形象出发对自己进行评价(见表3)。
班内公开展示——再生纸展示。幼儿在自制的纸上进行绘画,展示再生纸的纸质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纸的厚薄,水彩笔的渗水程度来比较谁的纸更优秀。
全园公开展示。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在全园展出,并邀请其他班幼儿体验、尝试制作再生纸,倡议同伴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五)在“反思与迁移”中认知重构
1.反思讨论会
讨论在造纸中的困惑。幼儿提出了很多关于纸的想法:“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做彩色的纸?”“用再生纸折纸试试,或者它可以用来打印吗?”“我之前看到有些工艺品是纸做的,下次可以试试看!”甚至提出“我们上次的古法造纸没有成功,我们可以再试试!”如果不用树皮造纸,换一种材料可以吗?”等等。
幼儿因为浪费纸的现象从而产生对再生纸的兴趣,知道纸是由树木制作的,浪费纸等于在浪费树木,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也因为造纸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知道造纸的辛苦,对造纸工人产生了敬畏。
2.迁移真实生活
幼儿通过本次项目化学习更深入地认识到需要节约用纸;掌握了一定的造纸技术,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变得更加充满自信;能够将纸进行在利用,制作出许多装点生活的工艺品;并且有了环保意识,养成收集废纸并有效利用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美]卡罗尔·格斯特维奇.发展适宜性实践——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M].霍力岩,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6).
[2][美]罗伯特·M.卡普拉罗,[美]玛丽·玛格丽特·卡普拉罗,[美]詹姆斯·R.摩根.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一种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习方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01).
[3][美]安·S.爱泼斯坦.科学和技术:关键发展指标与支持性教学策略[M].霍力岩,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09).
[4][美]玛格丽特·赫尼,大卫·E.坎特.设计·制作·游戏:培养下一代STEM创新者[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5(12)
[5]蒋逸民.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形式的超学科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9(1).
[6]IBO.小学项目的实施:国际初等教育课程框架[M].加的夫:国际文凭,2010:10.
[7]王素,李正福.STEM教育这样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10).
[8]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1).
[9]胡慧睿等.基于设计思维的幼儿园STEAM活动设计与实施[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8.
[10]屠莉娅,张彤彤.设计思维如何为STEAM项目开发提供创新思路[EB/OL].STEM未来计划,2018-12-20.
[11]任秋燕.基于STEAM理念的大班儿童工程教育研究——以幼儿园“木工坊”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8.
(文章内容来源于第四届中国科普教育论坛论文集,作者系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