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11日,由宁夏科协、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指导,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科学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宁夏科技馆、宁夏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宁夏科普作家协会、宁夏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承办,《湖北教育(科学课)》编辑部、北方民族大学教育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课群程虚拟教研室协办,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支持的第六届中国科普教育论坛暨振兴西部科学教育研讨会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汤书昆教授在致辞时谈到本次会议涉及的科学教育和科普教育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教育是在建制内的,有更严密的规划设计,而科普教育需要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对象更泛化。当代的科学技术在颠覆式的变革迅速发展,使得新的科学技术源源不断诞生并供给到社会,科学教育与科普教育出现逐渐融合的趋势。对基础教育而言,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新的科学教育的诉求在不断地产生,比如在中小学出现的人工智能和算法,这些诉求不能仅靠建制内的科学教育。因此,正规的科学教育也在做协同,如与高校、学会、前沿技术平台企业进行协同。本次会议尝试将科普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进行探讨,非常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的普适性、全民性的需求。
宁夏科技馆馆长、宁夏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任张洁在开幕式上表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科普教育和科学教育任重道远。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的大背景下,科技馆已不再停留在以常设展览为主导的教育功能发挥上,而是要逐步开发设计各类科普品牌活动来拓展教育功能,与学会、学校的科普教育、科学教育有机结合。
《时间与方向-——如何把知识转换为能力》《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双减”背景下科技教育政策解读与实施策略》《科普助力“双减”的实践探索与思考》《巩固“双减”成效的科学课堂教学探索》……两天来,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北京市、浙江省、湖北省、辽宁省、河南省和宁夏自治区教育一线科学名师为落实新课标理念,巩固“双减”成效,振兴西部科学教育献智出力,分享了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展示了公开课,提出了对策建议。
清华大学教授高云峰从如何利用太阳确定时间和方向到从闹钟的结构获得启发,设计、制作月相演示仪的过程,提出把简单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将简单方法上升到方法论,利用系统与模型对科学事物进行详细、生动、直观地讲解分析。“知识就是力量”要体现在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方面。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崔鸿从“提炼了核心素养”“调整了课程结构”“提出了学业质量”“强化的实施指导”四个方面全面而系统、清晰而生动地阐述了《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倡导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要把握机遇,构建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林长春对“双减”及青少年科技教育政策广泛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减“背景下青少年科技教育实施策略,包括发挥科普基地作用,开辟“双减”课堂新阵地、整合优势资源,有效融入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培养科技特长生,数字赋能、打造“无界”科普平台,加强科技教育队伍建设,提升科技教师专业素质等。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范颖认为,在科学课堂教学的诸多要素中,选择“科学作业”这一贯穿学习全程、促成教学评一致、助力课内外减负提质的要素,谈作业设计实施如何与新课标紧密结合,如何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有对何为科学作业的定位,有对助力教学质量提升的案例解析,也有联手科普展教资源、设计实施跨学科“探索实践类作业”,摸索形成合力、整合育人、减负提质的尝试与思考。
北京市自然博物馆研究馆员金淼从时间有效利用和时间再分配角度,就广泛的科普资源与学校教育之间关系、特点、合作进行了阐述和说明,基于人员、场地、内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教学支持和策略线索,结合请进来、走出去等具体情况,穿插参观体验、学科实践、创意物化等实践案例,理解社会教育资源的社会性、学科性和实践性,为教师教学设计、活动规划提供参考,丰富课后服务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内容,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思路。
本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观摩课展示。一共展示了从二年级到六年级的五个版本的6节课和1节自编课。这些课是:来自宁夏银川市阅海小学刘晓芳老师的《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和路小学高亚飞老师的《形状变了》、北京小学王婷婷老师的《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浙江省杭州市滨和小学余化龙老师的《我们来做“热气球”》、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通州分校陶怡老师的《改变沉浮》、沈阳市实验学校中海成小学徐梦婷老师的《制作汽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熊曳老师的《追踪日全食》。这些课有的以教材为主进行设计,有的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补充,有的在教材的启发下进行了再设计,有的是由一科学事件引发的研究,都各有所长,非常精彩。
观摩课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学编辑室张军霞主任在核心素养和“双减“两个大的视角下,以《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主要依据,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的核心素养要求,从跨学科实践的原则,从新课标、新课改的角度对这7节2017版课标指导下的小学科学课进行了分析。最后,张军霞认为,我国小学科学教师们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值得传承,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
研讨会后,宁夏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杨鹏斌研究员做了会议总结。在总结中提出:“为巩固‘双减’成果,落实2022年颁布的新课标,科学教育应该如何创新和发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力军作用?科普教育应该如何在助推双减落地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科普教育与科学教育协同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馆、校、会结合,打造中国科普教育论坛品牌的意义所在。”
全国各有关教研室、师训处、教师进修学校的科学教育研究人员,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中小学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主任、小学科学教师,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科普场馆等从事青少年科技及科普教育人员近7000人在线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