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增加体育活动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从儿童到青壮年,从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到疾病的二级预防,合理科学的进行运动已被很多学者以及临床工作者作为重要的处方之一进行推荐。美国心脏协会早在2008年的身体活动指南中就强调健康成年人每周应累积达到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或是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才能从运动中最大获益。但对于“996”模式的上班族来说,工作上的巨大压力,让早已身心俱疲的自己难以再抽出半小时去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低强度的运动也许都很难达到了。于是,更新后的指南又加入了关于每次活动至少10分钟即可受益的内容,**“少量多次”**的概念又逐渐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并更好的执行,但这样的运动方式对于降低死亡率是否有直接作用,是强调少量多次的运动还是强调每次的运动时长能使人更受益,目前的证据支持仍十分有限,总是能引起一波又一波的话题与争议,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一项大样本的研究对于这一争议是如何评价的。
这是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研究员选取了在2003至2006年期间参加健康和营养调查的40岁以上人员数据,跟踪随访受试者的身体活动量以及活动方式,并以2011年为时间节点,测定人群死亡率情况,共有4840人参加并完成了全部实验。研究员让每个人每天穿戴含有单轴加速器的腰带记录他们的日常活动情况,并设定加速器转轴速度达到760转/分钟表示已达到中到高强度的活动。在跟踪随访约6.6年后,这些人群中共有700例死亡,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相关性分析发现中度到高强度运动量越多的人,死亡率越低,这与特定一段时间运动还是少量多次的运动方式无直接关系。然而,当总的中到高强度运动量不足时,特定一段长时间的运动方式会相较于每次运动5分钟或10分钟的少量次运动会获益更多。
研究的新发现在上述研究中,主要目的是了解是否增加中到高强度的活动次数,减少每次的运动时间,也能使终点指标即死亡率降低。通过长时间的随访记录,分析发现只要运动量足够,每次短时间,但一天多次的中到高强度的运动确实也能降低死亡率,效果与特定一段时间进行运动无明显差异。因此,更加明确了科学规律的运动的积极意义,中到高强度的运动锻炼确实有降低死亡风险的作用,且与如何做运动是无关的,换句话说,一天分3次,每次活动10分钟与集中进行30分钟的中到高强度的活动方式,均能有效降低死亡风险。研究的临床提示这一结果的发现可以指导身体活动指南的制定,提供了更多的运动方式选择。同时,这一研究还发现,只要总的运动量达标,不论次数和时间均能为健康带来益处,当上班族时间确实不够,无法达到每周150分钟运动目标时,更推荐选择2-3次长时间的中高强度运动,可能获益更多。这也给我们物理治疗师一些警示,在给患者做推荐时,可以根据他们的生活方式、运动习惯更灵活的给出运动处方的建议,从而帮助他们更轻松的达到每周进行150分钟中到高强度运动的目标。这样更灵活的处理对于那些活动量很少且存在着很大慢性病风险的人群来说,更容易上手执行,并将良好的运动习惯坚持终身。
(文章内容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