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鸟,它的所属的物种类群诞生于5000多万年前的始新世早期;在进入人类时代以后,这种鸟的足迹也曾遍布整个东北亚;而随着各种各样的威胁,在它们距离灭绝最近的时候,整个野生族群仅剩下7只;而且,虽然是我国的国宝,但它学名的含义却都是“日本”。
看到这里,有的小伙伴应该已经猜到了,我们今天要说的鸟,就是朱鹮(Nipponia nippon)。
在水边栖息的朱鹮
来源丨陕西省林业局 作者:张跃明
现在正值朱鹮的繁殖期,#朱鹮为爱变色等待新婚#的话题也上了热搜。至于它们为什么要“变色”?咱们往后看就知道了~
朱鹮是什么鸟?
朱鹮,也叫朱鹭、红鹤或朱脸鹮鹭。它属于鹈形目鹮科的朱鹮属,是朱鹮属中的唯一的现存种。
鹮科鸟类最早出现于大约五千三百五十万年前的始新世早期,是一类历史非常久远的鸟类。鹮科下共有约34个种,可以分为两个亚科,分别是鹮亚科和琵鹭亚科,其中鹮亚科的鸟类可以统称为“某鹮”,同理,琵鹭亚科中的鸟类自然也可以统称为“某琵鹭”。
来源丨维基百科
朱鹮全长约75厘米,翼展可达1.3米。它们全身的羽毛以白色为主,头面部和脚则是红色,面部的红色尤其鲜艳。它们头顶部的羽毛特化延长,形成长而下垂的冠羽。因为身体羽毛的羽干和飞羽呈现粉红色,所以朱鹮的整个身体羽毛看上去略微泛着粉色。
也正因为此,当它们停落休息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这是一种长着红脸蛋,身子有点粉色的鸟儿。
那么,朱鹮“朱”在哪里呢?答案还要让它先飞起来我们才能看到。
来源丨CGTN
当朱鹮展翅飞行的时候,它粉红色的飞羽就完全展露在空中。朱鹮之所以得名,或许正是因为它翅膀上的这抹绯红。另外,当繁殖期到来,朱鹮会用喙将颈部的分泌物涂抹到身上,再进行“水浴”把自己涂成黑灰色,用来吸引异性的青睐。
所以,大家在动物园里看到浑身橙红色的大鸟,可千万别脱口而出“这是朱鹮”哦,真正的朱鹮才没有那么红呢。
繁殖期把自己涂成黑灰色的朱鹮
来源丨CGTN
1835年,荷兰生物学家康拉德·雅各·特明克(Coenraad Jacob Temminck)根据一个德国医生从日本带回的标本将这种鸟儿命名为“日本鹮”(Ibis nippon)。后来的德国鸟类学家赖兴巴赫(Reichenbach)在研究之后又将朱鹮的分类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属,即朱鹮属,但种小名则改为了纪念特明克的(Nipponia temmincki)。再后来的鸟类学家,英国的爱德华·格雷(Edward Grey)认为朱鹮应当是一个新属没错,但根据物种命名法规,特明克所取的种小名不应修改,于是朱鹮的学名最终变成了属名和种小名都指代日本的(Nipponia nippon),并一直保留了下来。
不幸的朱鹮
就在朱鹮的学名还在被鸟类学家们讨论的时候,厄运已经悄悄降临到了朱鹮和其他许多野生动物的头上。
广布东北亚地区的朱鹮,曾经在江户时代因为日本的狩猎禁令而被农民视为田地间的害鸟,甚至因为朱鹮的数量过多危害到了当地农业,曾有农民向幕府申请要求驱赶和捕猎朱鹮。
实际上,朱鹮的食性主要是虾蟹、蛙、田螺、各种昆虫和小鱼等动物性食物,偶尔才会吃一些稻穗和草籽等改换一下口味。而它们被当做“害鸟”的原因,或许可能是太过于频繁地出现在水田里“刷存在感”,也可能是因为它们吃掉了太多捕食害虫的蛙类。
在田间觅食的朱鹮来源丨CGTN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分布在日本的朱鹮种群在人为狩猎和因为工农业发展带来的农药、化肥污染、栖息地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下开始不断减少,与此同时,生活在欧亚大陆上的朱鹮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
1963年,苏联远东地区的最后一只朱鹮死亡;1978年,朝鲜半岛上的最后一只朱鹮闭上了眼睛;在当时,学界普遍认为当时日本仅剩的几十只朱鹮已经是这种鸟儿最后的血脉。
1981年初,日本将当时仅剩的5只野生朱鹮全部捕获并由野生转为人工饲养,希望在人工环境下延续朱鹮的种群。然而,这些在人工环境下饲养的朱鹮并未能如人们所愿成功繁殖下一代。同时,将野生个体全部捕获,也就意味着在当时日本的朱鹮已经陷入了野外灭绝(Extinct in the Wild,或缩写为EW)的境地。
七只希望
在日本的朱鹮野外灭绝,同样曾经是朱鹮分布地的中国呢?实际上,自从1964年在我国甘肃采集到朱鹮标本后,十几年里我国再没有朱鹮的目击报告。
然而没有目击报告并不是彻底灭绝。受日本政府请求,由邓小平同志亲自下达指示,1978年9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受命成立考察组。由鸟类学家刘荫增带队,在三年里北至黑龙江,南到海南岛,西自甘肃,东达沿海各省,足迹遍及了朱鹮历史分布的12个省。
最终,在1981年5月,刘荫增和考察组在秦岭洋县发现了可以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后的一个朱鹮野外种群:两对成鸟和三只雏鸟,一共七只。这,就是朱鹮仅存的最后希望。
对于一种曾经在整个东北亚地区繁盛的鸟类,只有七只的种群实在是有些过于脆弱。好在从这开始,朱鹮的命运迎来了转机。
朱鹮特种邮票 来源丨百度百科
1983年3月14日,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正式成立;
1984 年,我国邮政部门发行了一套朱鹮特种邮票,让全国更多人知道了这种美丽的鸟儿;
1986年,陕西省政府批准在原洋县朱鹮站的基础上扩充建立了陕西省朱鹮保护观察站;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保护区成立……
经过四十多年的保护工作,全球的朱鹮数量已经从最初的7只增长为现在的超过9000只。还建立了一定规模的人工饲养和再引入种群,还曾经向韩国和日本等国家输出朱鹮种源。到现在,我们可以大胆地说,朱鹮基本摆脱了“野外灭绝”的危险。
来源丨微博截图
随着朱鹮数量的不断增加,在今天,我国的朱鹮保护事业也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濒危物种保护的典范。
在朱鹮的保护过程中,人与鸟之间也并非一直和谐相处。前文曾提到朱鹮种群消亡的一大原因就是农药和化肥造成的污染,为了保护朱鹮,在1980年代,洋县限制当地农户使用农药,这就引发了农民的反对,毕竟在当时不使用农药就意味着作物的减产。为了保护这种美丽的鸟儿,当地在经济上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然而让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不使用农药,改用诱虫灯等手段灭杀害虫以后,洋县意外率先走上了有机农产品的道路。在今天,“朱鹮有机产品”已经俨然成为了洋县农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未来,这种被誉为“东方宝石”的鸟儿还将继续展翅翱翔。(文章内容来源于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