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国科技企业开展国际科技传播的相关实践
发达国家以科技为手段,通过各种方法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美誉度与国际影响力。我国一些优秀的大中型科技企业如中国建筑、徐工集团等在“出海”过程中也已具备一定的开展国际科技传播的有利条件,并通过一些方式完成企业形象的宣传与“自塑”,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国家形象的提升。
3.1 中企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科技传播意识
我国“出海”科技类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国际科技传播意识。一方面,这些企业根据国家国际传播工作要求和行业发展需要,从企业层面制定国际传播计划,为国际科技传播的基础资源配置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企业积极利用自身产品的科技优势,有意识地将其转化为企业品牌形象;同时,企业还有意识地建立海外传播工作体系,进行国际科技传播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例如中国建筑自2019年以来,构建了“113”海外传播工作体系,开展“建证幸福”系列主题海外传播活动,特别是针对海外传播人才短缺问题,开展“三年百人”计划,培养了340名海外传播骨干,覆盖33个国家(地区),打造了一支既懂海外业务又懂国际传播的外宣工作队伍。
3.2 中企科技能力发展为国际科技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一些高端技术领域,中国科技企业仍与欧美等国家存在差距,但在基建、机械重工、数字经济等方面,中国科技企业的技术优势逐渐凸显。例如,徐工集团以徐工研究院及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为核心,结合德国、美国、巴西、印度研发中心,建立了“一院一室五中心”的全球协同研发体系。中建中东公司积极参与国际权威奖项评比,荣获有关质量安全、工程技术、项目管理、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等类别的国际知名大奖超100项,包括阿联酋国家最高质量奖、中东北非最具权威社会责任大奖、英国安全委员会国际安全奖等,成为阿联酋环境署、迪拜道路交通局、迪拜水电局等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建南洋公司荣获当地建筑奖达227项,新加坡《海峡时报》和《联合早报》等主流媒体对中建南洋所获的高级别建筑科技类奖项进行了报道,有效扩大了中国建筑科技企业和中国建筑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3.3 中企国际科技传播实践的方法与路径
3.3.1 在传播渠道方面,自建传播渠道与运用当地媒体并举
徐工集团在外文官网基础上,还在Facebook、Twitter、LinkedIn、YouTube、Instagram、TikTok六大海外社交媒体上开通账号开展传播,并策划连续七期的海外品牌活动——“徐工实习生”,邀请海外媒体、海外KOL、海外“粉丝”走进徐工国内、海外当地工厂。中建中东公司在Facebook、LinkedIn、Twitter等10个传播平台开通账号,同时与当地媒体如Construction Week和Big Project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邀请记者在重要技术节点和重要项目上进行实地采写,同时中建中东高层也应邀参加对方举办的年度行业论坛和峰会。中建南洋也充分运用Facebook、Instagram、LinkedIn等平台,在传播内容中设置“建筑科技”和“科技人物”版块,传播建筑工程中的技术突破和优秀科技项目,并以BIM团队员工视角小切口开展建筑技术科普和讲述建筑科技故事。
3.3.2 与当地政府、协会、高校、同业机构开展多样化科技交流与合作
中企在海外通过线下宣介、项目参观等形式,面向特定群体开展技术交流与科普。徐工集团借力海外当地知名展会向全球展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雄厚实力,美国福克斯(FOX)电视台曾以“BIG MACHINES,BIG BUSINESS”为主题对徐工集团开展专题直播采访,同时针对首次在美国亮相的徐工纯电动挖掘机(FOX称其为blue boy)进行全方位报道。中建中东公司与当地政府、协会、媒体共同组织举办行业论坛与峰会活动,推介中国建筑先进技术和优秀项目建设经验,并为行业技术难题的解决建言献策。中建南洋公司加强与当地高校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的交流合作,每年选取一种建筑技术主题,邀请大学土木方向的教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交流。中国建筑则在马来西亚建筑行业发展局(CIDB)官方期刊发表文章《吉隆坡106交易塔建造背后的故事》(The Story behind Construction of the Exchange 106),介绍中资企业海外建设第一高楼“吉隆坡106交易塔”项目运用的超高层建造技术和BIM技术等,宣传了中国科技与中国科技企业形象。
4 当前我国通过国际科普促进国家形象建设面临的困难
当前,我国科技、外交、传播领域乃至科普界的从业者,对以国际科普服务我国国家形象建设的潜力和作用均未给予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没有将国际科普与我国国家形象建设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
4.1 意识不够,氛围不足,缺乏顶层制度设计
当前,国内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尚没有充分意识到对外科普工作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把这一思路带入实际工作中,全社会各相关机构尚未形成这一观念氛围。从国家层面进行的顶层制度设计更是缺乏,没有专门的协调与指导机构,无法形成全社会的统筹合力,中国的科学形象也没有精心设计后的合适“名片”用来指导各机构与部门的外宣工作。外交、外宣、科技等相关领域从业者和国际组织在国际交流和国际交往实践中,缺乏相关的宣传意识与具体举措。国内科研机构与高校等科研主阵地缺乏将科研成果进行国际传播的意识和意愿。央企和民企的对外科技传播更多从产品技术本身出发,较少与国家形象进行关联。虽然中国科技企业已经具备了开展国际科技传播的多项有利条件,但还面临困难和问题,如东西方话语体系交锋持续,西方国家对中国一些领域科技企业的防范与打压;中企构建国际科技传播话语体系和讲故事的能力薄弱;缺乏官方或半官方机构在海外当地的协同支持等。此外,按照当前我国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有意向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开展科技传播的国内普通创作者涉及使用境外媒介工具的合法合规性问题,受限较大。
4.2 外宣媒体影响力弱,对公众需求了解不够,报道技巧不足
我国的外宣媒体没有成为国际公众的主要信息来源,在传递中国科学信息、建构中国科学形象方面的作用明显弱于西方媒体力量,在国际舆论场缺乏话语权。我国的科学形象与国家形象仍然处于“他塑”态势,“自塑”力量微弱、渠道不畅、效果不佳。我国主流外宣媒体报道技巧不够,内外宣不分,对外报道时过于强调“政治正确”,刻意追求对我国国家形象的直接正面塑造,导致国外读者对我们报道的内容不信任、不喜欢和不接受。在报道内容选择上,我国外宣媒体对国际受众的喜好认知不足,在报道科技类信息时往往带有明显的科学泛政治化倾向,喜欢宣传有政治意义和强国意义的科技成果。调查显示,国际受众对我们重点宣传的大国重器类科技内容兴趣不大,反而对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字媒体、高铁、人脸识别等科技类信息或者探索自然的精彩研究更有兴趣。此外,我国官方对外媒的严格管控使得我们没有充分发挥外媒力量,借助外媒渠道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科幻影视作品等也未充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出塑造中国科学形象的作用。
4.3 人才缺乏问题较为突出
在以国际科普促进国家形象建设的具体工作中,我国当前还存在着人才严重不足的情况,相关从业者开展国际科普的意识、能力与动力不够。科普工作对人的专业与综合素质要求已经不低,涉外科普工作因为叠加了外语、外交、国际关系等元素需要更为高素质的交叉学科人才。当前无论是官方机构还是民间组织,真正符合要求立刻可以开展国际科普相关工作的人才不多,大多数在职人员不经过专门培训较难立刻胜任;我国外宣媒体中具有国际科学报道能力的专业人才屈指可数;我国科学界具有国际传播能力并且愿意开展国际科普工作的人才也相对不多,内在动力不够;国内数量庞大的以市场收益为目的的科普内容创作者因缺乏开展国际科普的国际媒介通道,视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高校里一些专业与此有关,但是当前还没有设置专门的这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人才紧缺问题在一定时期内仍会比较突出。
5 研究建议
5.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展顶层设计
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展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高度提出该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与重要意义,在全社会形成“以国际科普促进国家形象建设”的氛围。设置具备一定层次的专门国家机构或是在现有国家机构里设置具备一定层次的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指导、联络、服务该项工作。在统一机构的协调之下,探索形成多层次、多主体的管理体系,围绕国家形象建设设计项目,保障实施。将外交、外宣、科技、文化、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企业等相关机构纳入工作视野,同时发动社会上的科普人员与科普团队力量,运用或者寻找合适的时机通过合适的方式发挥作用。探索在现有国际合作交流框架中融入国际科普相关内容的路径,建立相应合作机制和合作项目。探索建立外网使用的“白名单”管理制度,允许我国经过筛选和审查的人员通过外网开展国际科普。在系统化的管理体系中,合理设计并形成研究、交流、内容制作、信息发布、媒体对接、人才培训培养与使用管理等工作的网络框架,建立工作资料库与数据库,形成全社会工作合力。
5.2 巧用媒介力量,加强我国外宣媒体报道技巧
我国外宣媒体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媒介与公众特点,制定有差别的报道策略。适应国际公众喜好与心理,淡化对外科技报道的政治色彩,尊重科学知识本身的无意识形态特征,打造本真的中国科学形象。报道内容可以多选择与造福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创新科技或者探索自然类的科学。同时,可以抓住中国科学家获得国际性奖项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机,结合科学家精神开展国际传播。除了“硬科技”的内容,还可以考虑将中国的美食、中医、武术等代表中国文化的传统领域的科普内容作为报道选题。我国国家级电视台可以借鉴日本NHK电视台拍摄的“科技造福生活”系列专题片塑造日本科技创新国家形象的做法,策划制作不同主题的宣传片,塑造我国注重科技创新、科技企业生机勃勃的国家形象。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探索将我国重点社交媒体如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的科普内容通过其海外版进行转化传播的路径。影视文化行业可以借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深度支持美国科幻影片制作,向世界展示美国科技领先形象的做法,运用我国科幻作品的力量,以文字或者影视作品的方式宣传中国科技、中国想象力和中国文化,进一步塑造中国形象。淡化我国官方部门对外媒的过度防范心理,在合理管理的前提下,适应外媒所习惯的均衡式报道风格,积极创造适合外媒参与报道我国科技的机会,让外媒成为我国形象的宣传出口。
5.3 培训、培养人才与吸引人才并举
通过对在职人员的相关培训,增强涉外科普人员的能力;面向科技界、大学教师、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大学毕业生等进行公开招考,选拔优秀人才;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内开展专业学科人才培养试点,在科学传播、国际传播、国际关系、科技新闻、外语等多个方向上尝试开展交叉复合式专业人才的培养,形成国际科普领域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机制。引导并鼓励国内成熟的科普机构与科普人员制作优秀的英文科普作品,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开展国际科普。充分发挥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力量,引导并鼓励其在能力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合适的方式参与创作与传播。此外,可以考虑在我国驻外使领馆内设置专门的科技专家与海外媒体传播研究等工作岗位,研究当地的公众喜好与媒体特征,培养国际科普的实战型、专家型人才,与国内负责统筹协调该项工作的机构密切对接,为我国对该项工作的全面布局提供支撑。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通过项目、资金、工作机会等,吸引世界一流人才来中国工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既使用人才,又通过世界各地的人才宣传中国形象。(文章选摘自《科普研究》,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艳丽,张志敏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