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政府和社会两大主体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普投入结构面临的问题。政府投入的问题表现为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不平衡导致地方财政压力大;区域财政不平衡导致科普投入的区域不平衡;科普行政管理部门投入相对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社会投入的问题表现为企业、社会组织、科研工作者和公众投入不足。科普的长期性和公益性特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决定了构建多元协同的科普投入体系具有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个主体自身的特性,提出了构建多元协同科普投入体系的可能路径。
科普作为一项长期性、全民性、公益性事业,其稳步推进必然需要全社会长期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需要各参与主体共同投入,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元协同的 科普投入体系的建构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
现有对科普投入的研究,较少从科普投入主体的角度来分析科普投入结构,较少从各投入主体参与科普投入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分析当前科普投入面临的问题。本文将从政府和社会两类科普投入主体来对现有的科普投入结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投入主体参与科普投入的可行性和可能路径。
1.我国科普投入结构现状
本文所指的科普投入包括科普经费、科普人员、科普场馆等方面,采用科技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的科普统计数据作为科普投入数据来进行分析。
据科技部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我国在科普经费筹集额、科技馆的建设、科普专兼职人员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作为科普投入成果主要体现的公民科学素质在近年来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仍有较大差距。从科普投入结构来看,当前科普经费主要依赖财政拨款。政府拨款占科普经费来源的比重不断提升,表明政府投资对于社会力量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有限,社会化大科普的生态体系远未建立。科普经费筹集额中社会力量的不足,制约了整体的科普投入规模,制约了科普功效的发挥。
2.我国科普主体投入面临的问题
2.1政府
当前政府承担着科普投入的主要工作。从中央、省、地市、区县四级政府来看,我国科普投入主要集中在省级和县级政府部门。在实际科普经费的筹集和使用过程中,由于财政收入结构和科普财政投入结构的不匹配,带来相应的问题。一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科普投入不平衡导致地方财政压力大。县级财政作为科普最主要的筹集和支出力量,由于往往面临财政收入不足,制约了科普工作的建设进程,不仅影响科普的硬件设施建设,也影响科普设施的后期运营;二是区域财政不平衡导致科普投入的区域不平衡。财政投入的差距,使得最需要加大科普投入的中西部地区的科普投入却得不到保障,进而制约了当地科普事业的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三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投入相对分散, 难以形成科普财政投入合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明确了科协统筹推进,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共同推进的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工作机制。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各科技行政部门之间的协同仍有不足。以科技馆为例,管理分散造成无法对全国科技馆的科普资源进行统一配置,无法进行统一标准的行业考核和监测评估,不利于科技馆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科普事业的推进。
2.2社会
《科学素质纲要》指出要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引导社会力量投入科普事业中,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支持科普建设已经成为官方科普政策的重要方面,但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社会力量在科普投入中明显不足。一是企业参与不足,原因主要是企业对于科普的捐赠有限以及科普产业化不足;二是社会组织参与不足,受限于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社会组织往往面临发展资源受限的问题;三是科研工作者从事科普积极性有待提升。现有的科研共同体对于科研人员参与科普认同度不高,科研考核与激励机制都缺乏对科研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的支持。科研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也受到自身经验的制约,影响了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普的效果和积极性;四是公众参与不足。由于自身观念意识等问题,公众个体参与科普尚有不足,表现为公众对科普活动的参与不足,对科普活动的志愿服务参与不足。
3.构建多元协同的科普投入体系的可行性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被视为创新发展的两翼,这必然要求全社会继续扩大科普投入力度,以达到推进科技创新的要求。科普事业的长期性和公益性特征决定了科普投入的长期性,要求全社会共同参与。当前社会中对于科普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构建多元协同科普投入体系的条件。
企业参与科普活动的空间正在不断扩大。对企业而言,从事科学普及活动的动机主要包括获利动机、传播企业品牌和形象动机、成就动机三类。获利动机的企业主要是通过科普活动,实现教育市场的目的,为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进而实现利润。如深圳华大基因通过组织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的方式,邀请科普作家、科学家等参与,组织科学嘉年华会议,让社会公众更多地了解基因知识,了解基因检测在相关病症中的应用,在支持科普活动的同时也达到了教育市场的目的;传播企业品牌和形象动机的企业,则主要是从企业社会责任出发,通过赞助或支持公民参与科普活动的相应行动来传播企业的形象,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如自2013年开始赞助中国的全球性科技公益项目的三星中国公司等;成就动机的企业则主要是致力于科学传播、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社会目标,如果壳网、赞助未来科学大奖的未来论坛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企业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新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应用新的技术形态和技术方式进行科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北京干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短视频MCN回形针PaperClip, 在2020年2月制作的一期《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短视频,受到了广泛关注。
部分社会组织和科研工作者投入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在提高。社会公众对于科普活动具有现实需求,对于提升科学素质的付费意愿也在提升。目前,通过搜索方式直接获取科普信息或科普信息解决方案,是越来越多网民的主动选择和主要选择。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公众对于科学普及活动的付费意愿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知识付费的兴起,使得部分公众开始通过购买知识服务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科学素质和科学能力。
4.多元化科普投入体系的构建路径
4.1政府
加强中央财政的投入力度。中央财政对于地方财政的投入和带动作用较强,未来在政府投入中,可以适当加大中央财政的投入力度,从而实现对于财政资金的有效带动作用。通过设立中央专项资金、科普基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确保中央财政对科普的投入。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参考教育项目支出,以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形式,中央设立若干教育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通过要求各级政府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支出体系,专款专用,逐步提升科普经费的投入水平。在四级财政支出体系中,参考教育投入模式,照顾到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力量。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增强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撬动作用,减轻基层政府科普财政负担。作者认为,针对我国政府部门的科普资源相对分散的现状,在中央政府部门之间建立共建共享的财政筹资机制,建立统一纳入、统一归口支出的科普投入平台,有助于统筹科学普及活动中各个部门的力量, 确保各个部门对科普的投入。改革现行体制中制约科普资金筹集的不合理机制。以科技馆为例,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虽然可以享受到财政资金的支持,但是在场馆运营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这种管理模式导致很多因为财政投入不足的科技馆,因为无法筹集到社会资金,在后期的运营和人力投入上存在不足,影响了科技场馆的运行效力。
4.2企业
未来要适度放开科普事业的准入门槛,促进科技场馆等科普资源的体制机制革新,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提升企业参与科普的积极性。如通过引导企业参与科普活动的赞助、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营(PPP)等多种模式吸引企业参与到科普事业中。
加大对于科普产业环境和科普市场的培育力度,加大对科普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普产业化。如在市场准入、税收、人才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科普企业产业化,鼓励更多的企业创新科普形式,提供切合社会需要的科普产品和服务。推动对科普企业中的文化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推动现行各类产业优惠政策向科普企业的覆盖等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普的捐赠力度,参与科普事业。
4.3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在专业性、服务对象的广泛性等方面较有优势,需要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科普的积极性。各级科协组织及其所属学会是一个相当数量的社会组织,其在专业性方面存在优势。作者认为,需要充分发挥这类专业性科技类团体优势,充分调动民间社会团体力量,参与科普事业。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科协系统 各类科技学会的作用,带动科技学会的会员单位、会员企业参与到科学素质建设中。通过税收减免优势、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政策手段充分调动其他科技类社会团体和非科技类社会团体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4.4科研工作者
完善科研人员投入科普活动的激励机制,出台鼓励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措施,建立科研与科普密切结合机制,充分调动科研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如通过设立科普基金的方式鼓励科研工作者参与,也可以借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经验,在国家科研项目的立项、结项要求中,相应增加鼓励科研工作者进行科普的内容。对于那些积极向社会推进科研资源科普化的机构,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在国家层面成立科普基金,或是从现有的国家科技基金、专项中,结合各个基金、专项的资助方向和科学普及的要求,从相应的基金中拿出相应的比例来支持科普活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2001年起成立了科普专项,未来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大对科普专项的资助力度和资助范围。
4.5公众
加大科普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尊重科学、普及科学知识的良好氛围,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同时要结合社会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创新科普资源供给方式和宣传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对科普投入的积极性。
结语
当前,我国科普事业已迎来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的历史性“拐点”,以政府为主导的投入结构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的要求,需要充分激发全社会参与科普的内生动力,构建多元协同的科普投入体系,进而构建社会化科普的良好生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促进科学传播的良好局面,从而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持续提升。这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有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厚植创新土壤,不断增强创新动能,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迈向新台阶。(文章内容来源于《科普研究》,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黎娟娟,中国科普研究所高宏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