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作品评介
作品评介    
灾难与防护类科学小品赏析(1949—1979年)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郭宏宇     发表时间:2023-04-20     阅读次数:    


一、综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科学小品迎来了创作高潮。此时的气氛非常适合科学小品的发展,首先是全国对科学的重视,随着19561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我国掀起第一次科普高潮。其次,文学创作面向大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的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针成为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这就使得将科学性、生动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科学小品获得适合的发展空间。

这一时期科学小品的总体风格是比较轻松的,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和对科学发展的期许使得创作充满了乐观倾向,另一方面是由于少年儿童成为科学小品的主要读者群体。随着新中国教育的迅速发展,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使得少年儿童充满了对科学的好奇与渴望,不满足于课本上有限而又刻板的内容,于是科学小品很快找到了一个最大的读者群——少年儿童。在此背景下,形成了科学小品接近儿童读物的主要印象。

对于灾难与防护类科学小品而言,写作的领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疫病逐步形成了有效的预防体系,已经很难称得上灾难,所以这一时期的灾难与防护类科学小品转向生产当中面对的自然灾害及其预防。其目标是让读者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从而能够科学地应对自然灾害。但是,由于主要的目标是科学普及,所以这一时期科学小品基本上不再托物寄情,而是回归到说明文的轨道上来。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科小品与文艺性说明文的提法是最贴切的。许多科学小品先驱者延续了科学小品创作,并在这一时期迎来了创作高峰

但是,在文化大期间科学小品的文风发生很大的变化,政治口号在其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并且与1949年之前注重责任感的科学小品不同,议论的部分不是包含在文章内部,而是明显放在开头和结尾两端,这种过度的政治化对科学小品的发展有一定的危害,却因为强调政治口号而弱化了影响。由于大部分科学小品在去掉政治口号之后仍可作为一篇独立的文章,所以原有的科学小品风格仍然在较大程度上保留下来。

二、代表性杂志介绍

这一时期的科学小品逐渐在主流媒体中获得席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上海《大公报》以及《中国青年》《新观察》《人民画报》《中学生》等综合性杂志不时刊登科学小品,《科学大众》《科学画报》《大众医学》《无线电》等科普杂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许多出版社编辑出版了质量较高的科普丛书,如《十万个为什么》《动脑筋爷爷》等。

《科学大众》创刊于1937年,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科普期刊。1966年在北京停刊,199411月在江苏复刊。

《科学画报》19338月由中国科学社创办,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本综合性科普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53年,《科学画报》由中国科学社主办,1953—1958年由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主办,1958年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66年《科学画报》停刊。1972年以《科学普及资料》为名恢复出刊,1974年改名为《科学普及》按月出版。1978年恢复《科学画报》原刊名,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出版。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1959年,《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64—1965年,《十万个为什么》第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70—1976年,《十万个为什么》第三版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十万个为什么》第四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90年初,又着手编排10个分册的编本,于19333月一次出齐

三、重点篇目赏析

竺可桢的《向沙漠进》是平文风的代表,这一类科学小品侧重于知识的交流与传播。文章中没有引用任何诗文典故,而是以一种朋友谈话的氛围将治理沙漠的原理娱妮道来。此时灾难与防护类科学小品所涉及的题材已经不局限于人们时时遭受,痛至切肤的实难,而是对一读者讲述时间、地点距比较遥远的灾难,这就需要能在开篇吸引读者兴趣,引发读者对所讲述内容的关注。作者采用的方式,是引进中外的两次大灾难。沙漠侵前后的对比,简要而直接,给读者带来强有力的冲击。接下来,是科学小品的核心——对所选科学问题的解释与说明。作者直接点出风沙这一核心因素,并以读者在当时战争文学中常游击战阵地战进行比喻,解释风沙的侵害方式。这时,读者便基本明了风沙的侵害方式,植林种草的作用也就容易被读者所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在所述的科学事件中找出核心的因素,并以比喻等方式进行描写,这是好的科学小品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但是,与战争年代的战争防护与疫病防护不同,这时的科学小品并不是让读者做到少数几项防护措施,而是让读者对灾难有较为全面和科学的理解,这就要求讲述的内容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在《向沙漠进军》中,作者进一步向读者说明,充足的水源是必要的,也是可以获得的,从而使读者认识到征服沙漠的可行性。文章的结尾也值得称道,作者采取了辩证的态度,一方面强调沙漠需要被征服并且可以被征服,另一方面也强调沙漠及风沙为人民服务的可能性。这对于使读者获得辩证思维的科学思维方法也是十分有益的。

金涛的《向沙漠进军》是活泼文风的代表。同样的题目,金涛的关注内容是沙漠丰富的资源。这体现了一种辩证的思维,即沙漠虽然是一种自然灾害,但是沙漠身并非一无是。对于沙漠,不是简单地进行防护,而是要在防护的基础上改造、开发,将灾害变成福利。在文中,作者首先将沙漠植物的特点进行介绍,既扭转了人们对沙滩寸草不生的印象,又给出固沙的方向,使读者感到改造沙漠全可行的。接下来对沙漠资源的介绍,进一步唤醒了人们对改造沙漠的兴趣。在对沙漠成因进行介绍之后,文章落脚到研究沙漠·征服沙漠,这既是文章的点题,也是前述分析之后的自然结果。文章生动形象,语言明快,充分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富士的《瘴气是怎么回事》则代表了另一种活泼的文风,这一类科学小品侧重于轻松的笔调与文艺性的表达。对于所叙述的这一自然灾害,作者没有直接叙述其情状,而是引用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的描述,通过引用人们常见的《三国演义》中的描述,读者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明白一种看似遥远的灾难实际并不遥远,自己已经在其他文学作品中获得了大致的感受与认知。虽然这种感觉并非来自科普作品,而是来自文学作品,在准确性上要大打折扣,但是可以作为读者了解瘴气这一事物的起点。接下来,作者直接点明瘴气恶性疟疾,并引述中医典籍,讲述我国古代对瘴气的正确了解与错误认识。文章的叙述进一步过渡到现代医学,对疟疾的发病原理、典型症状与治疗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部分是文章的核心,是作者真正想向读者传达的内容。之前的内容,全部都是为吸引读者兴趣所做的铺垫。为形成轻松的氛围,避免枯燥的说教,作者广泛借用了小说、诗词等艺术感强烈的体裁,努力寻找小说、诗词中与所述内容相近的部分,其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作为乐观精神的体现,这一时期的科学小品在介绍自然灾难时常常同时介绍如何利用这些灾难,以达到变灾难为人民福利的目的。

程荣的《大风起兮》是这一类科学小品的典型代表。文章以大风带来的灾难作为开头,然后笔锋一转,由风灾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引出风能的利用与开发。从写作手法来看,这篇科学小品行文活泼,语言鲜明轻快,很多科学小品也沿袭着这一文风。题目取自刘邦的《大风歌》,虽然该文并非抒发情感的散文,但是一种乐观昂扬的气氛已经跃然纸上,使得文中由风灾到利用风能的急剧转折不显突兀。杜甫、项羽诗句与大西洋风灾、楼兰风灾交错,既使人们感受到风灾的严重,又表现出一种坚强不屈、扭转乾坤的豪情。之后不同能源的对比,自古至今的进步,进一步凸显出人们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的雄心,抒情与说明实现了比较完美的结合,直接唤起读者追求科学进步的决心。

为减少灾难发生时的损失,预防与防护措施的普及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十万个为什么》中有着大量此类作品。这类作品又可分为三个类型。一是预防措施的普及,如《为什么台风预报要分为台风消息”“台风警报台风紧急警报》。写作的难点在于所有的知识点必须罗列,而又要竭力避免罗列过程中的枯燥性。这篇科学小品假设了一个台风逐渐逼近、风险逐渐上升的过程,并对比了台风影响与预报内容上的差别,使得读者在对比中了解到不同类型预报的基本内容,从而明晰了进一步防护灾难的方向。二是对于某些含糊认识的澄清,如《为什么地震和天象有关系》,一方面许多地震发生在朔、望前后,另一方面月相的变化又并非地震的主要原因,这就在人们的心中产生许多含糊的见解。为普及月相与地震之间的科学联系,就需要说明天文现象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机制。这篇科学小品从与月相相对应的邢台、平谷等地震出发,首先指明二者之间有所关联,继而通过地球本身的弹性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来说明月相影响地震的机制,最终表明月相是地震的一个诱发因素,是预报时需考虑的内容,但是并非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三是对灾难发生的原理进行解释,如《为什么地球上会常常发生地震》。人们对灾难的发生原因感到好奇,一方面望能有科学的解释,另一方面又不需要详细了解其原理,所以这一类科学小品需要把握所普及科学知识的难度界限。这篇科学小品首先表明,地震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这显然与人们的直观感受不一致。于是作者进一步说明诱发地震的各种原因以及地震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时,读者已经基本接受地震确实常常发生的观点,但是仍疑惑为什么不能经常感觉到地震。这就导出了作者对地震类别和震源的影响进行说明。作者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提出新问题,一步步引导着读者的思路。的来看,《十万个为什么》的各篇科学小品以问题为引导,通过设问引起读者兴趣,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些地域性灾害及其防护成果也通过科学小品进行了普及。如理的《兰考的风沙》。焦裕禄与兰考作为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已经通过宣传渠道为广大人民所熟知。但是对于为什么兰考要治沙,普通读者还不大明了。这篇科学小品便起到对这种地域性灾害的科学普及作用。由于这一灾害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所以地域之外的读者很难想象灾害的声重。针对这一点,作者用一半的篇幅对灾害的严重程度进行了描述。同时,为了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风沙治理的努力程度,作者对具有地域特征的风沙治理方法进行了说明。整篇文章的基调是与英模的宣传相配合,因此在写作时未采取活泼的文风,而是采用了庄重的笔调。这也表明,好的作品应当如同优秀的建筑物,能够与相关结构紧密融合,形成联合在一起的整体审美。

虽然此时的灾难与防护类科学小品在总体上呈现乐观的态度,但是一部分作者已经开始对人们在改造自然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反思。代表作品如邓拓的《围田的教训》。

作为一名历史专家,邓拓的作品别有特色,将历史方法引入写作之中,通过大量引用史料,将围田的利弊一一道来。灾难与防护类科学小品往往离不开价值判断,比如围水造田,如果从农业科学或者环境科学的角度来分析,那么实证分析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比如采用何种方法围田围田之后又会造成何种影响。但是,当考虑围田的利弊之时,就不仅是考虑其影响,还需要在各种影响之间进行价值上的权衡。正如作者在文中所写,历史上有关围田和圩田的利弊问题,一直都有争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为能够对价值进行权衡,就必须采用历史的方法,这也更易被读者所接受。邓拓以围田和圩田最为发达的宋代史料为依据,有力地说明了围田和圩田与水旱灾害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得出不能在人多地少的地方与水争地,而要另想办法去扩大耕地面积的结论。整篇文章立论严谨、史料充分,又用语浅近,论证有力,将科学小品与杂文的辛辣文风很好地糅合在一起。【文章选自《百年中国优秀科学小品赏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姚义贤、陈晓红、李正伟)】

 
上一篇:《林下书香一金涛书话》编辑手记
下一篇:灾难与防护类科学小品赏析(1980年至今)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