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    
新中国第一个科普行政机构探析(下)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颜燕     发表时间:2023-05-10     阅读次数:    


3.2.2 指导、推动各行业科普工作的开展

科普局的机关刊物《科学普及通讯》于19503月出版第1期,出刊10期;1951年更名为《科学普及工作》,出刊7期(789月未出刊),10月号发布《结束语》。科普局以此为阵地,推动科学宣传,交流普及经验,发布政策性和原则性意见进行思想领导,开展科普工作方式和方法的交流,并广泛联系各地科普工作者和有关方面,将各地零星的工作汇合成为更大的力量,为将来成立有力的科普组织做准备。

从两年来的《科学普及通讯》(《科学普及工作》)上可以看到,科普局对农村如何开展科普工作,对共青团、高校、科学馆、人民馆等各个机构和团体如何开展科普工作都提出了具体建议,对如何举办科普讲演、科普展览,如何编辑科普图书、制作幻灯机和幻灯片都有具体指导。科普局也组织行业讨论会,如在19506月召开了工人科学读物编写问题座谈会;195010月召开了以华北五省二市为主的幻灯工作讨论会,确定幻灯工作的若干原则。同时,推广全国各地科普的成功经验,如甘肃科学教育馆、上海妇幼卫生展览会、山西省幻灯运动的经验等。

3.2.3 开展典型实验

对于具体的科普工作,如前所述,科普局主要进行的是试验性、示范性的工作,即典型实验,以此向全国推广起到引领作用。

首都春节科学知识展览会是科普局举办的第一次大型的面向大众的科普展览,于1950217—28日春节期间在北京展出。科普局组织了北京师范大学、北大医学院、北京市文教局等 37个学校、机构和团体参与。展览分为妇幼卫生”“从猿到人”“一般科学”3个部分,举办的12 天中观众达9万余人次,相当于当时北京全市人口的 1/10,成为轰动首都的一大新闻。展览完成后,科普局进行了经验总结,向全国报道,为将来各地举办展览会提供借鉴。

195041日,科普局成立中央人民科学馆筹备处,在北京建立一座以广大工农兵为对象,配合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需要普及科学知识的新型人民科学馆,并作为全国示范馆,向全国各地科学馆提供经验,推动全国人民科学馆事业的发展。筹备处成立后,根据机械知识展览、动物的进化、可爱的祖国、工业生产过程4个主题进行了展品的设计和搜集,对如何有系统、有重点地与国家中心任务相结合开展科普展览进行了有益尝试,为发展新型的人民科学馆摸索出了一些重要成功经验。

195064—722日,科普局选定当时有比较好科普基础的山西榆次作为典型实验地区,派出由13人组成的实践工作队开展实验工作,以了解农村情况,吸取农村科普工作经验,以便普遍地推行到全国广大的农村中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工作队主要利用展览会的形式开展工作,辅助以放映电影和幻灯等,《科学普及通讯》在1950年第6期制作山西实验工作特辑,系统地总结了实验工作队在农村开展科普工作的经验,向全国推广。

科普局探索成体系的科学讲演。科学馆筹备处与青年团中央联合举办首都大众科学讲座,自19502月中旬到122日共举办26次,1951年前3个月举办12次,每次听众400900人次,讲座内容涉及天文、地质、气象、地理、生物、生理、物理、化学、数学等,许多讲员是我国各项科学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如钱伟长、汪振儒、朱光亚等。除此之外,科学馆筹备处还举办部队科学讲座、工厂科学讲座、通俗科学讲座等针对不同受众的讲座,据统计,仅19515月就举办讲座31次,听众达14000余人。

3.2.4 为配合典型实验和各地科普工作制作资料、器材

科普局面向广大工农兵及干部编写科普读物,包括自然科学小丛书”“科学普及小丛书(至195110月出版18本)、科学小文库(至195110月出版21本)。另外,配合工作的开展和时事发展,主编《原子弹真相》《幻灯手册》等图书。1951年初,科普局相继出品两批解放式与普及式幻灯机各500架,聚光镜及放映镜头1000副向全国发售。据统计,科普局共生产包括抗美援朝时事宣传幻灯片,及以前发行科学知识医药卫生幻灯片共一百一十五种,计分三十五毫米捲片及彩色印刷大片,供应各方

4科普局的撤销

1951年春,文化部第一届全国文化行政会议一致讨论通过将文物局与科普局合并,并在1951321日文化部(51)文秘总字第74号报告中呈报在案,927日,沈雁冰签署《呈将本部文物局与科学普及局合并改组为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的报告》(以下简称《改组报告》)。《改组报告》指出:根据一年多来的经验,在政府部门中设立科学普及工作的专管机构,尚非必需。况且中央农业、卫生、林垦等部,亦在通过各该部业务进行此项工作,较之科学普及局且更易于与实际相结合,同时,科普协会业已成立,亦可担负此项任务;故科学普及局已无必要存在。”1029日文化教育委员会同意并转报政务院批准,1030日政务院阅批,至此,科普局作为全国科普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不再存在,其内设行政部门被合并,所属事业单位除博物标本制造所外,全部改属新局。其中电化教育工具制造所改组为幻灯片制造厂,南京仪器制造厂改组为幻灯机制造厂,科学馆筹备处归新局后,于1952823日并入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科普局局长袁翰青改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副局长王书庄改任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副局长,朱兆祥、左垲、孔祥谨、章道义等7位干部调配到全国科普工作。

科普局的撤销是由科普工作的特性和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决定的。

4.1 科普工作广泛性、群众性的特性

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必须是广泛而又深入的群众性的运动,科普工作具有广泛性,分散在若干领域和部门,科普局作为文化部下属的一个局级行政部门,从体制上难以领导其他部门的科普工作。科普工作具有群众性,需要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以形成持续发展的力量,而科普局试图建立从上而下的行政机构网开展自上而下的科普,这种行政管理方式可以通过国家行政权力来促使各方参与、支持和配合,但不利于发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和持续的参与热情。科普工作广泛性、群众性的属性和科普局的行政属性之间存在矛盾。

科普局自身对广泛性、群众性科学普及运动的认识也存在偏差。其在成立之初就提出科普工作没有制定好些规章、法令、办法的必要。因此,它未通过政策、规章来规范科普工作的开展,对科普工作运行提供人财物保障,而是多通过机关刊物的宣传对具体工作进行指导,如对如何办好科普展览、科普书刊等提出建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组织工作最终未广泛深入地推进,指导也显得无力,限制了其更好地履行计划、推动、联系、组织的职责。

4.2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的现状

《改组报告》指出了当时科普工作的三种主要组织力量:科普局、全国科普、科普相关各部委。其中,科普局是管理机构,全国科普是科普工作的辅助力量,相关各部委是重要的参与力量,三方协同发展本是可以继续探索的形式。但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处在起步期,人财物都比较匮乏,科普工作统一在一个行政部门是不可能也没有这个必要它的任务不容易明确,而且今天的科学干部这样缺乏,如果要建立这样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科普行政系统,在目前是有相当困难的。全国科普成立后,与科普局在职责上有较多重合,而全国科普作为群众性团体,与科普工作广泛的群众性运动的属性更接近,更易于把热情的科学工作者组织在这个团体里,并且不费过多的人力,更适应当时的社会现状。

4.3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科普模式的影响

当时,苏联、波兰、匈牙利等社会主义国家都未设立一个专管科普事务的行政机构,具体科普工作分散在各个部门。比如苏联由人民教育委员会讲演局、出版局,电影事业委员会等分类管理,1947年,全苏政治与科学知识普及协会成立,将苏联和世界科学与技术的最近成就大众化作为重要任务之一。科普局非常推荐苏联的这种模式,在《科学普及通讯》中多有介绍。袁翰青认为,苏联等国的科普模式说明,用统一的行政部门来作为推动科学普及工作的组织形式是不合适的

5科普局的影响

5.1 探索了科普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党和国家在国家行政机构中设立职能部门,将科普纳入统一行政管理,全面介入科普建制化过程中,从此,中国科普摆脱了独立、自发的状态,走上了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的道路。

科普局成立后,准确定位了自己计划、推动、联系、组织的行政职能,围绕国家中心工作,结合当时社会发展现状和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确立了科普工作的目标、对象、方式、方法等若干方针,指导科普工作有序开展。其两年的发展历程是对科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次全新探索,其对科普行政机构的定位、确立的若干工作方针,在很大程度上仍为当前的科普工作所遵循。

5.2 奠定了科普事业发展的组织和人才基础

科普局推动科普小组的建立,调查全国报纸科学副刊、科学期刊、科学馆事业的概况和全国自然科学团体的情况,基本摸清了全国可以利用的开展科普工作的机构和团体,为全国科普的成立和科普事业的发展创建了良好的组织基础。科普局也为科普事业的发展培养了最早的一批科普专职干部,当时科普局机关干部就有56人,与全国科普并存时,双方干部相互兼任,比如科普局局长袁翰青兼任全国科普副秘书长,组织辅导处处长朱兆祥兼任全国科普常务委员。科普局撤销后,袁翰青继续兼任全国科普副主席,转入全国科普的7人也继续为科普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其中朱兆祥先后任全国科普的常务委员、副秘书长;章道义和孔祥谨历经科普局、全国科普、中国科协时期,一直工作在科普岗位上并担任重要职务。

5.3 推动开展广泛的科普实践,助推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科普局联合或推动广泛的社会力量,包括农业部等部委、共青团中央等群团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出版社等开展科普工作,促进了科普工作以更大规模在更大范围内的展开。据不完全统计,194911—195010月间,全国主要城市共举办规模较大的展览58次,在农村中以巡回方式举办的规模较大的展览会7次。据其中40次的统计,参观人数达476万余人次。1949—1950年间,各地报纸共设立43个科学副刊,包括农业、卫生、工程和综合自然科学等,宣传科学技术知识;出版通俗科学读物208种,基本是一年前市场上流通的通俗科学读物的总数;出版通俗科学期刊14种,占全国出版期刊总数396种的3.5%

通过多种科普方式,科普局联合各种社会力量向广大工人、农民、士兵等普及医药卫生、天文、历法、军事等科学知识和实用劳动生产技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反封建迷信教育,提高了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增强了他们的生产技能,促使他们以更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中。1949年到1952年的短短三年间,新中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就恢复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好水平,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均得到初步的改善,这些成就的取得与科普工作密切相关,而科普局也功不可没。

6结语

科普局自1949111日建立,到19511030日正式撤销,仅存在两年的时间。其发展历程表明,单一的专门行政机构进行统一管理的方式,难以适应群众性、社会性的科普工作。此后,党和政府不断优化科普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探索出了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建设模式。科普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升科普能力,持续服务于兴国、富国、强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文章选摘自《科普研究》,作者系颜燕,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编审,研究方向:期刊发展、科普史。


 
上一篇:新中国第一个科普行政机构探析(上)
下一篇:推开永生之门:21 世纪英美科幻作品中的三类科学实验(上)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