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1889年10月出生于湖北黄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奠定了第四纪地质、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基础;他创建地质力学,发现了大庆等油田和一系列铀矿床,摘掉了新中国“贫油”的帽子,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做出了贡献……他追求科学真理,心向祖国怀抱,为了热爱的祖国,倾其赤子忠诚,奋斗终生。
湖北黄冈李四光纪念馆
在黄州城区,李四光纪念馆已成为地标性建筑,是黄冈市乃至整个鄂东地区重要的科普宣传基地和旅游景点,毗邻东坡赤壁风景区,于先生百年诞辰时开放。馆内共展出2000多件珍贵展品,以李四光先生科技成就为侧重点,重点宣传了地质、能源、地震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知识。
他的名字来自一个“错误”。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4岁时,他报考湖北第二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错把年龄“十四”填写在姓名栏,不舍得再买一张报名单,他灵机一动将“十”添了笔画改为“李”,又将堂内所悬大匾“光被四表”之“光”作为姓名最后一字,就这样, 14岁的“李四光”被学校录取,开启了他立志成才、科学救国的人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暨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
李四光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首任所长,南京古生物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核心场所是位于南京古生物所李四光楼(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旧址)的“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暨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外围场所还包括李四光旧居、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等。通过历史资料、实物场景、视频互动等,配合专兼职人员讲解,面向全社会展示李四光精神及其传承中形成的南古精神。
辽沈战役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李四光正在英国养病,他当即预订了货船票准备回国。在等待签证的近一年时间里,他不断和南京地质所的同人联系,支持他们坚守南京,反对搬迁,为新中国地质科学事业保留了一支队伍及设备。
鉴于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和在国际地质学界的巨大声誉,国民党极力阻挠他回到新中国。因为担心李四光夫妇的安全,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其回国事宜。夫妇二人先后辗转法国、瑞士、意大利,终于在 1950 年4 月取道香港,踏上新中国的土地。
李四光纪念馆(北京)
李四光1962年迁居于此,是国家为他专门建造的宅院。在他诞辰一百周年(1989)时辟为李四光纪念馆。
馆内陈列着他生前用过的家具和办公用品。值得一提的是,李四光有着很深的国学基础,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1920年,他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在近八十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的晚会上,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这首曲谱和李四光在国外常拉的小提琴,都陈列在纪念馆里。
李四光夫妇在世时,这幢小楼只他们两人居住。他们去世后,女儿李林一家搬了过来。李林(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于2002年过世,丈夫邹承鲁(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于2006年过世。
一门三院士,已成佳话。(文章内容来源于光明科普,作者系光明日报见习记者张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