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舰这个大家族中,有很多成员,比如:导弹艇、鱼雷艇、扫雷艇、登陆艇、潜艇、补给舰、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和航空母舰……不过细心的你是否发现了一个细节,有被称为“舰”的,也有被称为“艇”的,难不成我们通常一起说的“舰艇”还有区别?
的确,一般我们会把排水量在500吨以上的叫做“舰”,而500吨以下的叫做“艇”,不过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角算是个特例,她们无论吨位大小,都叫潜艇。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说说潜艇这个小家族,看看她们是怎么分类的,不同的潜艇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潜艇家族成员,如果单是按照动力来划分的话,其实就俩姐妹,老大是年岁较长且已是“饱经沧桑”的常规动力潜艇,或者你还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非核动力推进的潜艇”,主要采用柴油机+电动机混合推进、或是柴电联合全电力推进、或是柴电联合+AIP(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如斯特林自循环发动机、燃料电池等)全电力推进,几乎服役在世界各国海军中。
而另一位就是让大家“不明觉厉”的核潜艇,采用核动力——通过核裂变反应产生热能,再由热能产生蒸汽带动透平机进而驱动推进器。
和常规动力潜艇相比,核潜艇在续航能力、战斗指数和机动性能等各方面都有无可争辩的优势,所以近几十年来发展异常迅猛,但苦于技术复杂、价格昂贵和排水量限制等原因,目前也就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向俄罗斯租借)等6个国家的海军队伍中有它们的身影。
鉴于核潜艇与常规潜艇各有所长,在可预见时期由核潜艇完全取代常规潜艇,实在没有其必要和可能性。
说到排水量,顾名思义其实就是舰艇的入水部分体积所排出的同体积水的重量。潜艇虽然没有因为吨位大小被划分为“潜水艇”和“潜水舰”,但家族成员的个头也的确有大小之分,所以就被分为:大型潜艇,中型潜艇,小型潜艇和袖珍型潜艇。
和水面舰艇不同,潜艇有更多的排水量指数,因为潜艇不仅有水面航行时的状态,另外还有水下和半浅时的状态。
通常我们采用潜艇水上正常排水量作为潜艇类型的划分标准:大型潜艇的排水量通常在2000吨以上,这个圈子以核潜艇居多,但也有部分常规潜艇名列其中,如俄罗斯的“基洛”级、日本的“苍龙”级、德国的“216”型、中国的“039B”型等。由于本身就具备强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武器装备,所以能够远离自己的基地,游弋在世界各大洋的深海中伺机而动。
中型潜艇的排水量在600 ~2000吨之间,虽然在性能方面要逊色于大型潜艇,但造价相对低廉,而且建造周期短,所以深受发展中国家的青睐,它也能够到中海,甚至远海执行任务。
小型潜艇的个头就小多了,排水量在70吨~600吨之间,个头小了,能力就自然弱了不少,不过好在体积小、机动灵活、自噪声低,价格低廉便于量产,在近海浅水区或是狭窄海域和江河,是它们大显身手的好地方。
排水量在70吨以下的统称为袖珍型潜艇,主要用来偷袭敌人的基地,或是进行侦查破坏活动和担负失事潜艇的救援任务。
潜艇所执行的任务很广泛,所以还有按照任务使命来划分潜艇类型的,例如:战略潜艇,战术潜艇和特种潜艇。
简单地说,战略潜艇主要担任战略性任务,通常携带核导弹,所以也被称为弹道导弹核潜艇,其巨大的爆炸威力足以摧毁敌人固定的军事、政治、工业、交通中心等战略目标,以便从根本上摧毁敌方发动和维持战争的能力。
战术潜艇主要执行具体的战斗任务,所以也被叫做攻击型潜艇(包括攻击型核潜艇),通常使用的武器是鱼雷和巡航导弹。
特种潜艇当然就是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比如家族成员中有装备大功率雷达的“雷达潜艇”,干扰敌方的无线电通信和雷达工作,同时引导己方飞机,为其提供返航标志;专门负责水下布雷的“布雷潜艇”;负责运输补给燃料、武器弹药和登陆特种兵的“运输潜艇”;用以潜艇艇员训练的“训练潜艇”……
此外潜艇的分类还有按照携带的武器装备来划分(鱼雷潜艇和导弹潜艇),或是按照艇体的结构形式来划分(单壳式潜艇、半壳式潜艇、双壳式潜艇和单双壳混合式潜艇)。
伴随着潜艇任务的多元化,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相信潜艇家族还将继续扩大,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文章内容来源于中国航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