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叆叇,老人不便细书,用黢谜掩目则明。”意即佩戴叆叇以增进视力辅助读书。明代张自烈《正字通》直言:“叆叇,眼镜也。”
在古人的观念中,“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眼睛是脏腑精气之所注,特别重要。甲骨文中有“目不丧明”“疾盲”等之言,先秦孟子等人也谈到过视力问题,说明古人早就被视力困扰过。
最早关于镜片的记载,可以查到的就是春秋时期齐国《考工记》,书中记载了用金锡为镜,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见当时镜片不是用来“视物”的。但在战国时期《墨子十五卷》中,已记载墨子对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进行系统研究,得出几何光学的系列基本原理。东汉初年张衡发现了月亮的盈亏及月日食的初步原因,也是借助于透镜的。
1980年,从扬州憎泉山刘荆墓出土了一面水晶凸面镜,直径1.3厘米,圆形,镶嵌在一个指环形的金圈里。这个小巧玲珑的金圈嵌水晶镜片,能使物体放大5倍。墓主刘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时为东汉初年。
明代仇英绘制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图中可见金店门口一位老者鼻梁上架着眼镜。明万历年间,田艺蘅《留青日札》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叆叇本意是云遮日,形容眼前有一层雾气遮罩,很形象,发音“爱戴”,越发形象了。很明显,此时的叆叇已经有绫绢系于脑后,代替“镜脚”了。除叆叇之外,古人还称眼镜为僾睫、读书石、单照、眼环等。眼镜价格在明代“惟一镜之贵,价准匹马”。到清朝就降价了,“每副值银最贵者不过七八分,甚而四五分,二三分一副者。”
13世纪末,《马可·波罗游记》有载:“中国的老年人看小字时戴着眼镜。”马可·波罗回国后,意大利便出现了眼镜。然而,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则说:“古未有眼镜,至有明始有之,本来自西洋。”乾隆也曾诗言:“眼镜不见古,来自洋船径。”眼镜出自何处,且不深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玻璃工业的发展,使得镜片材料由玻璃材料逐步取代了原先的天然水晶。1954年,法国工程师发明了树脂镜片,既轻且薄,视觉更加清晰,也使镜片材料更加安全、健康。
眼镜的发展还体现在镜片表面镀膜技术的改进和临床应用上。镀膜从最初的耐磨损膜(又称加硬膜)到单层减反射膜,逐步发展到由耐磨损膜、多层减反射膜、憎水膜(又称抗污膜)组成的复合膜,视觉上减少反光和眩光,阻断紫外线等,还提高了镜片的耐用性,也使眼镜的外观更加美观。现在,眼镜已不纯粹是矫正眼睛视力的工具,特定的眼镜还有着装饰、保护作用。
白居易:“散乱空中千片雪,朦胧物上一重纱。纵逢晴景如看物,不是春天也见花。”韩愈:“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欧阳修:“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三大文豪都是近视眼。这和唐宋时期科举制、造纸术、印刷术等进步,印刷书籍日渐增多有很大关系。据悉,苏东坡、王阳明、纪晓岚、康熙等都是近视眼。
我初中时就近视了,这几年戴着近视眼镜,15厘米内的东西看不真切,却又患上远视了,既近视又远视。我一直认为,近视的人不会患上远视。谁想竟与大名鼎鼎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同病相怜。1784年,由于患了近视和远视,他用两副镜片合制成双重焦点镜片,发明了远近视眼镜。这种眼镜如今也有,戴一副一举两得。(文章内容来源于科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