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由宁夏科协主办,宁夏科普作家协会联合北方民族大学、宁夏草原学会、宁夏煤炭学会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五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科技助推贺兰山生态修复专题论坛在银川开幕。宁夏科协副主席陈国顺、北方民族大学副校长李岩青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宁夏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赵文象主持开幕式。
陈国顺说,作为自治区党委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宁夏科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生态立区”战略、“坚持把贺兰山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的要求上来。经过前期组织调研,针对加强贺兰山生态修复,还需进一步集成干旱区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综合管理措施与手段,还需要借鉴国内外、区内外先进科学经验的实际,宁夏科协举办第十五届青年科学家论坛科技助推贺兰山生态修复专题论坛,针对贺兰山生态修复技术、综合管理、矿山转型发展等开展学术讨论,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市县提供决策咨询建议。
本次专题论坛邀请长江学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振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土壤修复生态材料研究所所长黄占斌,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白中科,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廷宁,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刘贤德及团队,分别做《西部生态脆弱区矿山生态修复的战略与关键技术》《矿山生态重建目标设定与治理过程管控》《矿山生态修复中退化土壤基质改良问题》《矿山生态恢复的若干问题与建议》《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与贺兰山生态修复的科技储备》主场报
胡振琪教授提出,西部地区矿山生态修复,要实行三大战略、即矿山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战略、采复一体化(边采边修复战略)、矿山生态环境科学修复战略,要树立双赢思维,分级实施,充分考虑自修复和生态修复,首先回答哪些地方不修复,再确定哪些地方需要修复,要分级统筹,突出重点,做到动态与静态结合、显性与隐性结合、近期计划和长远规划集合。具体修复工作,应采用五项关键技术,即矿山生态环境精准诊断技术、采复一体化关键技术、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充植开采、超大工作面开采)、土壤重构技术(表土剥离、回填、替代,材料筛选等)、分区治理技术(充分考虑自然修复、微生物修复)。白中科教授提出,黄土高原特大型煤矿区30年土地复垦与生态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复制到贺兰山地区生态修复当中去。黄占斌研究员提出,贺兰山生态修复要选用西部地区适宜的土壤节水材料,充分利用保水剂改良土壤结构原理和宁夏煤基腐植酸的优势,进行贺兰山退化土壤基质改良。赵廷宁教授指出,矿山生态修复时要合理规划、细化目标,与植被修复的覆盖率相比,植被修复的成活率是更重要的考量指标。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刘贤德研究员团队结合祁连山生态治理的经验,提出生态保护是一个大系统,涉及水源涵养、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建议贺兰山生态修复加强生态监测及基础研究、加强科技支撑,只有科研和技术支撑跟得上,生态保护和修复才能更科学。
本次专题论坛为期3天。论坛设立1个主场大会报告和西部生态屏障综合管理问题与对策、干旱区矿山生态修复新材料新技术、贺兰山保护区煤矿企业生态转型发展、自然保护地体制机制改革与国家公园建设、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等5个青年科学家分论坛,中国生态学会恢复生态专业委员会(筹)副主任委员、北方民族大学教授刘秉儒等30多位专家和与会青年科学家、企业技术人员,就如何借助科技力量助推贺兰山生态修复展开研讨交流和实地考察。论坛期间还展示了生态修复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贺兰山地区种子资源、贺兰部分植被标本等,并组织参会人员赴贺兰山生态修复点现场观摩,为贺兰山地区和同类地区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持。
本次专题论坛参会人员广、专家规格高,我国矿区生态修复领域的领军人才、企业精英、祁连山生态修复科技工作者、内蒙古贺兰山生态修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宁夏自然资源领域、贺兰山生态修复领域的专家学者、行政管理人员、有关企业科技工作者近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当天有21.5万人次通过“网易新闻直播”观看了论坛实况。
本次专题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为促进贺兰山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共同研讨交流,相互学习借鉴,进一步助力贺兰山生态修复和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工作,促进贺兰山生态系统、生物基因库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将为打赢贺兰山生态保卫战、筑牢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