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省级三等奖
省级三等奖    
世界青年发展论坛“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主题论坛演讲稿——银川市唐徕中学 2022级 陈欣言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陈欣言     发表时间:2024-01-31     阅读次数:    


银川市 银川唐徕中学 2022级 陈欣言 省级

指导老师:马建宁


各位与会代表:

大家好!

我是来自中国的青年代表,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是中国已经取得的低碳成就。

前不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一组数据令人眼前一亮: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与2012年相比,2021年中国能耗强度下降了26.4%,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一个个数字,彰显“双碳”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照见我们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迈出的坚实步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到积极研发新型储能技术,再到促进氢能产业的加速落地,中国正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凸显,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在中国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镇,一大片蓝色光伏板“吸光吐电”,蔚为壮观。

大唐湖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和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这个农光互补项目,装机容量达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7000多万千瓦时,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光伏发电+生态农业”盘活了光照和土地资源,“上面发电、下面种植”的模式实现了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项目盈利的多赢。

在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一个100兆瓦超大规模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及储能配套设施,将于今年底投运。“这一项目每年可向算力基础设施提供1.5亿千瓦时绿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1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山西秦云基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居静说。

为了让能源更环保、更低碳,在全国各地,很多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在广东揭阳,风机轮毂与机舱在百米高空精准对接,国家电投神泉海上风电项目快速推进。在毛乌素沙漠边缘,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公司200万千瓦光伏项目工地热火朝天,这一项目利用煤矿采空区、荒山荒坡等闲置土地进行建设,每年将为华东地区输送37亿千瓦时“绿电”。

近年来,中国推动能源革命,大力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水电、风电、光伏等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1亿千瓦,相当于近50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增加到16.6%左右。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都稳居世界第一。十年来,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68.5%下降到去年的56%。

全国碳市场建设也在大力推进。

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为例,当地政府和远景科技集团正携手打造零碳产业园。“园区内80%的电量由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直供,20%与电网交易,即通过电力交易中心购买绿电,最终实现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远景科技集团零碳战略高级总监张元说。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截至今年10月2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96亿吨,累计成交额达85.8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通过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控制了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了绿色低碳发展。

此外,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表示,近年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降低26.2%,相当于少用能源约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9.4亿吨。

“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双赢,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中国从《巴黎协定》出发制定相应环保政策做出的减排决定是极其重要的,中国是这一极其必要的环保行动的主要引领者之一,并为其他所有国家树立了良好典范。中国人工造林面积居世界首位,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甚至不亚于减排。中国也将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在实施经济转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仍然保持了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对于其他发展中国来说,治理污染的前提应该是向中国学习如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在绿色发展之路中寻求新的机遇。在此我希望各国青年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低碳生活,促进科技发展。实现碳中和不仅需要各国领导人积极参与,更要落实在每一个工厂、每家每户、每一个人身上,早一天行动,地球就早一天得到保护。

谢谢大家。


 
上一篇:创新2060——银川市唐徕中学 2022级 陈伟
下一篇:探秘2035——银川市唐徕中学 2022级 陈梓睿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