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 2019级 刘文 省级二等奖
指导教师:余海艳
现在的人类对肉类的摄取越来越多,品种也越来越丰富,这不仅是因为肉中含有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能增加人类的营养成分。还因为各色各式的肉类产品,由猪、牛、羊、鸡 、鱼等各种可食用动物做成,其烹饪方法也变化多样,烤、煎、煮、烧炸等等,将肉制产品做得色香味俱全,引得人垂涎三尺。
但这终究是表面,其一,人类大量食用的肉来源——动物,也就意味着可食用动物的快速消耗,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其二,如果适当食用肉制品会对人有一定的生理帮助,但过度食用肉制品会导致过度肥胖,甚至引发各种疾病,这对人类身体健康的伤害是极大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
其一,如何维持可食动物的正常生存呢?对于可食动物的大量消耗问题, 我们曾用“试管肉”来解决。“试管肉”,科学家Shir Friedman尝试寻找新的产肉办法——在实验室培育肉,她说道:“其实这和有研究员用细胞培育器官进行器官移植是一样的,只不过‘试管肉’是用来给人消费的。”想象一下,如果动物细胞可以放在大桶里慢慢生长出肉,那肉的生产过程就将和酿酒一样,如果研究成功,不仅能满足人们对肉的需求,也能维持可食动物正常的生存,也将扩宽肉制品市场的新边界。荷兰Maastricht大学的研究员Mark Post用牛的干细胞制成第一份试管肉汉堡,但耗资200万人民币,即使规模化了,“试管肉”也需要大约80万人民币一斤,已经很难想象像它的普及程度会有多少,显然,这并不可行 。
其二,如何帮助想要过度食用肉类的人类呢?其实这些人只是想吃到肉这样口感,味道都俱佳的食品,于是有不少科学家在植物身上打主意,想要用植物做出类似真肉的替代品。旧金山湾区新公司Impossible Foods ,称他们已经找到让植物蛋白吃起来有肉味的新方法——血红素蛋白。血红素蛋白是红肉中天然存在的成分,就是它让肉变成红色,而这个蛋白质在少数植物中也存在,植物中的营养虽不如肉类食物那样丰富,但是里面的脂肪、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却是样样都不缺少,所以也能维持一定的人类生理对肉制品营养的需要。不仅如此,这种植物肉无论是外观、味道、烹饪方法,都将和搅碎的真牛肉类似。所以用这种植物蛋白做的仿真肉来满足肉食者对肉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也会减少对可食动物的消耗,如果将这种技术广泛应用, 不仅能巧妙应对人类大量增长,肉制品短缺,还能维护人与生态自然相适应。
我们虽然能在技术上对食物进行各种研究、发明,通过技术与自然和谐相处,但维护生态自然的平衡,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还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希望我们能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持续下去,发展下去,创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