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共同纲领》的第43条中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新中国的科普工作是一项国家事业,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曾设立科学普及局,中国化学史家袁翰青任局长。科学技术普及局负责全国的科普工作,主张“科学普及工作也必须做到明确而深入地为当前的生产建设服务”。
在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科普读物通过具体的知识或人类发展的事迹,结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造自然的成就。中国科学小品也展现着时代的面貌,联系着新中国的建设成就,表现出民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这一时期科学小品文,使读者在接受科技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1940年起,温济泽业余从事科普创作。就在这一年,他在延安编写小学用《自然课本》,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出版,在敌后根据地使用。温济泽在20世纪50年代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并兼任全国科普协会常委兼宣传部副部长。尽管工作繁忙,他还是经常写一些科学小品。他在《解放日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和《科普创作》等多种媒体上发表过包括科学小品在内的百余篇科普文章,出版过《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和《人和自然的斗争》等科普小册子。这些科普作品影响了当时的青少年读者。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后来告诉温济泽,他自己能走上科学的道路,这些科学小品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温济泽在《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这本书中将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作通俗简明地介绍,还特别介绍了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状况。人类从前只靠两只手使用简易的工具向自然索取,以后还发明了诸多利用畜力、水力和风力的各种设备。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和电动机以及利用原子能,人类征服自然的技术就越来越完备了。
温济泽在《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中善于用群众的语言来讲科学善于用形象化的方法来讲科学,善于用富于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和感染读者。温济泽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前途是无限的。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的发展也是无限的。”表现出一种“人定胜天”的气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强化“征服自然”的武器,终能够成为自然的“主人”。
关于无线电,普通民众还是比较生疏的,无线电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传输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报刊上经常要登载传真照片,为了帮助读者借助图片信息去理解报道的内容,徐风的《无线电传真》对于了解无线电传真的机器设备、工作原理及其在远程传输中的知识有重要作用。像这样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作者在深度上还是把握得较好。同样,作为一种政治上的套话,在文章结尾,他写道“苏联政府计划在今年增产很多电视机,以提高其国内人民的生活。有了电视机,人们可以在家里看电影,欣赏名演员表演,或者看一场精彩的足球赛,这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呵!”字里行间充满对苏联“老大哥”的羡慕和崇拜,似乎也显示着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亲密气氛。
鲍竞雄在《展望》上发表了《钟表的故事》。虽然名为“钟表”,其实作者还讲到在钟表出现之前的计时装置,如按时报晓的“鸡鸣”。当然,计时装置更多的是指人工计时装置。作者提到2500年前古巴比伦人的“夜钟”,2000年前中国人的“滴漏”,还有古埃及人的“乳钟”。我们在博物馆中还会看到中国古人发明和不断得到改进的各种“漏”,由于古代钟表的原理简单,结构也不复杂,搞明白这些古代钟表的测时技术并不困难。
为了吸引读者,作者写下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例如,“火闹钟”。为什么加了一个“闹”字呢?作者写道“从前我国曾经采用过一种火闹钟,在一条小龙船里放一根香,用一根线系两个小铜铃横在船中段,把香点着,香烧到线的时候,线就烧断了,两个小铜铃落在船底金属盘里,发出叮当的声响来报告时刻。”可见,这两个受控的小铜铃是定时“闹铃铛”,还是一种结构极其简易的自动化装置。
作者还介绍了“钟摆”和“发条”的应用,后来又发明了摆钟。摆钟的力学原理并不简单,作者考虑到读者的水平,并没有加以介绍。
高士其是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从23岁开始进行创作,到83岁离开人世,为科学传播的事业奋斗了60年,为青少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的科学文艺作品。他坐在轮椅上开创的科普天地,使他被作为科学与智慧的象征,并被亿万青少年亲切称呼为“高士其爷爷”。“文章不是无情物”,好文章的“文”与“道”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好文章的“文”与“道”常常以“文以载道”的形式所呈现着。高士其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他写出的文字朴素,清新文章段落简短,节奏明快且爱用短句,表达得很简练。他擅长把艰深的科学道理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并且引人入胜。
高士其自称他的科学小品是“点心”,但读过他的小品,从这些小品中可以发现,是富有知识营养的“点心”。他的科学小品像是“千字文”,不过千把字,只花片刻工夫就读完了,片刻间却从中领略了科学世界中的奥妙。
在科学小品《谈眼镜》中,高士其将眼镜娓娓道来,趣味盎然。世界上最早的眼镜是用绿宝石造成,眼睛近视的罗马皇帝用眼镜来观看表演。最初眼镜缝在帽子上,或“装在铁圈里面”,还有的“镶在皮带上面”。这种充满“野史”味道的文字,像闲聊,像“摆龙门阵”,作者把这位“玻璃国的公民”(眼镜),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讲起,一直到20世纪的“隐形眼镜”。而且,这篇科学小品,不过千把字,是真正的“千字文”啊!
高士其采用纵横交叉的写作手法。眼镜的发展史是一条纵向的线索,横向则是介绍眼镜的诸位“兄弟”——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和电影机等,形成内容如此丰富的科学小品文。
要写好科学小品,作者往往要研读科学专著,要深入了解科学原理。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写好科学小品。科普作家李宗浩在《生命的乐章——记高士其同志》中回忆起高士其写作的情况,他写道“1956年,日本本州冈山市的一座古墓中发掘了13面中国1800多年前的铜镜。据此,高士其阅读了10多本关于镜子的参考书,花了整整3天时间,几易其稿,写成了《谈眼镜》一文。”
《谈眼镜》体现了高士其一贯的风格和创作态度,正如高士其说“使科学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既为大家能看懂,又要为大家所爱读。”读高士其的作品,我们眼前似乎就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正围坐在一位老爷爷身边,听他讲有趣的故事,讲得那样娓娓动听,让孩子们都入了神。《谈眼镜》短小精悍而又生动活泼,从某一视角,尽量多地容纳高度浓缩了的知识。
郑文光是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他在《展望》上发表了《雪花的故事》。郑文光对雪花的形态用墨不多,主要说明了一些读者熟悉的自然现象,用以说明这些现象与雪花的关系。
关于雪花的价值,作者似乎用了一种辩证的视角,说明雪花给人带来的不便和危险,不过也有好处,当大地“披上了一层雪的外套”,对过冬的动植物是很有益处的;特别是对农作物的好处,这就是“瑞雪兆丰年”的缘由。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也不禁有些抒情,结尾是有些讲究的。
莫奎的《回声》一文首先说明回声发生的原理,再说明回声产生的条件,最后说明声音反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回声》还引用俄罗斯著名诗人涅克拉索夫的诗歌,也反映了俄国文学在当时国内的影响力。列宁认为涅克拉索夫是农民革命的忠实表达者,列宁酷爱涅克拉索夫的诗,并经常引用他的诗句。
莫奎从生活和自然现象实例引出科学问题,使读者觉得科学就在身边,对科学有亲近感;让读者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回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作者还通过介绍天坛的回音壁,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感。
20世纪50—60年代的科学小品作者,坚持从社会实际出发,根据读者的需求来选择内容题材,有的放矢地进行创作,让群众掌握科学技术。就当时的社会环境看,指导工人农民的生产实践作为创作者的重要使命。这一时期的科学小品包括工业技术和农业技术,还有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和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居多,学以致用,直接服务于工农业建设。那些能指导生产生活实践的知识,更是受到社会的青睐。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绩,科学小品作者们都积极向读者介绍传达。郭以实的《揭开微小世界之幕的电子显微镜》(人民日报,1958)通过打比方和列数字等方法介绍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化学、物理和医疗上的用途,及时地反映了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郭以实的《揭开微小世界之幕的电子显微镜》是涉及“高科技”的文章。借助光学透镜来放大物体以成像,后来又发展成光学显微镜,似乎中学生对这些都不会陌生。然而,电子显微镜就不同了。为此,作者要扩展一些与电子有关的知识,以及电子在“显微”中的原理。电子显微镜的理论并不简单,作者就利用比喻的方法,讲清楚电子显微镜的原理。有了强大的电子显微镜,医学家可以看清楚极小的病毒,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可以看清楚物质的微观结构。
这篇文章的语言平实,作者利用恰当的比喻说明原理,使读者既明了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的不同,还了解到电子显微镜的强大功能。其实,读者所获取的知识重要的是电子,其次是显微镜。
闻玲的《温度表的自述》(《人民日报》,1958)是有些趣味的,这是由于闻玲的叙述方式采用了第一人称。使用“我”,似乎拉近了读者与“我”的距离,很亲切。更为有趣的是,温度表把伽利略(作者写成了“伽俐略”)当成“我的祖先”,让读者明白“我”的身世是不寻常的。温度表的相关知识还有温度的标准,如何确定这个标准,以及不同标准之间的换算。当然还要交代一些新式的温度表,只百余字就够了。
李杭的《北边天空的彩虹》(《人民日报》,1958)是介绍北极光知识的。一开始,作者就使用了文学性较强的词句,而且道出了一般的感觉“神秘而壮丽的北极光”。
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呢?这是在写这些文字之前的几天,北极地区发生了一次罕见的极光,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人也看到了。作者还追述了1957年发生在黑龙江漠河地区产生的极光,再把读者的视线吸引到古代,以说明古人尚未认识极光,而是流行着迷信的说法。近代科学诞生之后,极光才得到合理的解释。由于中苏之间特殊的政治关系,作者特地提到“俄国伟大的科学家和诗人罗蒙诺索夫的贡献”。由于极光与太阳黑子关联,它是有周期的;“因此太阳黑子最大最多的时候,北极光的出现也最多最强”。对于极光的本质,作者也指出,这是地磁场与太阳辐射的带电粒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王燮山是一位科学史家,尤其研究力学史的贡献更大。他写的《木楔正塔》(《人民日报》,1960)是从一则古代的故事说起,即明朝的一个和尚在苏州,把“倾侧”(即倾斜)的虎丘塔用木楔扶正它。尖劈是简单机械(6种中)的一种,所谓“木楔”是尖劈中的一种。在今天,这种木楔还是很有用的。在作者介绍了尖劈的原理之后,具体说明了和尚扶正虎丘塔的方法。这样的写法很简练,作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非常适宜。登载在《人民日报》上,大概也是为了激发群众的智慧吧!这篇文章也是一篇标准的“千字文”。
路明的《战胜重力的时代》(《解放日报》,1960)是一篇专讲重力知识的文章。在地球上,由于重力无所不在,万物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像飞机和火箭之类的运载工具,它们要把大量的能量消耗在克服重力之上。作者重点介绍“科学家”设想的“反重力”和具有“负重量”的物质,甚至要制造“反重力”的飞行器,也许这就是“反重力时代”。作者还大胆地指出“在反重力时代里,将出现连最大胆的幻想家也不敢去幻想的神奇的一切。”
作者还展示了处在“反重力时代”的各种现象,以及“将出现真正的‘空中城市’。”尽管作者提供的“画面”是多么的“荒诞”,作者还是津津有味地讲述着。
作者为什么有如此的信心呢在文章的最后两段,作者回溯到半个世纪以前,科学家对原子和原子核的认识过程,当时的许多人也都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出现了一个难以原谅的错误,即文中所出现的两个年份“一八九六年”与“一九一二年”,这两个年份在段落中的位置恰好是相反的。这两个年份上的错误,可能是作者想象的结果。因为,从表面上看,这样写,这一段的内容似乎是合乎逻辑的。我们只能说,作者的科学史分数是“不及格”。
潘如霖的《光的力量》(《人民日报》,1960)是讲光压现象的。当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就会产生压强(许多情况下都说成“压力”)。作者讲到苏格兰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最早提出光压的说法,但关于光压的实验,是俄罗斯物理学家列别捷夫最早进行的。为了纪念列别捷夫的贡献,俄罗斯成立了以列别捷夫命名的研究所。由于光压非常小,进行这个实验是很难的。正因为如此,太阳照到我们的身上暖洋洋的,但是它产生的压强我们是感觉不到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彗星的尾巴长长的。这是太阳光照射到彗星上,热使彗星中的雪团蒸发,这些分子受到光压而形成了长长的彗尾。也许这是读者所没有想到的,读者会感到惊奇的。
还有想不到的是,苏联科学家施密特提出现代的恒星演化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光压的作用对读者也是新奇的,即保持行星在某个固定轨道上运转,而不会由于太阳的引力被太阳吸引进去。更为神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放到高空后,可使人们反观地球自己,结果“人们又发现了一个宇宙奇迹”。科学家发现,地球也像彗星,也有一个“长达十万公里的由氧和氮组成的‘气尾’。”这也是非常有趣的现象。
这篇文章不但是一个标准的“千字文”,而且充满“悬念”,也引发出种种非常有趣的内容,能不吸引读者嘛!
叶永烈很早就进行创作,他在20岁时就为《十万个为什么》写了许多篇文章。
《以雷鸣夏》是《四季简史》中的一篇文章。它以散文形式介绍了夏季常见的雷电现象。文章内容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而文学色彩浓烈,读来能长知识,又有回味,对热爱科普的读者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大为有益。
《以雷鸣夏》一开始,作者就引了谚语,使文章既有些趣味,还使文章增色。文章的这种中国的风格,使电闪雷鸣的科技说明文富有文化色彩,变得既通俗易懂而又不失科学严谨性。
1961年,中国出版界出现了一件“重大的”事件——《十万个为什么》出版了。我们且不说,它创造出何等的辉煌。我们从书中挑出两篇,以供欣赏,即《大队人马过桥时,为什么不能用整齐的步伐?》(湜介)和《为什么针容易刺进别的物体里去》(徐青山)。前一篇的内容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讲的是共振的故事。后一篇的内容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即压强。在后一篇中,除了针刺作用(压强极大),还讲了滑雪者脚踏着宽大的滑雪板,踏在雪地上,产生的压强却很小。这些语句很通俗易懂,讲解的科学理论也很浅显。怪不得,这套书是如此地受欢迎!
萧建亨是一位有名的科普作家和写儿童文学作品的作家,他曾写过《看不见的大力士》(《少年文艺》,1962年第3期)。由于文章很长,作者设置了五个小标题。作者一开始就讲到空气对生命的作用,但接着就话锋一转,开始讲气压的作用。如用打气筒“打气”,其实这是把气体“压”进一些容器,如足球、车胎等。还有钻井的钻杆,它是靠“风镐”来驱动的,又如在钢梁上打铆钉,也是用高压气流,将铆钉从铆钉枪中射出。此外,在工厂还可以见到大量的“风动工具”。这么多的工具都用“气动”,可见压缩空气的作用有多大啊!
在当时,由于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和季托夫都在太空航行过,当然是乘火箭“上天”的。作者说是“乘气”上升到太空的。原因是,火箭飞行靠的就是它喷出的“燃气”。作者还补充到,喷气式飞机飞行也是这个道理;又由于本文是写给小朋友的,作者还指出“现在有人在设计喷气式汽车、喷气式轮船和喷气式火车,也是运用这个道理。”
谈到这里,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像充气球之类的现象,现在一些商店、公司和学校搞活动也用一些充气的物体,这些造型非常新颖,又好看、又有趣。这种充气物体——作者认为——也可用于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