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作品评介
作品评介    
用科学思维提炼内容 从大众视角进行创作 ——《远古的灾难——生物大灭绝》创作启示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冯伟民     发表时间:2022-10-29     阅读次数:    


由科学家撰写以科学内容为主题的科普作品,值得大力提倡和鼓励。因为科学家更懂得从哪里收集科学素材,了解哪些是最新成果,而且科学家长期养成的科学思维更有助于提炼以科学为主题的创作内容,把握科学内容的正确性。这是撰写科普作品的基础,有助于科普作品达到一定高度。正如汤钊猷院士所说:“一流科普作品,往往是一流科学家所做。”编者语:科普的内容,归根结底是出自科学的具体实践者——科学家们的工作。就此,一向热心科普工作的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琯院士有个很好的概括:科学家的科研工作,正是针对这“一事一物”运用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过程。把这当中的经历、体验表达出来,就是对科学思想和科研方法很好的普及。)

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古生物研究中心之一,在生物大辐射和生物大灭绝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国内外学界瞩目的成果。

直以来,我们都在一线开展科研,《远古的灾难——生物大灭绝》(以下简称《远古的灾难》)是由国内一线科学家撰写的科普图书,传递着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今天的科学家不再仅仅是研究科学,科学思想和精神的传播同样重要。科学普及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科学思想和精神的传承。关于本书的创作,我将会围绕这两个层次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创作因素和动力

开展《远古的灾难》科普创作主要源自三个因素的推动。第一个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我们知道,自200多年前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过度索取地球自然资源,导致大量生物惨遭灭绝。为此,一些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发出警告:“地球已进入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而且最终将危及人类自身,这绝非危言耸听!”

第二个因素是科研成果的积淀。科学研究发现,显生宙5亿多年来曾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探讨这些大灭绝的原因及灭绝后生物的复苏和演化,在今天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仅仅用人类短暂文明历史的尺度,很难观察目前地球是否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灾变。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命过程,将有可能为评估当今地球生物圈及其环境背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提供重要的历史依据。其中,生物大灭绝事件及生物复苏和演化,尤其受到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甚至得到了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20世纪下半叶,国际上掀起了对地球历史上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研究热潮。在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以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院士为首的科学家承担起了对“大灭绝”的研究。21世纪初,科技部正式启动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项目“重大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起源、辐射、灭绝和复苏”,来自全国12个单位的老中青科研人员参与了项目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其中尤为令人瞩目的是对历次生物大灭绝的研究。

第三个因素是博物馆使命。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自2015年年底正式对外开放后,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专业优势,履行传播生物进化思想的社会使命,与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准备出版以生物进化为主题的系列科普图书。第一部《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以下简称《远古的悸动》)一炮打响,荣获了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内的许多奖项和荣誉。《远古的悸动》是一部描述整个地球生命史的科普作品,后续作品则以重大进化事件或重要生物群为题材来创作。《远古的灾难》作为《远古的悸动》的姊妹篇,被列入创作范畴。而且,本书的社会关注度比较高,与当前强调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有一定关系。所以,历史责任、成果基础和社会使命促使《远古的灾难》一书面世。

二、创作过程和心得

有关生物大灭绝的研究和论述散布于国内外各类期刊文献和专著中,不同的科学家专注于不同时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或生物大灭绝事件中某个生物类群的表现。因此,广泛地涉猎、收集和整理生物大灭绝的文献资料是创作的前期准备工作。阅读、理解和提炼有关生物大灭绝的研究内容,将其精华和内涵归纳小结是第二步要做的工作,也是创作过程中比较困难的一个阶段,整本书的思路由此而来。目录的产生体现了创作的思路,思路决定了创作的走向,最终形成了整本书编排的格式和特色,即整部书不仅有序言和尾语,每章开篇也有一小段引言,概括一个章节的内容。(编者语:创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和提炼过程,也体现了科学研究的艺术和思路。从另一个视角看,作为科学家的作者创作出的科普作品,其内容大多出自本人亲身实践或特别了解、特别擅长的相关领域,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研究的思维特征与现场感受,特别有助于读者理解科学。)

其实,本书完整的思路经历了逐步完善的过程。创作早期主要关注生物大灭绝事件本身,如第二章至第六章是本书的主要内容,详细描述生物大灭绝的前因后果,介绍大灭绝前的生态环境与生物面貌,大灭绝的规模、强度和效应,引起大灭绝的原因。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引起了创作者的注意,那就是生物残留与复苏。生物在经历了大灭绝后,往往有一段残留与复苏的程,这是走向未来大辐射的前奏,实际上是生物大灭绝带来的延迟效应,也是生物进化的过渡阶段。残留与复苏是进化研究上比较新的概念,直到20世纪晚期才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因此属于前沿性的研究领域。

对生物大灭绝后残留与复苏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因为它揭示了生物应对环境灾变时生存下来的机制。究竟有哪些生物类群更能经受住大灾变的考验?它们在大灭绝事件后是如何复苏、恢复元气、重出江湖的?又有哪些新型的生物崛起,成为新时代的霸主?这样的素材不仅有料可写,而且有滋有味,是生物大灭绝故事的延续,使大灭绝的场景更具跌宕起伏的剧情,故事情节更加引人胜。

生物大灭绝固然是生命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于当今人类而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如何更好地将其与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困境相联系呢?答案就是科学界呼声不断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警示。于是,本书又补充了第七章——“地球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吗?”。这一章分析了当今生物界遭遇的多样性变化的困境,指出这次大灭绝的祸首恰是人类自身。人类在扩张过程中的杀戮、贪婪和不恰当的生产方式,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这也警示人们要充分认清这样的严酷现实,要有危机感和责任感。

第七章与前面几章形成了历史的比较,更具有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因此,整部作品不仅有故事性,也有科学性和关联性。通过生物大灭绝的主题,将过去与现在联系在一起,将生物与环境联系在一起;通过生物复苏中的各自表现,又将远古生物应对灾变的策略与现实困境、挑战联系在一起。

《远古的灾难》涉及大量的科学用语和诸多生物学名词,这些词语对于读者而言可能是陌生的,甚至会令其感到生涩难懂。因此,我从三方面做了努力。一是进行背景知识的介绍,比如第一章概述了地球生命史中有关灭绝和复苏的概念,每一章也有大灭绝的背景知识铺垫。二是图文并茂,在叙述中配以大量形象的图示,使读者直观明了。三是作者尽其所能使文字生动流畅,富有感染力和故事性。本书责任编辑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陈静编审,校核文字一丝不苟,为保障全书用词造句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做出了努力。

《远古的灾难》的创作与其他以科学为题材的作品一样,需要作者有宽厚的科学知识底蕴和基础,有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的选取和提炼能力。另外,以勤补拙、倾情投入都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远古的灾难》由科学家撰写,优势固然明显,但并非没有困难。作者本身并不是生物大灭绝研究项目的直接参与者,因此,他们对资料的选取与理解有时也需要向相关专家咨询和学习。本书主编戎嘉余院士等人对此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指导。虽然作者已有前期创作《远古的悸动》一书的成功经验,但对其而言,远古的灾难主题突出、内容思想集中,仍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如何从文学的层面来描述科学的内容,对于刚刚涉猎科普创作的作者而言,显然也是一个考验。科普作品带有普及性,是为了帮助公众理解科学。因此,撰写好一部科普图书的难度并不亚于完成一部科研报告,甚至更具挑战性。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作品瑕疵和纰漏在所难免。(编者语:诚然,科普作品大多属于再创作,是“科学下嫁”。但即便是纯粹地再创作和科学普及,要把深奥的科学原理、定律和技术,用浅显的文字、图像以及生动的笔触介绍给广大读者,也并非易事。)

现代社会是互联网时代,科普创作借助互联网,犹如插上了翅膀。创作灵感、知识来源和创作经验、范例分享都具有以前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互联网让创作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对于立志有为的科普作者而言,是一个新时代给予的机遇。

三、作品的内涵与精髓

《远古的灾难》一书不仅详细描述和复原了生物大灭绝的惨烈场景,更注重于揭示生物大灭绝背后自然与生命的规律及内在关联。(编者语:科技的进步一直在向我们显示,一些看似没有关联的事件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在今天科学昌明的时代,追索并探明一个重要事件的前因后果,已然不是特别困难。不过,直面每个现实事件的因果关系时,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知偏差以及各种混淆因素等,常常又会导致归因错误或归答偏差。而且,人们惯于找寻单一原因的简单思维,往往也看不到隐藏着的因果之链。)

1.新生与灭绝乃是生物演化的一般规律

生物的新生与灭绝是生命演化中的自然现象,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地球上曾存活过10亿至40亿种生物,99%以上已经灭绝。在整个生命历史中,不同层次的生物灭绝事件不计其数,其中,具有全球影响的生物大灭绝为集群灭绝,显生宙至少有过五次,即发生在奥陶纪末、晚泥盆世中期、二叠纪末、三叠纪末和白垩纪末的生物大灭绝。

2. 不同时期的生物大灭绝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生物大灭绝的共性在于重创了大多数生物类群;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导致物种大规模消亡,生物多样性快速下跌;由多种环境恶化所致;在很短或较短的地质时期发生;多数门类灾后存在发育残存期和复苏期。

生物大灭绝的差异表现在灭绝型式、类型和结局上。奥陶纪末大灭绝是由前后两个分离又有关联的灭绝幕组成的大型灭绝事件,是由多种不同规模及影响的环境恶化相继发生或叠加所致。特点是灭绝量值较高,但灭绝分类级别较低;灭绝前后生物群有差异,但生态系继承明显。二叠纪末大灭绝则是特大型灭绝事件,具有以下特点:发生时间短暂(小于10万年),多种全球型灾变事件重叠和高频发生,严重影响海陆生态领域,在五次大灭绝中分类等级和灭绝量值最高,灭绝前后生物群和生态系差异最为明显。

历次生物大灭绝结局有很大的差异。奥陶纪末和晚泥盆世中期两次生物大灭绝,使动物群的多样性大跌,其后又有不同程度的反弹(复苏),动物成员等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但这两次灭绝后相关动物群仍处于持续繁衍的宏演化进程中。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地质历史上最大、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导致曾长期稳定、不断演替、持续了约2.4亿年的古生代动物群毁于一旦,陆地和海洋所有的生态系全面崩溃,演化进程发生了重大转折,直至中三叠世,生物界才整体开始复苏。

3.生物大灭绝由内外因素所致

生物大灭绝现象一直备受关注,而大灭绝的原因也是极为复杂的。除了物种自身的因素,如遗传衰竭、适应能力下降等,大规模的、毁灭性的事件作为生物大灭绝的重要原因有迹可循。这些灭绝原因并不孤立,每个触发原因背后都会有更深层的机制。

通常,生物大灭绝起因于全球性的灾变环境,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变冷或变暖)、大范围火山活动、海洋环境恶化(如短期内海平面升降、酸化、毒化、甲烷大量排放)和天外来客(如彗星、流星)撞击地球。历次生物大灭绝有着复杂而深奥的原因,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生物大灭绝的幕后黑手大多指向地球内部活动造成的大规模火山喷发,它导致了白垩纪末包括恐龙在内的生物的大灭绝,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德干玄武岩的喷发与生物大灭绝的时间有密切关联。

四、作品的警示与启迪

《远古的灾难》揭示的大灭绝事件表明,学会将今论古、以史为鉴,认清当今地球大环境在地质历史中的独特面貌,分重要。(编者语:生命最神奇之处,或许就是以极少的物质创造出丰饶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展示了不同物种在地球上的生活方式。在自然界中,多样性便意味着健康。在其他领,亦是如此。)

1.警示

(1)地质历史上的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主要是由地质灾变和气候变化造成的。当恶劣的生态环境过去后,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会恢复,生物又会繁盛起来。而现在导致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因素是人类的活动,除非人类能认识到这一危险性,坚决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否则,大灭绝只会愈演愈烈!

(2)以往生物大灭绝多是淘汰了那些较低等的、不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故间接地帮助了那些较高等的、适应性更强的生物。而人类造成的灭绝却是灾难性的,其他生物逃脱不了人类带给它们的危害。

(3)以往的生物大灭绝速度不是很快,且生物都处在进化中,新物种会不断地出现。所以,每次大灭绝后都会出现生物的复苏和演化,产生大批新物种,使生物的多样性越来越明显,以至于工业革命之前,地球上的生物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然而,当今地球生物灭绝的速度比新物种的出现快100万倍,而且生物已进化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的物种极难出现。有一种推测是,新的大灭绝能使地球上的物种消失殆尽。

2.启迪

(1)大灭绝是生物进化的中断,也是生物更替的开始。大灭绝起因于全球灾变环境,重创甚至毁坏了大生态系,打破了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的相对平衡,中断了连续演化的进程,极大弱化了旧生物屏障,给有顽强生命力的物种创造了新的繁盛机遇。事实上,灭绝在生命进化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尤其在生物类群优势替代的进程中,起了加速和催化的作用。

(2)大灭绝淘汰了现存的老旧生物,却开拓了生物演化新天地。生物大灭绝事件并不完全是坏事,旧物种的灭绝为新物种的出现提供了机遇,腾出了生存空间,孕育着新的生命大辐射。正如我们所知,如果恐龙不灭绝,那么哺乳动物就很难得到发展,拓展出一片新天地,人类更没有可能成为地球的主宰。

(3)生物大灭绝磨炼了生物抗灾能力,为当代人类提供了借鉴。当全球环境恶化超出生物生存的极限值时,即使有些物种居群规模很大、数量非常多,也难以抵御灾变环境的强大冲击而惨遭灭绝。然而,让人惊奇的是,总有些生物以其难以想象的顽强和忍耐力以及独特的生存策略幸存下来。

因此,《远古的灾难》一书的出版,正是要告诫人们,重视地球历史上生物大灭绝事件给予的启示,充分认识当今人类自身的生存状况和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改变生产方式,寻找保护地球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对策。《远古的灾难》不仅可作为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也是公众了解地球生命史和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可读伴侣。(编者语:彰显了该书创作者立意之高远、见识之独特,也很好地体现了科普创作中的辩证思维。早有论者指出,知识与技术、技能内容的科普在科普创作中所占比例之大,不仅淹没了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普及,甚至还模糊了受众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这是值得科普创作者深思的一个问题。)【文章选自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编的科普创作与编辑——第四届获奖作品佳作评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张志敏、陈玲)】


编者:尹传红

作者简介

冯伟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创作科普图书近20部,合作编著的《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上一篇:科普是用文学写就的科学 ——《唯美四川:海螺沟》创作手记
下一篇:科学的春天(1976年至今)(一)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