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作品评介
作品评介    
在环球旅行中思考人类的起源和迁徙 ——《沿着人类祖先迁徙的脚印旅行》创作手记(二)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褚嘉祐     发表时间:2022-11-01     阅读次数:    


二、把游记和科普结合起来

(编者语:为科普而科普,常常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以游记为切入点,将其和科普结合起来,能让科普图书别开生面,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

我发表过不少学术论著,也写过科普文章和游记。但把游记和科普结合起来,这是第一次尝试。

创作过程中,我给自己提出了四点要求。

第一,由于读者主要是青少年和普通群众,虽然有科普著作的主题“人类的起源和迁徙”,但旅行不能只写考古和研究,应当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游记,而且得让游记部分具有一定的生活情趣和实用性。(编者语:科普图书固然承担着传播科学的重任,但是,作为一本游记与科普相结合的科普图书,应在科普要素的基础上,做好“游记”工作,让生动有趣的游记内容给读者带来愉悦的观感,同时激发读者科普的阅读欲望。)每个旅行的地方有人文知识和地理历史内容,但更多的是我的亲身经历和旅途中的感受,这样读者会感到亲切。我也是一位资深的摄影爱好者,书里加入了我在全世界拍摄的170 多张彩色照片。这样,读者会从这本书中分享作者与人类祖先迁徙相关路线的全球七大洲旅行经历,让读者和我一起,从东非到西非和北非(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马里、埃及),经过漫长的大陆行程到中东(以色列、伊朗、叙利亚);穿越航海路程到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复活节岛;再到色彩缤纷的北美洲和南美洲(美国、墨西哥、巴西、秘鲁),到达尔文顿悟的巴塔哥利亚和火地岛(智利、阿根廷)。然后来到欧洲(法国、英国、挪威和冰岛),通过欧亚大陆(土耳其)回到亚洲(日本、印度、柬埔寨和中国)。当然还有北极(芬兰)和南极的冰封之地。书里还包括了非洲的动物大迁徙、作者的历险经历等,这样,只对旅行感兴趣的朋友甚至可以略去本书中的旅途思考部分,只把这本书作为游记来看。

第二,这同时也是一本科普著作。该书的主题是人类走出非洲,因此在讨论部分给读者关于人类起源和迁徙研究领域的概貌,(编者语:科学知识是科普图书的重要内容。虽然该书以游记为切入点,但本质上仍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科普读物,因此在内容安排上必须融入科学元素,确保图书的科学内涵。包括为什么说现代人来自非洲?人类为什么要迁徙?人类祖先大迁徙的路线是什么?谁是最早的欧洲人和澳洲人?北京人是不是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北极有人类而南极没有人类居住等问题。

而科普著作,回答上述人类走出非洲的概貌时,必须告诉读者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如基因和染色体;遗传学家研究类迁徙与起源使用的工具;线粒体、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人种、种族、民族的概念;什么是人类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在人类健康的研究中具有什么意义?

这样,对人类迁徙感兴趣的朋友在阅读完本书后可以得到有关人类走出非洲的相关知识,了解研究状况,了解人类遗传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三,科普著作可以根据不同的读者要求有知识的深浅之分,但一定是得到公认和经过时间考验的正确内容。通俗点说,好的科普作品应当是外行看得懂,内行挑不出错误。(编者语:科普图书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传播科学,因此,创作者需要在“科学”与“通俗”之间做好平衡工作,既不能为了“科学”,让文本艰深晦涩难懂,也不能一味追求“通俗”,让科学性大打折扣。因此,我在书中尽力做到语言浅显易懂,不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但文字概念力求准确,经得起推敲。

第四,作为严肃的科普著作,除了介绍自己的研究和观点,也应当包括现代人类起源的不同学说争议。(编者语:科普图书在传播科学的过程中要强调客观性,对于有争议的、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的问题,应当全面客观进行介绍,以免给读者带来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因此,我在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考古学家的不同观点。并阐述了我对科学争论的理解:人类的科学进程是以求是的精神不断探索,以更翔实的论据说服大家,不断接近真理,但永远不会穷尽真理。

我确定的写作风格是,以我的旅行游记为经,以人类祖先迁徙的研究和相关知识为纬。具体写法是按七大洲不同国家和地区排列章节,每一章节写一个地方,我会介绍旅游点的背景知识,但更多的是我的亲身经历,所见和所想。而在每一章后以“旅途思考”的方式,紧扣本书主题,结合章节的内容介绍相应的科学研究内容和背景知识。每一个“旅途思考”是独立的小知识,全书所有“旅途思考”加起来,就是完整的、关于人类祖先起源和迁徙的科普知识。而这些科普知识,会以并不枯燥的普通的语言呈现,有时甚至用一些小故事来说明,如线粒体夏娃的故事、人类直立人的祖先露西的故事等。

《沿着人类祖先迁徙的脚印旅行》一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热情欢迎,获得2014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银奖,2015 年选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之一。我受邀对中学生到博士研究生的不同群体做过讲座,书店和网店的书籍也已售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将在2019年内对该书再版。在审视该书再版稿件时我注意到,科学界对于尼安德特人对现代人类的基因影响有了一些最新研究进展,我将这些新的进展写在书里。翻看照片时我发现,当年(2011年)使我们流连忘返的叙利亚世界遗产巴尔米拉,在2015年10月6日,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凯旋门被炸毁,古城中宏伟的贝尔神庙如今只剩下两根石柱。这大概是巴尔米拉历史上最黑暗的岁月。消息传来,在感到刺心疼痛的同时,对人类的历史就是野蛮与文明的斗争史的体会更加深刻。

三、今后的创作构想

《沿着人类祖先迁徙的脚印旅行》一书的成功使我将个人旅行经历和主题思考的写作风格尝试深受鼓舞。在以后的旅行中,我需要更注意几方面:一是在选择旅行路线中融入一定的主题;二是在旅行途中更多地关心相应的主题,参观更多的博物馆;三是旅行前后阅读大量相关资料。

按照这样的写作思想,我接下来关注的主题是达尔文长达5 年的环球航行对达尔文学说形成的奠基作用。达尔文的航行本身也充满魅力。于是,我又有意识地设计了一条追寻达尔文航行足迹的旅行路线,并用近10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地完成了这一旅行。今天,已经不可能像达尔文时代那样用一条船航行几年了,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既可以涉猎达尔文环球旅行的主要登陆地区,也可以在一部分旅程中用船舶体会达尔文的航海历程。该书主要呈现了我的旅行经历,并将自己有关达尔文学说的相关思考贯穿在旅行之中。书里对达尔文学说的介绍只是科普性质的,重点仍然在探索他的五年环球航行对形成进化理论的奠基作用。我的新书《沿着达尔文环球考察的足迹旅行》2019年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新书保持我自己的旅行经历和我对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思考这一写作风格,也有本人拍摄的大量照片,再次呈请读者指正。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撰写科普文章是我的工作责任,也是我的兴趣爱好。从临床医师开始,我从事科普写作已经多年,但把自己的旅行游记和科普结合起来,是这几年的尝试,我将继续努力,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文章选自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编的科普创作与编辑——第三届获奖作品佳作评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张志敏、陈玲)】


编者:邹贞

作者简介

褚嘉祐: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遗传学教授,曾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表200多篇医学论文,主编、参编专著10余部,并著多部科普图书。


 
上一篇:在环球旅行中思考人类的起源和迁徙 ——《沿着人类祖先迁徙的脚印旅行》创作手记(一)
下一篇:难忘乔布斯 ——《可怕的微机小子乔布斯》写作感言(一)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