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    
互联网科幻模式探索——从《外星生命》《天外生命》探讨科幻纪录片(下)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张子瑞     发表时间:2022-11-04     阅读次数:    


《天外生命》的创新

有趣的是,在有关《外星世界》的讨论中,《天外生命》(Life Beyond)频频被提起,甚至在该电影的豆瓣词条下,系统推荐的第一个相关作品即是此系列。其YouTube累计播放量2400多万,被众多UP主搬运到B站(bilibili),累计播放量至少120万。这个数字,放在动辄上亿播放量才称得上热门的网络平台,似乎并不出众。但如果各位知道,这是一个每部时长都30多分钟,不煽情、不逗笑、平铺直叙、节奏缓慢,甚至用字幕代替解说词的片子,能达到这个播放量,可见该片的神奇。

《天外生命》海报

《天外生命》也在探讨外星生命,系列作品有3部,自2019年11月起,大致以一年一集的节奏上线(据悉第3集正在制作,预计2021年年底上线)。第1集聚焦于“孕育生命的条件是什么”,介绍了能量、化学元素、液体等,影片从形态上还类似于科普作品;第2集则跨入科幻的领域,虚构了“外星生命博物馆”,并以博物馆的形式,介绍了不同形态的生命。展区一为“我们所认知的生命”,即与地球生命相似的碳基生命;展区二为“未知的生命”,例如硅基生命、中子星内的生命以及机械生命体。观看“天外生命”系列,给笔者的感觉像是观摩一件艺术品,特别是第2集,对于外星生物的展示、缓慢的镜头运动以及细节呈现,不禁让人凝视画面,拍手叫绝。

与《外星世界》相反,此片基本没有生物动画,即便是外星生物“露脸”的外星生命博物馆,也是被做成标本或样本供看官凝视。影片基本模式就是最典型的“解说词配画面”,画面精美,几乎每一帧都能达到壁纸级别,解说词也是混剪自科学家录音,或者干脆黑屏以字幕的形式呈现,可以说将极简风格发挥到极致。影片的节奏相对缓慢,第1集相对信息密度低,显得颇为拖沓,1年后发布的第2集则因为更多画面的加持,弥补了这个缺点,同时有意增加了很多粒子运动特效,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天外生命 2》 剧照

在创新方面,笔者注意到很多观众对博物馆的外星生物已然“见怪不怪”,特别是博物馆的压轴展品——硅基的机械生命体(也是生命进化的终点),觉得老生常谈没有新意。在这一点上,与《外星世界》遇到相同的问题。

独立科幻纪录片开启新篇

“天外生命”系列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创作模式。如果说《外星世界》代表成熟的影视工业,《天外生命》则是将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到极致。

此片打着“melodysheep”的品牌,按照介绍,此系列几乎全部是约翰·鲍斯韦尔(John D. Boswell)凭一己之力完成的,只有第一部片尾是引用了另一位网友作品的个别镜头。在约翰·鲍斯韦尔的个人主页上,他自称是电影制作者、作曲家、视效艺术家和剪辑师;作品类型涵盖电视节目、原创音乐、网络鬼畜视频等,在网络上获得了超过25亿的浏览量1。

而值得一提的是,约翰·鲍斯韦尔竟然是非科班出身,无论作为音乐家、剪辑师还是视觉艺术家,都是通过网络视频自学成才。现年35岁的他,自西华盛顿大学经济学毕业后,就以独立制作人的身份活跃在网上。事实上,《天外生命》也并非鲍斯韦尔最著名的作品,他最广为人知的是另一部科普作品《旅行到时间尽头》(Timelapse of the future: A Journey to the End of Time)同样是30分钟的体量,在You Tube上播放量达到令人咋舌的7537万次。而更令人惊叹的是,这还不是他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早在10年前,他就曾因“科学交响曲”系列(Symphony of Science)名噪一时,因此接受媒体采访,并受到TED官方邀请为TED演讲者制作专属交响曲。这里有必要介绍下科学交响乐的形式,即以鬼畜音乐的方式(类似雷军的Are You OK?),来重新剪辑科学家演讲视频。

《科学交响曲》《旅行到时间尽头》海报

纵观鲍斯韦尔全部作品,几乎都和科学有关系,正如他所说,他不是科学家,但他是科学的粉丝。有次采访过程中,有记者问到,如果有机会和任何一个科学家碰面,会选谁?约翰毫不犹豫选择了卡尔·萨根(Carl Sagan,著名天文学家,科普工作者,科幻作家)。

除了家庭,鲍斯韦尔的全部生活几乎就是melodysheep频道,他每周要花费至少30小时制作,睡觉时间则用设备渲染镜头,空余时间就是阅读大量的科学杂志、追踪前沿科学。对于《天外生命》,整个项目耗时1年,即便刨除并行制作的其他商业合作项目,相信花费在该系列上的心血也不少。鲍斯韦尔表示做这个项目只是为了内心的需要,不在乎收入。或许也正是这种发乎内心、用心雕琢的精神让该片颇具艺术品的质感。

如果了解主创背景,或许不难理解《天外生命》的奇特性。鲍斯韦尔充分地扬长避短,避免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生物动画难度较高,涉及到生物解剖、肌肉变形、蒙皮绑定、表情动画等问题,尤其是外星生物,不是类人的两足生物,没有现成的动作捕捉数据,可能只能靠手动设定关键帧,即便是专业团队,在有专业技术支持的前提下,也需要反复尝试才能做出让人信服的动作。鲍斯韦尔选择了一个巧妙的方式,直接将生物做成“标本”,这样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只剩下材质、灯光和渲染了。

《天外生命》标本剧照

“扬长”上,鲍斯韦尔早期通过《科学交响曲》起步,对音乐及音效制作很有心得,所以自己作曲配乐(实际上只在17岁时上过1年钢琴课,其他都是自学)。此外,解说词采取尼克·连恩(Nick Lane,生物化学家、《生命之源》作者)、乔纳森·B·洛索斯(Jonathan Losos,进化生物学家、《不可思议的生命》作者)、凯勒布·沙夫(Caleb Scharf,天体生物学专家、《如果,哥白尼错了》作者)等多位科学家的访谈原声片段进行混剪,充分体现了他“科学迷弟”的特点。通过上述方式,此片的视听效果自成一体,巧妙地彰显个人特色,与“流水线”的大制作不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样态。

这种令人敬佩的个人创作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成为现实,同时具备自我“供血”的可能。据了解,鲍斯韦尔除了商业合作外,还有较为稳定的个人赞助(通过艺术家赞助平台Patreon实现)、流媒体网站流量分成、知识产权收益(在音乐网站售卖单曲),以及尝试NFT(非同质代币)等新型商业模式,并成功售出一小段视频的所有权。随着知识产权的完善及技术进步,未来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个人创作者,这对广大中国科幻迷来说也是个令人兴奋的消息。

未来展望

科幻纪录片是一种值得关注的亚类型纪录片,它的存在挑战了纪录片的定义,同时也为纪录片乃至科幻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拥有远见卓识的创作者已尝试纪录片的融合创新,如陈楸帆的《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就是以纪录片脚本的形式来探讨未来人类繁衍的问题。目前也出现了交互式纪录片的形态,比如《你的荒野求生》〔(You vs. Wild),观众在跟随贝爷(贝尔·格里尔斯)探险的同时,也能够作出抉择,前面的路到底向左还是向右〕,增加了观众的互动性,未来科幻纪录片也不排除运用这些新形式。

早在2003年,宋家岭教授在参加“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评研讨会”后,颇受启发,在文章中着重提到“我特别注意到,在本届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评研讨会上,放映了一批表现未来题材的片子……就在第三世界的国家尚在为解决现实里的温饱问题而大伤脑筋时,那些科技领先的第一世界国家却在为人类未来的生存担忧了。国情不同,关注的题材也不同。”[1]时至今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同时科技发展也突飞猛进,开始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对于本土科幻纪录片而言,无论是商业大制作还是个人艺术品,或许正是应运而生的好时代!

注释:

1 详见https://www.melodysheep.com/about。

参考文献:

[1]宋家玲. 科学与纪录——关于科教片创作的一些思考[J].现代传播 , 2003(3):64-66.

作者简介

张子瑞,科幻导演,研究方向为媒体商业化、科幻影视创作。


 
上一篇:互联网科幻模式探索——从《外星生命》《天外生命》探讨科幻纪录片(中)
下一篇:中国科幻小说在意大利的传播——访意大利“未来小说”项目创始人弗朗西斯科·沃尔索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