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视听产品迅速崛起,在政务和媒体信息传播、文化传承、知识分享、精准扶贫、国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了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引领着网络视听产业发展变革。在此背景下,人民网、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流媒体,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网络视听机构,生命时报、封面传媒等平面媒体,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平台以及二更、李子柒、华夏微影等短视频内容制作机构,都积极布局和发展短视频业务,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短视频发展的新亮点。国家广电智库将陆续刊发短视频发展的典型案例,今天刊发《健康科普类短视频创作传播的全新探索》。
短视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深刻影响了舆论生态和媒体环境。作为一家由人民日报社主管、环球时报社主办,国内新闻界、健康界公认的主流健康传媒,生命时报也积极探索短视频的发展模式,开始用短视频做健康科普,找准定位,推出精品短视频节目。
一、发展短视频的五大内在驱动
满足受众对科普传播形式多元化的需求。新时代信息传播出现新的特点,改变了公众信息的获取方式及习惯。视频的内容表达已经成为受众所认可的趋势。健康科普也应不局限于图文,要根据可视化传播的趋势,提供更加多样化的科普形式。与图文相比,短视频具有动态化的特点,并可结合策划和利用技术,呈现更丰富的科普表现形式,如街头采访、情景剧、实验、3D动画、分屏和文字特效等。利用短视频的社交属性,还能够增强用户黏性。
树立有权威性的短视频科普。要想在众多科普短视频中突出重围,权威性是一大突破口。生命时报与20多位院士、上千名医疗营养学界权威专家、40多家政府机构、300多家三甲医院、500多位驻外记者一起,打造了一个坚实的大众健康教育平台。专家在短视频中现身讲述,并用模型、仪器等进行更加直观的科普,提高了内容的权威性和直观性。
契合现代人碎片化阅读的习惯。短视频具备生动直观、方便快捷、碎片化、信息量大等属性,在传递信息、展现场景上天然具备优势。对传统媒体而言,做好短视频是一次传播方式和理念上的革新,也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适应移动端的传播需求。对传统媒体来说,有内容生产能力还不够,必须将内容分发出去。根据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截至2020年3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伴随短视频手机应用的兴起,利用短视频进行分发成为了媒体拓宽影响力的一大手段。
满足用户的知识获取诉求。大众的好奇心,也是一种对知识获取的动力。虽然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但大家对于知识的渴求并没有因此减少和消失。知识付费模式的集中爆发,也正说明了这一点。无论是纯科普还是知识付费,都需要一个便于消化理解知识的承载模式。短视频的表达生动直观,利用这一形式,更有利于满足用户的知识获取诉求。
二、生命时报发展短视频的经验与探索
推出健康科普微电影。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2014年,生命时报、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联合拍摄制作中国首部健康科普微电影《生死竞速》,运用纪录片形式,还原了一次真实的心梗急救事件,播放量突破4650万次,并被广泛转载。
尝试以情景剧作为科普载体。生命时报曾推出《叨可特先生》和《叨可特奶奶》两档“有网感”的科普短视频节目,选取时下热门健康话题,分别针对年轻人和老人的健康科普诉求。节目通过情景剧、街头采访等形式,引出健康话题,并邀请专家进行解读。
专家科普视频,每期系统梳理一大类健康问题。自2016年起,生命时报相继推出《大牌开讲了》《拜托了,医生》两档原创视频节目。邀请知名三甲医院权威专家,每期针对一类健康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解读。通过“专家采访+特效包装”的形式,将科普内容拆分成知识点呈现。受访专家来自心血管、呼吸、急救、中医、内分泌等多个领域,为了丰富视频表现形式,拍摄取景都注重画面语言的丰富性和内容的实用性,曾进入嗓音中心实地取景拍摄,并邀请专家利用人体模型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示范,总结示范养生动作,让科普更立体生动。
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做好轻科普。轻量级视频栏目《医问医答》重点进行小切口的精准科普。“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为什么你的脸越洗越‘难看’”“男人也有最佳生育年龄吗”等节目,直击大众关心的健康问题,让医学知识一目了然。
直击国内顶级临床专科。健康科普既要有广度,更需要深度。节目不止于常规科普,更站在行业全局探讨健康话题,打造更具分量的视频节目。2019年,生命时报推出《王牌科室》节目,加深与医院合作,约采重量级专家,邀请专科领域领军医院重点科室学科带头人,针对该领域国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结合临床经验和科室特色,为大众提供最权威的防治建议。例如,节目采访呼吸专科排名全国第一的广州呼吸病研究所专家,系统解读国人关注的呼吸系统问题;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专家,全方位介绍临床疑难病高地的风湿免疫病。
推出二十四节气养生视频。生命时报微信针对24节气,先后推出“悦食”“动养”系列,通过饮食和养生操指导,梳理各节气的养生要点。2019年,“二十四节气·靓汤”系列,探索一种邀请专家提供节气养生汤食谱和解读,利用美食视频、动图图解等形式,分解制作步骤,提炼知识点的新形式,展现不一样的节气科普。
采访一线医生,倾听他们的苦与乐。“倾听医声”系列短视频,关注医生群体,触及内心的柔软面,该系列先后采访了41位医生,分别从“我为什么选择从医”“医生到底有多忙”“基层医生的心里话”“给未来医生的一句话”等角度,通过vlog、快问快答等形式包装,让人感受到医者的温情与力量,得到了专家、医院宣传和媒体同行的好评。(本文摘编自《中国微电影短视频发展报告(2019)》。作者系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生命时报社长吴天红;生命时报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