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作品评介
作品评介    
化学类科学小品鉴赏(1980年至今)(二)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胡俊平     发表时间:2022-11-09     阅读次数:    


另一篇是黄尧仁创作的《初探松脂王》。从篇名可以知道,作者采用了一种“探索式”的谋篇方式来介绍与松脂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法布尔的《昆虫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前奏”部分介绍了松香的化学成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第二部分“进山”,与科学知识无关,尽显登山路途中的怡人景致。第三部分“松香”在“香”上下足了笔墨,又传递了松香“杀菌”的独特功效;国外化学采割的方法也在此有所介绍。最后一部分是“初探”,进山的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了“松脂王”,令人惊讶的是,松脂王“其貌不扬”,树干和树冠都比普通的马尾松小。但是,松脂王产脂量比一般松树高五至十倍。松脂王松脂多的原因也进行了探究。

1983年,《少年报》上登载了陈全明的《玻璃的健身法》。“健身”这个词语用在玻璃上,让人倍感新鲜有趣。这篇小品文就是打破常人对于玻璃“易脆”特性的定性思维,介绍一些特殊的技术方法怎样让玻璃“强筋健身”的。这篇小品文主要介绍了三种特殊的玻璃,分别是“夹丝玻璃”“夹层玻璃”和“钢化玻璃”。第一小节的题目是“厂长家的窃贼”,用玻璃厂厂长家遭遇盗贼的故事,引出了长的妙招:趁玻璃制作中还很热很软的时候夹入铁丝网,这样就制备出了既透明又可防盗的玻璃。第二个小故事中夹层玻璃的发明就借助了化学手段。这种特殊玻璃发明差点就被忽略了,因为这项发明是受到一个普通玻璃烧瓶不小心摔到地上这个意外事件所启发。法国化学家别涅迪克就是那个碰掉烧瓶的人,他发现烧瓶落地后并没有出现碎片洒落一地的现象,而只是出现了裂纹。这个“有心人”尽管非常忙碌,还是用小纸条做了记录。后来他看到车祸新闻的启发,想起了这个有裂纹的烧瓶,他研究发现是因为瓶壁上有硝化纤维素溶液形成的胶膜,这才使得碎片没有散落。这种有胶膜的玻璃就是“夹层玻璃”,后来还制成了“防弹玻璃”。作者为了突出化学家的科学精神,给这节的小标题是“捡回来的发明”。第三节介绍了“钢化玻璃”的制作工艺“钢化”或是“淬火”。玻璃在加热到高温后,迅速冷却下来,就制备成功了。

1983年11月29日的《成都晚报》上发表了浩彬的《我爱黄金的品德》。之所以把这篇短文归属化学类科学小品,因为作者是以贵金属金的物化性质为基础,从而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篇短文,其思想性的成分要多于其中的科学性。作者喜爱黄金,首先是喜欢它“永不生锈、永葆青春的精神”。黄金的物化性质比较稳定,不容易被氧化,不容易被酸碱腐蚀,这些性质才成就了它的“永葆青春”。难怪我们常说,“货币天然是金银”。作者喜欢黄金的另一个理由是“表里如一的优秀品德”,这对应黄金质地均匀和纯粹的特性。“不怕烈火烧、不惧千斤压”的品德,是黄金沸点高、韧性强所带来的。“不轻浮烂漫、稳重异常”,折射的是密度大、原矿藏得深的特性。总之,这篇科学小品中,作者展开联想的翅膀,由科学旁及其他,将黄金的一些物化性能与人的品格特征进行恰当的关联,又不显得牵强附会,饱含了作者的真挚情感。

1984年《少年科学》第二期上,发表了高越的《文学与金属》。这个题目很容易想到贾祖璋的《鸟与文学》的科学小品集。短文开篇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日常用语中,经常会使用某种金属来表达意思和加强语气。“不信的话,请看——”。仿佛是相声演员在开场白之后,抖出了一个包袱。接下来,按照金属分类,作者分小节,讲到了钢铁、铜、铅、黄金、银等金属。在描述每一种金属的特性时,作者首先引出一句俗语或常用的文学表达。比如,在解说铁上的“烤蓝”时,先提及了“脸色铁青”这种惯常描述;钢和铁的差异以及炼钢的过程,这些知识对于“恨铁不成钢”的说法,是一种合理的科学注脚。“心里像铅一样沉重”的表达并非空穴来风,铅的密度的确很大,是金属中“次重量级的运动员”。“真金不怕火烧”的说法大家都很能接受,但作者认为金是“问心有愧”的,因为金的熔点虽然高达1063℃,但比起钨、铂来就甘拜下风,甚至不如铁。至于“银光闪闪”,作者肯定了纯银的品质,还举出了银的化合物所呈现的不同色彩。

丁德生的《水果与鲜花的“活香”与“死香”——您要哪一种》获得了1988年全国科技报优秀作品一等奖。丁先生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是香精和香料。这篇短文,作者从生活出发,从水果和鲜花的香气谈起。作者在描绘不同水果和鲜花的香味时,采用了一系列相似而又有些许差异的形容词,显示出作者对香味研究的入细入微以及非凡的文学功底:

当您在吃各种水果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各种不同的香味香蕉的甜香,苹果的清香,柠檬的柑香,菠萝的蜜香……令人垂涎欲滴。鲜花亦如此,玫瑰的醉人甜润,茉莉的清幽馨馥,桂花的芬芳淡雅,同样令人爱不忍释。

通过这篇小品文,作者告诉读者果子和鲜花生长着的和采摘下来的香味并不相同,这是与其中的化学成分有关的。在“活”的香有中有苯甲酸甲酯,在“死”的香气中,有苯甲酸乙酯和劳烯的成分,这才导致了香味的不同。当人们弄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就能享受到更多的“鲜灵飘逸”的气味了。

由美国化学家斯坦利于1985年发现的“巴基球”成为20世纪90 年代中国化学题材科学小品创作的热点内容,其中两篇代表作品是《巴基球自述》和《啊,巴基球》。

周孟璞先生1992年创作的《巴基球自述》发表在《成都晚报》的“科学与生活”副刊,并于1996年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三等奖。从篇名可以看出,这篇科普短文是以第一人称来创作的。首先,作者道出了巴基球的结构以及它的家族。不同数量的碳原子构成特定结构C60“兄弟姐妹”。因为C60C70非常难以分离,作者把这描述成“我和弟弟C70非常亲密”,并点出了“色谱仪分离方法”。接着,作者着重讲了C60与各种化学元素的结合。通过“肚子里”“肚子外”的形象描述,把笼型分子中原子的不同空间位置构型表述得非常形象。

我和氢(H)结合,可以得到C60H36、C60H60等,氧化时有重新现出我(C60)的本来面目。有时H钻到我的肚子里,可以得到许多同质异构体,可以用C60H1nH060-n来表示,这里1和0分别表示我肚子里和肚子外的H。

1994年第2期《化工之友》的“科学小品”专栏发表了寿阳的《啊,巴基球》。这篇小品文落笔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关注巴基球的发现者斯坦利,用简洁而生动的文字记录了斯坦利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活泼好动的个性以及求学经历。作者通过记录斯坦利动手做机关阻止小狗进花圃的儿时轶事展现出斯坦利从小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小品文除了记录斯坦利打破常人的定性思维从而发现巴基球的艰辛过程,更凭借鲜活而富有画面感的文字展现科学家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文中,斯坦利与妈妈和助手的对话就充分展现了这一点。

妈妈看到斯坦利胡子拉碴,面容憔悴,心疼地说:“孩子,回到生活中去,那里有人生乐趣。”斯坦利笑了,张开臂膀把妈妈紧紧抱住,满嘴胡子刺在妈妈的脸上,然后高声回答:“妈妈,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

理查德·斯坦利趁着晨曦踏进了实验室,换上白褂子,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接着进来的一位助手说“斯坦利先生,您每天早出晚归,不觉得辛苦吗?”“辛苦?”斯坦利头也不抬地答“您想,抚养孩子是辛苦吗?不,那是真正的快乐!”

“知网”电子期刊网可以查阅,《化工之友》杂志在1994年出现了“科学小品”专栏。这是一本专业科普期刊,1981年创刊之初,得到了高士其先生的大力支持。《化工之友》杂志曾负责了1985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化工科普创作研讨会的会务工作[1]一九九六年将召开第二次全国化工科普创作研讨会【J】.化工之友,1995 (4)32.)。《化工之友》上开始辟专栏登载科学小品文,直至2001年。

这本刊物的第一任总编寿震东,曾获得“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全国优秀科普作家”等荣誉称号,在第三届全国晚报科学小品征文中获得一等奖,获奖作品是发表于《燕赵晚报》上的《斯坦利和巴基球》[2](寿震东获第三届全国晚报科学小品征文一等奖【J】.化工之友,1995(4)32.)。他的另一篇代表作《似曾相识燕归来——介绍膨胀石墨编织填料》收录到《中国科普名家名作》中。这篇短文的开篇引用了宋朝诗人晏殊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并且开门见山地指出,这句诗中的哲理在密封填料的世界里正在经历。那么,这是什么样的哲理呢?阅读下文,读者可以知道,密封填料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产品,名字叫做“膨胀石墨编织填料”,而有的老师傅却说自己在几十年前就使用过了。作者明确说这是因为“石墨石棉编织填料”与新材料十分相似而弄混了。接下来,作者比较了新旧产品的特性,突显了新产品的优良特性。旧材料因为不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使用环境,不得不成为“无可奈何花落去”,而新材料外表与旧材料极为相似,却有着本质的差异,成为“似曾相识燕归来”。文末“新的燕子带来了新的春天”表达了作者对于新产品应用生产的无比欣喜之情。作者引用的这句诗词,可谓是点睛之笔。【文章选自《百年中国优秀科学小品赏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姚义贤、陈晓红、李正伟)】

 
上一篇:化学类科学小品鉴赏(1980年至今)(一)
下一篇:化学类科学小品鉴赏(1980年至今)(三)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