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科普创作贵在“创”字上下功夫
科普作品是作者辛勤脑力劳动的产物。给读者启发和受益的优秀科普作品都是在“创”字上下功夫的结果。创作两字,顾名思义是有所“创”才能有所“作”。“创”就是创新和创造,从立意、谋篇、布局、构思到遣字造句都有创新,都离不开作者的曲运神机运筹帷幄。有些科普作品形式单调,人云亦云,既缺乏新意、见解,又缺乏文采,干巴巴,千篇一律,千部一腔,内行看了觉得太浅薄,是“低水平的重复”;外行不是看不懂,就是不愿看,觉得“没有花头”“没有意思”,原因就在于没有从“创作”的高度上认识。笔者感悟从事中医科普创作就要在“创”字上下功夫。马有度、若子帆、于祖望等留下的精美科普作品,至今让读者百读不厌,就是在“创”字上下功夫的典范,我对这些前辈一直敬仰不已。
二、中医科普创作要在“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上下功夫
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搞文学创作如此,搞中医科普创作也如此。选材要严,是指尽量不要写泛泛之说,人云亦云的题材,素材积累可多,但选材要准;开掘要深,是指对自己所写的题材内涵要挖掘得深,有一定的深度,才能给读者启发、深思、借鉴。古人说:“文章自得方为贵”,这深度即指“自得”,有新意,有自己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没有新意的文章,因袭陈词滥调,或迎合时尚、潮流,或赶时髦,或为“宣传”,或为商业炒作,或为自己图某个奖、某个利而写都只能制造出“文字垃圾”一堆,显然是谈不上创作两字。比如发怒会有损健康,这样的文章写的人颇多,而且往往是正面写忍耐的美德和好处,而我却从超过有限度的忍耐,就会导致情绪得不到正常的渲泄和疏通,情绪压抑和郁积就成了“郁怒”,其损害健康的危害更并不亚于发怒。这样的构思就有了新的创意,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作品就显得独辟蹊径。我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副刊的《超限忍耐——致人死命的隐形杀手》一文就是写“郁怒”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得到读者的好评。
三、中医科普创作要在“三化”“二变”“一个结合”上下功夫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但由于年代久远,文字古奥,拉大了和广大读者的距离。要使中医药学发挥古老而年轻的生命力,更好地为十三亿人民所接受;要使中医药学更好地走向海外、走向世界,就离不开中医药科普创作这座桥梁,讲科普创作就离不开技巧的运用。本人认为中医科普创作讲技巧,关键就是要在“三化”、“二变”、“一个结合”上下功夫。
所谓“三化”,即是化古奥为通俗,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中医药典籍内容古奥,医理抽象,文字艰涩枯燥。把古奥的典籍化为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科普作品;把抽象、玄妙的医理化为具体、显明,可以触摸,容易接受的学问;把艰涩难懂的文字化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语言。
“二变”,即是变静态的叙述为动态的描写,变平面单调的阐述为立体多样的叙述描写。“一个结合”,即是指把医理、文采、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坚持在“三化”“二变”“一个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摸索,创作出一系列中医科普文学作品,如历史小说《艺高胆大显身手》《激怒》把医圣张仲景、华佗、大政治家曹操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把读者深深地吸引进去。又如《怪病治痰记》《“将军”屡建奇功记》,前者揭示中医痰病学说从理论到实践融注在一个个病人身上,充分彰显了中医怪病治痰独特而神奇的疗效;后者则把“将军”——一味中药大黄多方面的广泛疗效通过故事、医生、人物的叙述和描写活泼泼地显现在每个读者面前。再如《良医解女冤》章回小说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上连载四期,通过小说中女主人公横遭冤屈,情志抑郁悲伤致使闭经,众名医误断为“喜”,使女主人公冤上加冤,后幸得清代大医家浙江海宁王孟英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女主角释然解郁,再经过药物治疗,月经得以正常。让广大读者在欣赏小说故事情节之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到中医情志学说的奇特魅力。由于作者尽可能做到三个化,二个变,一个结合,构思颇新颖,形式颇别致,故事颇曲折,收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得到国内不少读者的欢迎和称道。
在这里,要说一说《怪病治痰记》连载十期后收到无数读者(病人)信函。我为此曾在《健康之友》报上发了一篇《怪病治痰记作者答读者问》文章,为读者释疑解惑,给予学问知识上的启迪。与此同时,我选择为其中几十个病人信函治病,经过作者一次次去信疏导、安慰,加上中药治疗,绝大多数病人收到良好效果,治愈了不少病人。病人为表示感谢,纷纷寄来钱、土特产、茶叶、月饼等。我把钱一一退回,东西则收下。湖南一个二十来岁女青年技术员为了面谢我,竟从湖南某大城市乘火车至上海,再乘车船千里迢迢到作者家中,拿来一大堆礼物。可见病人心之诚,感激之深。作为一个科普作者和医生当见到这位女青年后,心中更是感慨万千。我没有想到一篇《怪病治痰记》竟在社会上、读者、病者群中起到这么大的反响,其收到的社会效果可说远远胜过一项科研项目和一篇学术论文。这更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不要小看中医科普作品,它不仅给读者和病者知识上的启迪,医学上的向导,而且既能疗治肉体上的病痛,又能拯治精神上的痛苦,给心灵以陶冶,情绪以愉悦。可见,一篇优秀、上乘、情文并茂的科普文学作品释放出来的软实力和正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四、中医科普创作要在“厚积薄发”和“广收博采”上下功夫
古人说得好:“水之深者载之厚;土之厚者,植之繁。”周总理曾说过:“长期积累,偶然得之。”从事中医科普创作和搞中医学术研究都离不开厚积打基础,广收博采开拓思路和视野。这就要求自己舍得花精力、花财力,平时多读书、多买书,尽可能博览群书。搞科普创作,读书的面不能太狭窄,除了本身专业外,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样样都要涉猎,这样有助于开拓文思。现在是信息时代,要尽可能了解国内外医学界和科技领域的信息和动态,避免闭目塞听。同时,面对本领域和社会上汹涌而来的各种信息,要有自己的定力和鉴别力。因为信息良莠不齐、真伪杂陈,正确与谬误扑朔迷离,这就要靠自己“厚积”和睿智。舍得花精力,就是不要被“物欲”“享受欲”的狂潮迷惑,把别人喝酒饮咖啡、打麻将扑克、看电视、沉迷网络的时间放在静静地做学问、读书、搞创作上。舍得花财力,就是不吝购书买报刊。我每月订杂志、报纸数十份。每见好书,往往倾囊购买。“厚积”是为“薄发”打基础;“薄发”是指出成果、出作品。“薄发”是“厚积”的必然结果。打一个比方:厚积是一张弓,薄发是箭。弓的质地好,箭才能射得远。
五、从事中医科普创作要锲而不舍、耐得寂寞、耐得清苦
有不少人认为搞科普创作是茶余饭后之事,似乎很容易,乃举手之劳。其实这是偏见。说这话的人根本不了解科普创作是一项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要创作一篇构思新颖的科普作品,有时所花的精力要超过写一篇学术论文。“看似寻常最奇峭,成时容易却艰辛。”对于我们搞临床的中医而言,搞科普创作是业余的事。而像我们这种有一定社会影响和知名度的医生,平时业务繁忙,到了旺季一天要诊上百个病人是常事。况且还担任不少社会职务和行政职务,社会活动和会议很多,如果几十年来没有一股子拼搏精神,没有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就很难坚持中医科普创作,很难写出较高质量的科普作品。我在创作《张仲景》电影文学剧本之时,正值大伏天门诊最繁重的时季。白天诊完病,晚上冒着酷暑,顶着蚊虫,汗流浃背伏案创作,此中甘苦非亲身经历实难体会。我一年四季没有休息日子,连过节都沉潜于创作或读书。见缝插针,忙里偷闲,例如在开会时(没什么重要事情)坐在那里构思要写的东西,说来也奇怪,仿佛似有神助,我的不少优秀上乘之作,就是在洗浴时、如厕时、乘车时,甚至吃饭时,忽然灵感来临,便急急忙忙把“灵感”写在纸上。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于像我这样创作条件颇差的人,做学问,搞创作,唯有靠“勤”、靠“挤”、靠“搏”。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寿星灿灿首推书法界》是应该报副刊主编蒋荫安先生所邀的特约稿。时间紧,要求极高,是为中国第一家顶级大报即将问世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要求文字精炼、立论显明、论据充沛、内涵深厚。我当时正忙于开会,便在会议间隙构思,连续熬夜干出来的。搞创作是清苦的事,“爬格子”要耐得寂寞、耐得清苦。特别是在物欲横流、发财至上、拜金主义风行的时代,靠“爬格子”是被视作没有赚钱本事的“书呆子”行为。如果心中没有为振兴中华民族岐黄之业的信念和定力,就会丢下笔杆子去搞点实惠的生财之道。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粹——中医岐黄大业焕发青春活力,我就这样“锲而不舍、耐得寂寞、耐得清苦”三十余载顽强、坚韧地走在中医科普创作的路上。(文章内容来源于马派传承,作者系徐湧浩(1942~)浙江兰溪人,中医科普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