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定义以读者在阅读科普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的心理活动时序(即意识流)来结构作品,通过意识流描写,以求达到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目的的创作方法为科普意识流方法。论文首先介绍了科普意识流方法的发现过程和在科普创作实践中验证这一方法的结果,然后详细阐述了科普意识流创作的“4+3+3方法”:4种结构方法:全书意识流结构、全文全章(节)意识流结构、段落意识流和标题意识流等,3种行文模式:自言自语模式、评述模式、二合一模式,3种叙事技巧:正中下怀技巧、与常识矛盾技巧、引其入胜技巧。
关键词:意识流 科普创作 科普意识流
什么是科普意识流?
科普意识流是一种科普创作方法。它主张以读者在阅读科普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的心理活动时序(即意识流)来结构作品,通过意识流描写,以求达到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目的。
本人于2012年8月和11月分别在“第十九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②]和“安徽省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③]上,先后提出过这个概念。遗憾的是,这个方法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同。我在网上用“科普意识流”为搜索词进行搜索,只搜到我在2012年写的那两篇文章。
所以,借助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征文的机会,我再说说对这个方法的思考。
一、科普意识流创作方法的发现
1.创作困惑:文学创作手法不可能用到科普领域里来
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孤立的方式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流、意识流的方式进行的。20世纪20年代起,意识流技巧在小说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大约70年代末传入中国[④]。
我在科普创作中,探讨如何让科普作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时候,曾经想到过使用意识流手法。但是,我很快就自己否定了。因为意识流手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心理时间来结构作品。所谓“心理时间”,就是心理活动过程的时序结构。意识流小说是随着小说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延续来结构作品的。在字面上,一会儿现在,一会儿过去,一会儿又是将来,不符合正常逻辑顺序,但是符合作品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发生的过程,适合于表现特殊人物的心理状态。
因为文学作品从来都是作者主观意识的体现,所以作品主人公的心理时间,实际上就是作者的心理时间。意识流小说实际上是作者心灵的真实写照。
所以,直觉告诉我,科普作品不能这样写,这样写读者就更看不懂了。
因为科普创作中所有文体的创作目的,不能只是作者心灵的自我表露,而主要是要向读者传播科技知识的。读者看不懂,这个主要目的就达不到。
2.理论准备:科技写作理论中“读者研究”的启迪
1981年 5月,在黄山召开的安徽省科普创作协会第一届年会上,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所长章道义介绍了美国大学开设科技写作课的情况。
这一信息引起了我的震动:美国的大学里能够有科技写作课,为什么中国的大学不可以有科技写作课。于是,1981年 9月我在中国科技大学第一个开设了科技写作课,1984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科技写作教材。
美国大学科技写作课的知识体系中有一个环节:“读者对象的研究”,这个环节中包括:研究读者阅读时的心理。科技写作要按照读者心理需求来写作[⑤]。
科普作品是科技写作的四大文体之一,所以,科普创作是科技写作的一种。进行科普创作,必须遵循科技写作的规律:考虑读者读你这本书或者文章时的心理活动。今天回头看这件事,它为发现科普意识流创作方法准备了理论条件。
3.作品准备:科普意识流作品的发现
1984年4月,我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科普创作协会理事会。会上发下来许多科普书。其中,有一本1979年3月出版的、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副所长郭正谊教授写的《太阳元素的发现》。
晚上,就寝前,我随手拿起这本书,可能是它比较薄,随便翻翻。没想到,一看就放不下,一直看到午夜2点多,一口气把书看完了。
当时,我被震撼了!我被震撼的不是书中所说的氦元素的发现过程,而是那本书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因为书中的知识我都知道,我不是为了获得知识去看的,我就觉得好像是被郭正谊教授牵着鼻子一路走到头的。或者换句话说,我是被郭正谊一步一步“骗”着把书看完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很显然:这是意识流的作用。
不过,这不是作品中主人公的意识流,而是读者阅读时的意识流。郭正谊的书之所以把我吸引住了,是因为他的全书结构安排,正好符合我读这本书产生的意识流。无疑,这就是我国第一本科普意识流的科普作品。
虽然郭教授在介绍他创作《太阳元素的发现》的过程时[⑥],没有提到“意识流手法”,但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意识流手法已经“真正在中国落地生根”[⑦],创作于这个时期的《太阳元素的发现》受意识流创作方法的影响是十分自然的。
遗憾的是,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在当年8月出版的《科技写作简明教程》中列举《太阳元素的发现》的表达方法时,仅仅从“科普创作必须符合读者阅读心理”[⑧]这个角度来阐述,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我国第一本科普意识流作品。
但是,即使如此,我也认为《太阳元素的发现》一书的发现,为发现科普意识流创作方法准备了作品条件。
4.认识突变:意识流手法的移植
此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一直处在“科普创作要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这个层面,并按照这个命题进行创作。当然,这个命题本身并不错,但这不是一个创作方法,仅仅是一个创作原则。
大约是1986年,有一次,在和学文科的老同学聊天时,仔细听他们介绍了文学意识流创作的三大特征,我开始了移植意识流方法的新的冲动。
(1)“文学意识流”手法的三大特征
首先,我理解了“文学意识流”手法的三大特征[⑨]:
文学意识流的第一个特征:以心理时间来结构作品的。
心理时间,就是心理活动过程的时序结构。意识流小说就是按照小说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先后次序、随着小说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延续来结构作品的。
这种作品,打破了正常的、传统的心理活动的顺时序,消除了时间先后的逻辑界限,将感觉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拧在一起,组成小说中主人公的主观心理时间,随人物心理时间的变化来结构作品。正如上文所说,在字面上看,一会儿是现在,一会儿是过去,一会儿又是将来,不合正常逻辑,但是符合作品主人公的心理过程,适合于表现一些特殊人物的心理状态,塑造对应的人物形象。
文学意识流的第二个特征:注重意识流描写。
意识流小说十分注重通过对小说主人公意识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描写时,作家退出小说,着力描写小说主人公心理的种种感受,通过开掘深层的意识,来展露隐蔽的灵魂和内心世界。
文学意识流的第三个特征:以心系人,以心系事。
意识流小说以写“心”为主,以表现人物的心灵活动为主,化解人物心中郁积的种种情结,很少去描写人物的体貌特征,淡化情节,以至取消情节,通过意识过程的描写,在心灵宇宙范围内塑造人物形象。
在我明白了文学意识流的这三大特征之后,就产生联想和推理:如果把意识流手法移植到科普创作中,让这种方法也具备这三大特征,那么作为一种科普创作方法的“科普意识流”是应该能够成立的。
于是,我发现,我设想中的“科普意识流”也可以具有这三大特征:
(2)“科普意识流”手法的三大特征
第一个特征,科普作品同样能够以心理时间来结构作品。
因为任何有阅读能力的读者,其心理活动会随着阅读而发生变化。读者的这种在阅读时产生的心理活动的顺时序结构,就是心理时间。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把文学作品中随作品主人公心理时间的变化来结构作品的方法,改为随科普作品读者心理时间的时序变化来结构作品。
可见,科普意识流的心理时间,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用来作为依据设计科普作品的。和“文学意识流”不同的,仅仅是不能像文学意识流那样由作者去任意设置,而且这个结构也不是不确定的,它必须是符合一个具有正常心理活动能力的读者在阅读本科普作品的知识时必然会产生的心理活动的连续过程。
第二个特征,科普作品同样需要意识流描写。
不过,他描写的不是作品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而是读者的心理活动。
因为科普作品的读者在阅读科普作品时,肯定会产生连续的心理活动,即产生意识流。科普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读者,无非就是因为科普作品描述了这些心理活动。可见,科普作品同样也需要意识流描写。文学作品中使用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意识迁移、意识流语言等手法,在科普创作中都可以使用。
不同的是:文学意识流描写的是作品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而科普意识流描写的是读者阅读作品后产生的意识流。因此,科普作者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来随意安排作品结构和选择语言,必须根据读者的意识流来进行安排。
第三个特征,科普作品同样需要以心系人,以心系事。
科普作品虽然不塑造人物形象(科学小说、科学电影除外),也同样需要“以心系事”,这个“事”就是需要普及的科技知识。作者要根据自己对读者意识流的估计,设计章节结构和使用语言,诱发读者产生阅读本书所需要的心理活动,即意识流,把读者一步一步引导到自己作品需要表述的科技领域,诱导读者把自己的作品(事)读完。
当我们用这个思路来考察《太阳元素的发现》的全书结构时,一切就迎刃而解了。这是我国第一部科普意识流作品。
二、科普意识流创作方法的验证
在我的“科普意识流”创作方法从酝酿到成熟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运用这个我理想中的方法进行创作,一有机会就仿照郭教授的手法进行“临摹”。先是在一些短篇的知识性科普文章上使用,后来在一些知识性科普读物中的部分章节中使用。到2009年,当我在创作《低温世界漫游》一书时,决心在整本书的架构上使用郭教授的意识流方法。
《低温世界漫游》于2009年在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属于“科技改变世界丛书”中的一本。丛书出版后,出版社曾组织过一篇书评介绍这套丛书。
书评的题目是《为了祖国的未来——深奥科普简单讲的“科技改变世界丛书” 》,发表在2009年12月25日《新华书目报》的A02版上(图2)。
书评用了比较多的篇幅,专门介绍《低温世界漫游》的意识流结构。可以说,这是国内第一次在公开的媒体上把“意识流”这个词,和科普创作相联系。
下面,就是这篇书评中关于《低温世界漫游》的评价和介绍:
丛书中还有采用文学创作中的意识流手法。比如《低温世界漫游》就是以“意识流”来安排全书结构的。因为书名提到“低温世界”,那么拿到这本书的读者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低温世界在哪里”,所以该书第1节就以此为标题。接下来以4节的内容介绍魔术般的低温世界中种种奇妙现象,并指出人们在为了获得更低的温度时,发现“电阻失踪了”。第6节的标题就是“电阻失踪了”。金属居然没有了电阻?只要是具有初中物理知识就会觉得不可思议,必然要寻根究底地继续往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读者在读完这一节,了解了超导的概念后,必然会产生“超导究竟有哪些用途”的疑问?于是,该书就在接下来的第7节以“超导究竟有哪些用途”为标题,把读者的思路紧紧抓住不放,一连用10节的篇幅介绍超导零电阻的广泛用途。
然后,以“空心球和实心球的失误”这个足以引起读者好奇心的标题,将知识引向超导的另一个特征:“抗磁性”。
该书并没有用与“零电阻”同样的篇幅来介绍“抗磁性”的应用,因为那样读者就会容易产生厌倦感,所以仅仅介绍了3节,就提出“超导材料如此有用,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它”的问题,很显然,这也是读者读到这里必然会产生的问题。于是,该书接下来连续3节,以“寻找高温超导材料”、“铁能超导、水泥也能超导”、“碳也能超导”为标题,就继续把读者的思路紧紧地抓住了。该书最后5节“造冷的机器”、“液氦不是冷的尽头”说的是低温的获得,“用气压计测量低温”说的是低温的测量,“低温王国的边境”说的是低温的保持等。
全书29小节,每一小节都是用这种引人思考的标题,构成了该书的显性结构。而这29小节的顺序,则是与低温物理学的低温的定义、低温的特征、超导的概念、零电阻应用、抗磁性应用、超导材料获得、低温的获得、测量和保持等学科内容体系是一一对应的,构成了该书的隐性结构。这就说,显性结构是为了吸引读者,隐性结构是为了给读者一个系统的低温物理学的知识体系。
《低温世界漫游》出版后,受到读者好评。在当当网的购书者评论中,有多达42条评论,好评率达98.6%(图3)[⑩]。诸如:“书写的不错,很值得读读”、“很好,孩子很喜欢”、“本来是买给家里小学生看的,结果我自己也看得不亦乐乎!让人想起小时候看书入迷的情形了。愿大家都来看一看”、“很吸引人,拿起来就想一直读下去。给在四年级的儿子读了一点,他也很感兴趣”等。
在“琅琅比价网”、“京东商城网”等网上,对该书都有相同的评价。
《低温世界漫游》创作获得成功,也就验证了“科普意识流”作为一种科普创作的方法是可行的。(资料来源于2017年12月1日第一届“科普教育与创作论坛”。作者系司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