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作品评介
作品评介    
《和二木一起玩多肉》的策划回顾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马妍     发表时间:2022-12-08     阅读次数:    


【提要】

科普图书出版前期,通过线上线下市场调查,寻找市场缺口、探明读者需求,确定图书目标。找到有潜力的创作者,是图书创作的关键一步。在图书制作过程中,作者、编辑和设计师须进行即时沟通。精心策划的营销活动能开拓人脉,结识更多行业人士及媒体朋友,也能使作者和图书的知名度得到提升。


《和二木一起玩多肉》是2013年出版的。虽然时间距今有点久了,但现在回想起来,很多细节还是历历在目。我想,就回忆下这本书策划出版的过程吧。

一、前期市场调查

我在编辑出版行业虽然已经十几年,但之前主要从事的是杂志的编辑,从事图书出版不过几个年头。在刚成为图书编辑时,有过一些培训,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出版前的市场调查。这也是前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步。市场调查的目的是寻找市场缺口、探明读者需求、了解市场现有产品,从而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图书。编者语:正确的市场调查和预测是图书出版的重要依据。科普图书出版应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入调查,摸清读者真实需求,预测图书发展新动向,在“题材、体裁、视角”等方面开启出版新思路。)

在花草园艺类生活图书的策划编辑工作中,我的市场调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

线上主要是关注和浏览一些园艺论坛、园艺博主的博客、园艺类图书的销量和读者评论,与园艺行业的朋友交流等。这是即时、快速了解当下回艺爱好者喜好的通道。时下人们在玩什么、哪些花是现在最流行的,尤其是那些热评度高的帖子及作者,仔细看看他们的文字及网友互动,可以得到不少启发。

级下则是直接去书店的地面店浏览艺类图书,看看目前出版的图书现状。主要关注图书的内容编排、书名、排版和销量。如果恰巧遇到正在选书的读者,能直接和他们聊聊天则再好不过问问他们在什么样的艺书,想看什么样的内容;正在看的书有没有喜欢的,如果喜欢,喜欢在哪里;如果不喜欢,不足在哪里。这是最直接面对目标读者的机会,以此了解图书市场的需求和缺口也是最精准的。

《和二木一起玩多肉》是2013年出版的。大约在2012年上半年,在和一位从事园艺行业的朋友聊天时,我了解到多肉植物相当流行。于是,在做市场调查时特意留意了一下,发现喜欢养多肉植物的人确实日渐增多,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我是如何得知消费者年龄层的呢?一方面是从现有的花卉论坛得到的信息;另一方面,我还走访了北京市几个有代表性的大型花卉市场,其是和卖多肉植物的摊主聊了聊。他们透露,来买多肉植物的多是一些年轻人,有些在家里养,有些则是在办公室养。而他们喜什么样的品种,买的时候会问什么问题也作为重要的信息被我搜集了来。这些爱好者普遍想知道如何养好多肉植物,一些发烧友还喜欢收集不同的品种,但相关的资料少之又少,很多人都是根据论坛的帖子摸索前行。

在图书销售网站和地面店去调查时发现,市场上只有好几年南出版的几本仙人掌多肉植物图鉴和养护,书中的品种和市场上教科类不太匹配,版式也比较陈旧,完全不能满足当时的市场需承。多肉植物的园艺生活书此时大有可为。我便开始着手准备。就在同时,有一本从台湾新引进的多肉植物图书问世,且销量很好。这更坚定了我做多肉植物图书的决心。但我的目标是做本土的原创类图书,内容要更贴合本地。

二、策划过程

2012年夏天,我开始策划多肉植物类选题。我的作者目标有两种,一种是民间写手,另一种是科研专家。编者语:科普图书的作者主要有两类,一是该领域内的科研专家,二是懂相关科学知识的科普作家。最理想的情况是,科普作家本身也是各自领域的专家,他们既能把握科学性,又能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原本深奥的科学道理娓娓道来。)一开始采取的是广撒网的方式,一方面在花卉论坛里搜集多肉植物领域的种植达人,尤其是会写、会拍照的。仔细阅读他们的帖子以及网友反馈,确定了几位候选作者,同时把他们擅长的方面详细列出来。另一方面,找北京植物园以及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多肉植物领域的专家,和他们面谈想法并约稿。

经过几次沟通,确定了几位候选作者,二木便是其中之一。

找到二木是因为他在网络发表了自己制作的《100种多肉植物图鉴》的帖子,好评度很高。他不仅会养、会写,而且会拍,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作者。

我先在网上把我的想法和他沟通,同时介绍自己十几年园艺类图书和杂志编辑的工作经验,想让他了解到我们会做出专业的图书,同时也给他信心。正巧,他也有想出书的意愿,但不巧的是他已经和另一家出版社有了合作意向。当时只好暂时放弃,但我也表达了随时愿意与他合作的想法。接着,我又与候选作者名单上的其他人继续洽谈。

一段时间后,二木来联系我,因为与之前的单位合作不太顺利,想试试与我们合作。之后,在选题沟通,签订合同等事宜上便顺利又按部就班地展开了。

当时,他的稿件已经基本完成,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框架就可以开始编辑了。我当时的想法是,这本书要内容实用、茂、版式活泼清新。在这一点上与作者达成了共识。

版式以清晰、轻松、活泼为基源、我们翻阅了许多外的生活类图书来借鉴,尤其是日本、韩国的风格。而图鉴的版块作者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做成书签的样子,便于该者查阅。为了版式更理想,我和同事找了几个生活类图书的设计师和工作室,请他们做几个样张来竞稿。最终的设计师是由编辑们和作者一致通过后选出的。

确定设计师后,我便开始书稿的编辑工作,之后交付设计。在编辑和设计的过程中,与作者的沟通始终紧密地进行着。(编者语:有时,编辑更像是一个“杂家”。不仅需要与作者保持良好沟通,还得与装帧设计师、排版人员等充分表达自己和作者的想法,力争用最恰当的形式表现图书内容。作者、设计师和我三人当时地处三地,无法面对面沟通,于是我们建了一个群,在版式设计交付和编辑的过程中,三人随时在群里沟通。不管是哪张图片需要放大突出,还是哪个段落需要特殊处理,又或者设计师的某些设计理念等都可以随时沟通。这也大大方便了远距离的我们。

在全书内文设计全部完成后,最后的工作是封面设计。大家对作者提供的几张图做出的封面设计总觉得不满意。当时在办公室,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但讨论还在进行着,没有结果。我让他俩先继续,我先坐车回家。到家后虽然已经是深夜,但大家睡意全无,于是三人继续工作。当时似乎总也找不到一张完美的照片做封面。设计师于是去二木的博客里搜索图片,把看起来可以做备选的图片一张张做成封面试给我们看,后来终于有一张做出后让人眼前一亮,三人全都满意!最终做出的效果也非常好!这也就是最终封面的由来。

图书出版后,后续的营销也非常给力,我和营销编辑赴上海,策划图书签售活动。活动设在上海的原因是,园艺类图书在江浙沪的读者最多,气候也比较适宜,而且上海地区二木的粉丝也非常多。我们的活动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并非单纯的签售,同时还有多肉的种植比赛活动。场地设在一片闹中取静、有着一片宽阔场地的小弄堂里。同时也邀请了当地和北京的报纸、杂志的记者来报道此次活动,为图书的推广起到了助力作用。

上海的活动非常成功,回到北京后,我们在北京植物园科普又举办了一次签售活动,也非常成功。通过活动,我们也开拓了人脉,认识了更多从事园艺行业的人士以及其他媒体朋友。而活动局面的打开,也使更多的书店以及相关行业内的人士主动找到我们,表达了希望与我们合作的愿望。于是,在之后的重庆等地,我们又成功举办了几次签售活动,使作者和图书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当然,这与作者本身的影响力以及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和二木一起玩多肉》之所以能够取得满意的销量和成绩,与大家的共同努力与合作是分不开的。【文章选自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编的科普创作与编辑——第三届获奖作品佳作评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张志敏、陈玲)】


编者:邹贞

作者简介

马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前策划编辑。


 
上一篇:能源与环境类科学小品鉴赏(1949—1979年)
下一篇:融合技术文化 创作科普新品 ——《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编创手记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