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人民大众翻身做主人。带着这种克服困难的决心,人们面对自然的态度相比之前有了些许改变。体现在文字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常常是“征服”和“斗争”,充满着乐观向上、不畏艰辛的情怀。1949—1979年的科学小品文,在能源方面,除了继续介绍风力、水力、原子能、地热之外,未来新型能源的介绍也出现了,比如氢气燃料等。在环境方面,保护环境的意识已经得到体现,比如强调植树造林、植物对于水土的保护、气候变化、对围田的争论等问题都成为科学小品创作的主题。创刊于1973年的《环境保护》,登载了很多环境大气、水体、噪声与人的身体健康之间关系的短文,号召大众重视环境保护,避免出现类似西方国家的环境污染事件。1950年,温济泽发表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其中着重讲述人类是怎样应用自然界的风力和水力开展生产生活,以及利用蒸汽机、内燃机等发明引发工业技术革命。这篇短文告诉读者,中国是在东汉时期就发明了水力机,利用水力机来炼铁。风力机也是在东方发明的,大约在一千多年前传到了欧洲。但是蒸汽机是由苏格兰人瓦特发明的,这种发明弥补了水力机和风力机不能满足人类需求的不足。技术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便利,内燃机、发电机等纷纷出炉。电力代替了蒸汽,原子能也展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在短文的结尾,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出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美好前景:科学是无边的海洋;今天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只不过像一个小孩子,在海边的沙滩上捡了几颗美丽的石子。
1953年,《红颜山》第5期上发表了赵明的《如果你种一棵树》这篇小短文采用与小朋友面对面对话的口吻。作者谈到了种树的种种好处:可以在树下乘凉、听故事,可以做成文具和书籍,可以做成衣服和鞋子,可以帮助做成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这些都是小朋友们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最后,作者尤其强调了种树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这些就是小读者们不熟悉的,对他们进行了一次环保教育:
我们国家有6万万人,如果每个人都种一棵树,那就会集合成许多的大森林。这些大森林不仅帮助我们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而且可以消灭风沙、调节雨量、保持水土,使我们祖国不再发生风灾、旱灾、水灾,使良田不会变得荒芜。那时候,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好!
1955年,袁翰青先生在《新观察》上发表了《原子能的故事》。新中国成立之前,原子弹就成为科学小品作家的题材,如1947年方白在《开明少年》上发表《重水和原子弹的故事》,1949年温济泽在《中国青年》上发表了《原子弹》。已有的科学小品中,也不缺乏有关与原子能如影随形的放射线元素方面的介绍,例如1941年的《中学生活》发表了耀明的《镭的功绩》。袁翰青不愧为化学史的研究专家,他在撰写《原子能的故事》时,始终把科技史作为主线,在时光隧道中穿梭。因此,这篇文章在篇幅上显得略长,内容信息量较大,超出了一般科学小品文的容量,但不妨把整篇文章分开几个部分来阅读。第一部分是关于原子的认识。作者从古代哲学家说起,引用《墨子》里的话语印证“物质无穷分割”的认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对“原子”的不同认识尽在掌握之中。很自然地,一些带有放射性的元素,如铀,它们的原子结构也逐渐被人们用实验去认识。说到原子核内部,就要谈到“能”。作者用“无穷无尽”这个词语来说明原子核内部包藏能量的巨大,而且只有这四个字可以勉强说明。将原子核内的能量取出来,掌握、控制和运用成为关键的问题。1939年,这一问题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德国的两位科学家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利用连锁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原子能为工业建设服务,就要想办法控制铀的连锁反应,不使它一下子就发作完,而是要叫它慢慢地把原子能放出来。这让科学家们在“反应原子堆”上进一步探索。经过长期的研究,直到1954年6月27日苏联的原子能发电站建成发电,才宣告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巨大胜利。作者对于原子能的应用做了梳理。最后,作者还简要介绍了核聚变产生原子能的方法。
1958年,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短文。这篇文章从人们游园林开始说起,谈到了中国园林与国外园林的区别。作者认为园林学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美术学科,园林是为了美化人们的生活,而新的时代和环境又对它提出了新的要求。
1958年,《人民日报》上登载了柳风的《山水之间》。这篇短文的前半部分可以说是对“穷山恶水”的注释:自然界中某些地方存在山水之间关系的恶性循环,水对山进行破坏,山的破坏使水的破坏力加强,又进一步加强了水对山更加厉害的破坏。作者指出,山水之间的关系固然可以不断恶化,但也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关键在于人们不能听任他们自然发展,或者甚至对已经恶化的关系火上加油。而调解山水纠纷的重要帮手就是植物,因而得到一个新的美好的循环。植物对于水土的保护作用可见一斑。短文最后对伟大时代进行了歌颂:
在古代,治水者倒还有。治山者就没有听说,封建统治者们只能“封泰山,禅梁甫”,膜拜于大小山岳之前,这伟大的事业,只有毛泽东时代的英雄人民才能完成。
1959年,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发表了《看看我们的地球》。这篇文章带领读者们了解在地球的地表以下是什么状况。作者风趣地介绍了“地热”,表达了科技工作者利用自然能源的迫切心情。
人们早已知道,越往地球深处,温度越加增高,大约每往下降33米,温度就升高摄氏一度。就是说,地下的大量热量,正闲得发闷,焦急地盼望着人类及早利用它,让它也沾到一份为人类服务的光荣。
1960年,朱米在《人民日报》上刊发《葱郁林荫道》。这篇短文开篇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活画卷,在行道树装点下,城市街道增添了几分倚丽。资控着。作者用一句话告诉读者,沿着街道种植树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前,就有秦始皇“治道立木”和蔡襄公“夹道树松”之说。接下来,作者重点介绍了树木除了装饰城市,在净化空气、保持城市湿度、减低瞬音、降低城市热度上的作用,采用了翔实的数据作为论据支撑,使得文章结论科学可信。
1960年,柳凤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春满人间》。这篇文章采用了一个充满温馨的题目,但讨论的问题是一个让现代人忧心忡忡的问题——气候变化。现在看来,作者具有前瞻的视野。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兼顾不同研究成果,认为影响气候变化存在许多复杂因素,但是要特别注意越来越重要的人的作用。面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考验,短文的作者还是饱含乐观主义情怀,引用了十八世纪的进步学者的话:“人,操纵着总因,改变着温度,就可以同时一面消灭于他有害的东西,一面化育一切于他有利的东西。”在文章最后,作者引述了前苏联科学家的设想方案,利用暖流北上,不仅仅北半球变得暖和,连南极洲也要变成人类乐园。作者感慨,“春天永留人间”。至此,方才理解标题的真正含义。小品文内容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比较明显。
1966年,《科学画报》第5期上登载了署名为“理”撰写的《兰考的风沙》。说到兰考的风沙,就不能不提起焦裕禄。他曾列举了风沙的八大罪状,并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这篇短文用了很形象的词语来描述治沙的方法,其中有“贴膏药”(在沙丘上覆盖淤泥)、“扎针”(植树造林)等。通过这些治沙方法,制服了一万多亩活动沙丘,沙丘上草类丛生,树木也有三四米高,夏秋季节出现一片青绿。正是这些防护林带,护住了大片的庄稼。
1978年,《儿童时代》第1期发表了王国忠的作品《未来的燃料》。作品从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视角来讲述了氢气作为未来能源的用途。这篇小品文构思精巧。“我”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爸爸是大学化学教授,一心扑在科研上,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家是一滴水,是一个水分子。化学结构很简单,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这句话不仅体现出科研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状态,又展现了家庭的幽默感。从整体看,这个比喻也是一个重要的线索,贯穿了全文。因为爸爸有一阵子为了科研而早出晚归,妈妈还说笑话说,“还说我们家是个水分子呢,我看氢管氢,氧管氧,根本不起化合作用。”等到科学大会召开的那一天,一家三口终于一起去参观科研成就展览,妈妈又开玩笑说:“氢和氢碰头了,化合成了一个水分子了。”而爸爸却非常严肃地说:“你看那么多科研成果,我们那个工作还不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一个水分子!”更重要的是,未来的燃料指的就是“氢”。“我”去探访爸爸所在的研究室,通过技术员的介绍,知道了氢气管理不好会引起爆炸以及电解制氢、“阳光制氢”的设想。这些都是科学家们在能源问题上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1979年,金涛在《我们爱科学》第7期上发表《向沙漠进军》。这篇小品开篇提出,“沙漠当真是这样荒凉,这样可怕吗?”本文旨在通过探索和发现沙漠大量的自然资源,揭示出沙漠丰富多彩的世界,以此扭转人们对沙漠固有的印象。在“奇形怪状的植物”中,仙人掌、相思树、骆驼刺等植物通过特殊形状的叶面和根系,在缺水的环境中生长。作者指出,我国的沙漠植物不下一千种,这些沙漠植物具有天生固沙的能力,被人们作为向沙漠进军的先锋。沙漠里的矿产资源就是“吸引人的宝藏”。世界上许多的大油田都在沙漠中,沙特阿拉伯沙漠的石油储量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并由此回想18年前,也就是1961年,竺可桢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题目文章《向沙漠进军》。竺可桢作为杰出的气象学家,对风沙的进攻方式和过程有精彩的描述,他将之分为“游击战”和“阵地战”。了解了风沙的袭击方式,那么抵御风沙的方法就是培植防护林,而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林种草。另外,作者还指出,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也可以为人类造福。利用沙漠地区的风,可以发电、汲水、磨面等;利用沙漠地区日光照射特别强烈的特点,日光可以用来发电、取热、煮水等。黎先耀主编的《中国现代科学小品选》收录了邓拓的《围田的教训》。作者在这篇短文的撰写中引用了许多古籍记载,既有支持围田的文献,也有围田带来灾害的事实依据。原本围田是为了解决耕地不足,以求农业增产,但这一愿望往往被打破。围田使得湖泊河川的水面缩小,一旦洪水暴发便容易泛滥;遇到天旱,农民的土地便更容易受到干旱。作者强调通盘筹划,人们不要与水争地。
1973年创刊的《环境保护》是一本科普类专业期刊,其内容设计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包括废气、噪声、水体的管理和自然界动植物保护等等。期刊内容着重在知识的传播,很多文章都单刀直入,把问题讲述清楚,文字表达的文学性上稍微弱化。
1974年第5期上登载了李金昌的《汽车排气对环境的污染》。当时国内汽车的数量比较稀少,作者敏锐捕捉到这个话题,当下看来是非常有眼光的。作者开篇显示出了这种忧患意识,“特别是后者(指汽车废气污染大气),已经成为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文章中,作者介绍了汽车废气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体的伤害,翔实的数据很有说服力。最后,作者从解决废气污染的办法上展开讨论,通过“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技术改进”来逐渐改善这种不利局面。最后,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和资产阶级反动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
1977年第1期上发表了金绍元的《噪声与健康》。作者开门见山地把噪声问题的严重性指出来。“在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以及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噪声已经成为社会公害,仅次于大气和水的污染。”“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防治噪声既是卫生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环境保护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广大生产部门及广大接触噪声的工农群众需要共同努力加以解决的问题。”
短文主要从人体对声音不同强度的反应这个角度出发,阐述噪声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包括出现听觉疲劳、耳聋、头痛、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
关于噪声污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马大猷研究员也在《环境保护》1978年第2期上发表了《环境噪声的问题》。这是一个“科学家谈环境保护”的专栏。作者从噪声对日常生活所造的困扰入手,谈到要重视噪声问题并正确处理,进行科学化的计量控制。
《环境保护》1977年第2期上发表戴占助的《印刷油墨与环境保护》。通过这篇文章,该者可以知晓技术改进之前的油墨有哪些便利,同时又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哪些危害。采用有机溶剂的油墨,多选择甲苯、二甲苯等低熔点溶剂挥发,这样不仅很容易溶解固化颜料的树每.而且可以使印刷品快速干燥。但造成的危害是对人体有毒,污染环境,容易燃烧和不便于运输。改用水性溶剂后,就可以大大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在描述水性油墨的核心问题——如何让水与树脂相溶封,用一个生活中熟悉的例子来类比说明:
人们聪明地想到,豆浆可以随意地掺水,但经过盐卤的处理变成豆腐后,就再也掺不进水了,这个例子启发人们从矛盾的另一方面改变树脂的性质,使它与水暂时相混溶,来得到水浓性凹印油墨。
《环境保护》1977年第6期上刊载了《谈谈湖泊污染》。这是由江苏省地理研究所湖泊环境保护组撰写的文章。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赞美祖国湖泊资源的美好,同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无政府状态导致湖泊污染严重,以此警示国人以预防为主,积极治理局部污染的湖泊。第二部分展示了湖泊污染的来源、湖泊对于污染的稀释作用以及湖泊生态系统对污染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文章的插图很有表现力。第一张插图很清楚地显示湖泊污染的三大来源,第二张插图是展示河流与湖泊的区别,第三张插图告诉读者湖泊生态系统对污染的降解作用。图片一目了然。短文结尾部分表现出在优越社会主义制度下治理好湖泊污染的坚定信心。
另一篇关于水体污染的文章是刘永可在《环境保护》1978年第1期上发表的《红潮》。这篇短文主要讲解了什么是红潮、红潮的起因和危害。这篇短文的配图仍然非常精彩,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被画成了一个个人面儿,在适宜的温度下非常活跃,肆意地吞食水中的营养物质,举着刀剑攻击鱼虾,活脱脱地表现出它们对水产资源的危害。看了图片,再阅读文字,读者会有更深的体会,也更能理解文字内容。
燕可(曲格平)在《环境保护》1978年第5期上发表《鸟到哪儿去了?》,这篇文章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的奖励。文章开篇摘写了一幅草长莺飞的美丽自然场景,同时也提出问题:
雄鹰在天空飞翔,百鸟在枝头歌唱,花香鸟语,生机盎然。这是我们熟悉和喜欢的环境。在诗人、画家的笔下,鸟被当作安详、美丽和爱情的象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句,历代传诵,脍炙人口。可是,曾几何时,天空很少看到飞鸟,庭院听不到鸟鸣。除了叽叽喳喳的麻雀和偶尔飞过的几只乌鸦,人们熟悉的许多鸟难得看到了。就是到了古木参天的公园,也难得闻到鸟声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作者带着问题请教专家,了解到鸟类由于受到环境改变的影响,远离城市,到偏远的农村去了。同时,作者还了解了很多鸟类对人类的贡献,号召大家保护益鸟。【文章选自《百年中国优秀科学小品赏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姚义贤、陈晓红、李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