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    
探索中国特色的科学传播:科普类节目的创作转向与发展路径(下)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赵华健、陈一     发表时间:2022-12-14     阅读次数:    


03当前科普类节目的瓶颈与发展路径

科普类节目的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过程,既要在节目中保持科学的严谨性、真实性,又要注重节目的趣味性和人文性表达,如何实现科学知识普及和艺术表达的平衡,是科普类节目创作的关键。

本文认为,跳脱传统科普观念转向,以科学传播的新观念为指导,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协调、破除唯收视率和流量至上的思维、以互联网思维构筑科学传播的生态等,都对探索中国特色的科学传播、发展科普类节目新形态具有积极意义。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

以往的科普类节目往往侧重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过度强调科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缺少对特定个体和群体的关注。当前科普类节目则更应强调人文精神的复归,注重节目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以用户为本位,让公众接触、感受并理解科学。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要求科普类节目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的同时,以人文精神为导向,体现科学对人类的价值关怀,肯定人在科学探索中的主体地位,推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互通互动走向深度融合,着眼于公众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协同提升。

《最强大脑》虽然强调以脑力水平的选拔标准,让天赋异禀或后天苦练的人都有登上舞台的平等机会,同时也不乏对身残志坚且具有超强脑力水平的弱势群体的关注,体现出对生命个体的存在、尊严和价值的肯定。《机智过人》以解决人们现实生活的难点问题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最新科技成果改变普通人命运的个体故事,展现出科学与人文的互融互通;《未来架构师》为科学家讲述科学故事,与公众直接对话提供了舞台。

当前一些科普类节目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增添了节目的人文色彩和精神内涵,但上述表达仍局限于科学与人文的主流价值观传播,而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探讨和融合还不够深入。更进一步而言,如何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深度结合,讲好中国的科学故事与科学家故事,同时满足用户认识自我、探索世界、求知求新的科学诉求,应当成为科普类节目继续努力的方向。

《机智过人》

(二)破除唯收视率和流量至上的思维

毋庸讳言,近年来的科普类真人秀节目也出现过作弊、黑幕等风波,被观众质疑为从科普类节目沦为流量节目。在科普与真人秀的融合嫁接重获市场认可的同时,也出现了科普类节目定性上的争议,质疑的声音指向这类节目本质上借用科普之名追求流量效应。

当前,科普类节目也面临商业化的挑战,以高收视率、高点击量实现广告创收从而反哺节目创新投入的传统思维,容易陷入唯收视率流量至上的恶性循环中,导致急功近利的短视操作。对此,要树立以科学态度制作科普类节目的理念。

一方面,要坚持打造优质原创内容,让科学家和专业节目制作团队深耕细作,在节目原创性、科学性、趣味表达方面下足功夫。科普类节目的创作应以质量求流量,而非以噱头求流量。只有以高水平的节目创新,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持续展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成果,提振中国的科学自信,助力科学传播。

另一方面,要把握好科学性和娱乐性之间的平衡,回归科普的本质,把握好娱乐的尺度,以娱乐元素配合科学性表达,提升节目的趣味性和传播性。从少数科学真人秀节目的过度娱乐化倾向所招致的质疑中不难发现,科普类节目向娱乐化方向发展往往会致使科学走向庸俗化、碎片化、平面化。因此,就科普类节目创作而言,科学始终是本质,艺术、娱乐只是表现形式。

(三)以互联网思维构筑科学传播的新生态

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给科学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新媒体助推科学传播已成为当前需要面对的紧迫课题。纵观当前科普类节目的发展,除少数节目在融合传播、节目深度互动模式、AI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探索外,科学传播还未嵌入新媒体环境下具有实用性的消费场景中。

新的传播环境的变化和科普理念的发展都需要科普类节目制作一方转变传统思维,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媒体环境下以互联网+”的新思维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传播节目和生态链,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电视科普类节目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体而言,一是用活新媒体平台,持续优化科普类节目的传播方式。电视媒体可发挥其内容优势,提供更多优质科普类节目内容,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构建完善的新媒体传播体系和传播方案,吸引更多用户参与科学议题的讨论,促进科学家与公众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交流互动,不断扩大科普类节目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二是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将用户思维和数据思维贯彻其中,实现精准、有效传播。对科普类节目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明确不同受众对科普类节目的心理期待和需求状况,洞察用户的媒介偏好和接收习惯,以用户相关数据为依据制定精准化、个性化的传播方案,提高科普传播效果。

三是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学传播服务云平台和生态体系,使科普类节目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借鉴果壳网及其果壳”App的模式,通过开发科学传播云平台,广泛吸纳社会成员参与,构筑科学家、公众、媒体、科普创作团队等多方互动交流、共生共存的微生态系统,同时延伸相关产业链,最终以科普类节目的发展创新推动整个科普生态的优化,进而构建起公众科学传播中的重要一环。

注释:

何薇、张超、任磊等:《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报告》,《科普研究》2021年第2期。

郑永年:《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吴国盛:《当代中国的科学传播》,《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年第2期。

乐琦、鞠超:《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发展进程与途径探索》,《科普研究》2012年第36期。

金兼斌、江苏佳、陈安繁等:《新媒体平台上的科学传播效果: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科普研究》2009年第19期。

潘希鸣:《当代科普类节目的审美转型》,《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孙振虎、鹿艺佳:《电视节目互动模式的创新发展路径以央视泛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第三季为例》,《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4期。

金兼斌、吴欧、楚亚杰等:《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知行反差:价值认同与机构奖惩的角度》,《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2期。

刘峰:《大数据时代电视科普节目的传播策略探析》,《科普研究》2013年第5期。

(作者赵华健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陈一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科技素养与数据意识提升师资培训计划〈项目编号:202101338050〉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探索中国特色的科学传播:科普类节目的创作转向与发展路径(上)
下一篇:媒介、艺术与科学传播(上)——耕织图案例研究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