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作品评介
作品评介    
能源与环境类科学小品鉴赏(1980年至今)(一)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胡俊平     发表时间:2022-12-15     阅读次数: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兴起,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也备受重视。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们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办事。这些观点也都渗透到了这个阶段创作的科学小品文中,成为特色的思想沉淀。在能源方面,能源危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一方面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比如可燃冰的开发、氢气燃料研发、潮汐能和太阳能的利用等;另一方面,节约能源势在必行。在环境方面,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更加艰巨,比如禁止使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的农药、减缓森林资源的消失等。1980年后这两类主题内容的科学小品反映出了社会和时代的特征和变迁,主要登载的期刊有《环境》《环境保护》《科学24小时》《知识就是力量》等。另外,网络媒体上,主要是科学松鼠会的科学博文,对人们扭转观念很有帮助。

1982年,《天山少年》第1期上登载了冯中平的《水中取火》。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看到这个标题就让人觉得新奇。文章告诉读者,水里确实存在可以燃烧的物质,那就是把水分解成氢和氧。作者通过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信转告这一科学新发明的历史事实,引出了这个话题。可见,伟大的哲学家们对于科学发现和发明是非常重视的。说到氢气的储存和释放,作者借助大家所熟悉的海绵吸水现象,形象地介绍了钯、铁钛合金等金属吸收氢气的特性,冠以“氢海绵”的名称。在文章最后,作者乐观地估计20世纪末氢燃料很有可能取代煤和石油,人类生活环境也会回到田园风光。现在看来,任重而道远。1983年,浙江《富阳科技报》上发表了柯龙的《六六六的“退休报告”》。在这篇小品文中,“六六六”作为农药界曾经的主角,申请“退休”。它自述了以前的功劳,也进行自我批评,比如在农副产品中残留量高、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以及一些害虫会产生耐药性。基于这些原因,善良的“六六六”主动递交申请,希望农药界的后起之秀来接替,表现出非常豁达的心态。那么,使用农药的人们,是不是也该深度反思呢?

1983年《环境》第12期上刊登了李朝晖的《谁盗走了武士的彩衣》。考古学上的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出土时武士身上彩饰非常魂丽,“乌黑的毛发,握红的嘴唇,以及那色彩明快的长衣短褂”,但是展出之后就变得黯然失色了。于是,作者提出疑问,“是谁‘盗走’了‘武士’身上的彩衣?”谜底马上揭晓,原来“窃贼”就是附近一家工厂排出的“废气”,首先污染了大气,大气的污染殃及这举世无双的国宝。由此展开,作者把现代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包括人的健康的危害进一步进行描述,把国外发达国家曾经的环境污染教训告知读者,留给读者深刻的震撼。在短文中,作者引用了中国古代描写江南美景的诗句,而现在这些景点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污染。美景不在,让人倍感遗憾,再次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水利专家张含英在1982年创作了《水利释义》,收录到《中国科普名家名作》中。他从事科学普及活动最活跃的时期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正是我国开始以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江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的创新时期。从事这项业务的干部大都是从解放军转业而来,张含英便在不断解答许多繁难提问的情况下,挤出时间写了一本普及水利知识的《说水》,作为水利培训班的教材。在这篇短文中,他开门见山地提出,“水利就是水之利或水之利用。”又指出,“它的含义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充实完备的。”接下来,作者引经据典,从古籍中看“水利”概念的发展。可以看出,在汉朝水利的含义已经比较完备;司马迁的《史记·河渠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水利史,同时又是首次赋予水利一词以新的含义,并为后世所遵循、发展。至于“水利”一的起源,作者查阅多部典籍,查证了之前的一个错误认识,关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作者的观点是,“水利是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事业,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最合理地综合利用水资源,并发挥其最优的经济效益,又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要办好水利,就必须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

198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孔德庸的《森林:我们的母亲》。孔德庸毕业于北京新闻学校,1953年起主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科学知识节目。这篇广播稿曾获得了第一届林业科普优秀作品的奖励。 正如文章标题所写,全文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开篇就以慈爱的母亲甘愿为孩子的幸福付出一切展开,调动读者内心的共鸣。进而对于整个人类,森林就是人类的母亲。“是她,给我们人类创造出了适宜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给我们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条件,才使我们能够在地球上繁衍生息。”说到森林的造氧功能,“森林像每个母亲对她的孩子那样,想得十分周到。它还为我们的呼吸操心”。广播稿播出中,插入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歌曲。歌曲过后,内容转移到人类对森林造成破坏的不和谐一面。失去森林的保护,大自然也惩罚了人类自身。大自然的警告,让人类清醒,要有远大的眼光,为子孙后代着想。作品的结尾,充满了正能量,“我们一定能给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的绿装”。

张一民在1990年前后创作了《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作者从“地球日”这一活动开始说起,亿万人的生态意识得到激发,各种维护生态环境的机构和法律政策建立起来。尽管人们在环境保护上有所行动,但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步伐还在加快。作者认为,“追根溯源,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开发的基本格局失衡,违背了社会的和自然的规律,呈现出天灾加人祸”。对于森林与草原的破坏、沙漠化、水源短缺、地球的热污染等问题,短文中给出了翔实的数据,说服有力而且触目惊心。基于这一切,作者的基本判断是,“生态环境的危机,是人类盲目活动造成的自身的危机……至关重要的是遵循客观规律,采取科学对策,否则,是难免遇到自然的惩罚的”。短文最后,再次强调了“人类与大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在经济建设和其他一切活动中一定要考虑防止环境破坏和保持生态平衡”。

黎先耀从1970年开始从事科普创作,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科学小品,并编辑出版了多本中外科学小品文选,在宣传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莼鲈之思》是作者以第一人称撰写的作品。标题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典故,符合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本文记录作者回到故乡杭州讲学,重游西湖的所见所思,对西湖的生态环境颇感忧虑。“浑浊的湖水,已不是‘湖号钱塘泻绿油’的景色了。苏东坡也曾经把西湖比之杭州的眉目,可惜这眉目不似往昔那般清秀传情了。”作者随汽艇来到“曲院风荷”,但是却只有稀疏的荷花,听老骼夫介绍才恍然大悟,“西湖醋鱼”主要原料的草鱼把荷花都吃掉了,作者儿时喜欢吃的莼菜自然也不能幸免。作者由莼菜想到了另外一种曾经的大众食品鲈鱼,现在却是稀罕之物。对于“莼鲈之思”,作者不仅仅是乡愁,更是生态之忧。

1982年,《儿童时代》发表了盛如梅的《森林王国失踪之谜》。此文获得了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盛如梅从1955年从事少儿科普编辑工作,并创作科学童话,1989年被列为“全国科学童话十家”之一。这篇童话故事塑造了一个爱护森林的老国王,还有一个笨懒的继任国王。老国王有一条特别的法令:“不准乱砍树木,违令者斩。”就连王子踩坏了树苗也要挨打。老国王病逝后,新国王忘记老国王的嘱托,把树木全砍光了,建了高楼,把森林王国变成了高楼王国。失去森林庇护的王国遭遇了雨怪、雹魔、沙妖的折磨,最后消失在沙漠之中。童话故事通过精巧设计的故事情节向读者们尤其是少年儿童们传递了保护森林的重要。

《中国科普名家名作》收录了林蒲田的作品《保护耕地说“田”字》。作者从20世纪60年代从事科普创作,发表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获得了多次科学小品征文大赛的奖励。尤其是自1980年,他在湖南娄底地区农校为学生开设了“科普写作课”,每个学期都在学生中进行科普写作比赛,这些做法都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作者国使“四”这个象形文字,串起了整篇文章的构架,比如农民要脱贫致富,这个富字包含了一个田字;“风尘十载归故里”的“里”字,作者解释为“有田有土,才能繁衍生息,安居乐业”;表示害怕的“畏”字也包含一个“田”,田土太少就会让人感到畏惧;“思”表示要心中有田;“留”就是要给子孙留下赖以生存的田土,等等。这一个个解释都很独到又有风趣,显示出“田”对于农业乃至国家的重要意义,警醒人们要保护好田土,为子孙后代造福。

《中国科普名家名作》收录了张锋的作品《五十亿只漂泊鸠去向何方》。这篇文章以北美大陆漂泊鸠的历史告诉读者,在有利条件时鸽类的繁殖能力是难以置信的,但是它的消逝也是非常突然的:20年间50亿只全部消失。文章的小标题很能抓住读者的眼球,比如,说到数量之大50亿只,作者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5后面带着9个0;最后一节的标题是“世界上最后一只漂泊鸠”。人类的行为要为漂泊鸠的消失负责。

《环境保护》1980年第1期上刊登了方如康的《从水土不服说起》。作者从人们常说的“水土不服”这个词出发,探究环境与人的关系,点明了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文中列举了很多“水土病”与环境之间的关联。

《环境保护》1981年第1期上登载了刘燕生的《从天鹅之死谈野生动物的保护》。作者从身边发生的事情说起引出野生动物保护的话题。北京玉渊潭公园来了天鹅本来是令人欣喜的事,但不久便被伤感所代替了,因为偷猎者猎杀了其中一只天鹅。“与其成对的雌天鹅在悼念了一天一夜后,带着无限的伤情飞走了。”当看到这儿的时候,读者们的心被打动了,或许要想:自己该做些什么?作者接着介绍了国际和国内在法律上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规定,以及为进一步保护野生动物还要采取的行动。

《环境》1994年第2期上发表了石旭初的《草人与生态》。稻草人是受文学家喜爱的角色,从古至今,国内外都有很多文学作品对此进行了描述。作者主要从稻草人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角度来介绍,借助鸟雀对稻草人的畏惧,从而既可以保护粮食作物的收成,又能够爱鸟护鸟。明确了稻草人的作用后,作者详细对稻草人的装扮进行了描述。有模仿蝴蝶斑纹的稻草人,有穿着时尚、戴墨镜的稻草人,还有骑自行车造型的稻草人,甚至有借助电子装备、能在稻田走动的稻草人。阅读起来,饶有兴趣,给人印象深刻。人类在稻草人上装扮上的花样翻新,说明对鸟类保护的重视,对生态平衡认识的深入。【文章选自《百年中国优秀科学小品赏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姚义贤、陈晓红、李正伟)】

 
上一篇:融合技术文化 创作科普新品 ——《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编创手记
下一篇:能源与环境类科学小品鉴赏(1980年至今)(二)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