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玉生在《环境》1994年第9期上发表《环境大地震》。作者把环境破坏带来的可怕后果比作是“大地震”,具体叙述了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逐渐减少和噪声的逐渐增多的现状,呼唤人类尽快觉醒,保护我们生命的家园。短文在叙述人们采伐树木的时候,采用了幽默而又令人笑后深思的写作方式:
据东北某省林业资源调查局反映,有的林业局国有林面积已不复存在,人们形象地比喻说:在采伐初期是“铁道游击队”(在铁道两侧采伐),接着是“平原游击队”(在平缓坡地上采伐),现在是“智取华山”(到上顶采伐)。
在描写河流受到污染的状态时:
在京杭运河苏南段,成百上千家工厂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运河,由于河水颜色早中晚不同,当地群众形容为:“早上是黑龙江,中午是红河,晚上是蓝色多瑙河”。……群众因此又形容这条河说:“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水质变坏,70年代鱼虾绝代,80年代变成公害,90年代还在受害。”
2001年,《人民日报》刊载了潘开亮的《拯救“地球之肾”》,作者把“湿地”对于自然环境之重要,比作了“肾脏”之于人的重要,这一比喻基本上把湿地的“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防止自然灾害”的功能有了较为容易理解的表述。作者还介绍,人类对于湿地的生态功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应加强保护措施。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做法值得提倡,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2004年《环境》第12期刊登了窦贤的《风沙子威胁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国内有名的历史文物所在地,但是它的保护却受到了风沙的很大威胁。“沙海,莫高窟的终结者?”是第一节的标题,作者推明,这也不是危言耸听。第二节的标题是“积沙风蚀粉尘,莫高窟的三大齐手”……很好地概括了这节内容。作者最后呼吁:“莫高窟作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纯的消极人工清沙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反文物保护工作环境,尽快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防护体系。”
《科学24小时》于2007年第9期上刊登了高育红的《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这篇短文文字叙述非常简洁。读者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当石油和煤耗尽后,人们将使用什么能源?作者着重回顾20世纪人们使用的能源类型和来源,预测21世纪人们将往天然气中添加氢能源,迎来使用纯净氢气的时代。
该刊2009年第3期上刊登了吕云祥的《生态与心态》。“生态”和“心态”,从文字表面来看,两个词语都有一个“态”字,将两者放在一起来讨论,显得别具匠心。作者开篇描写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很自然地把“心态”和“生态”的美好联系在一起。不料,闻到了“废气”,心情顿时不爽,“生态”严重影响到“心态”。这两者的关系,不辩自明了。接着,作者又向读者介绍了“生态学”的专门知识,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生态”与“心态”的关系。由此可见,作者在叙述中采用了由浅入深的阶梯渐进技巧,这样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最后是作者美丽的愿望:我们致力于对生态环境的科学保护,生态环境才会像唐代大诗人杜甫描绘的那样,处处和谐,处处诗意;人的心态也就会时时健康,时时美丽。
该刊2009年第12期上刊登了吴沅的《日月涌动万顷涛——潮汐能》。短文的标题营造了很美的意境,开篇的段落引出了潮汐能的来源:太阳和月球对地球各处引力的不同造成海水有规律周期性的涨落现象。海水的潮汐运动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作者围绕潮汐能利用发电的优点展开了三个小节的叙述,分别是:潮汐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潮汐发电——稳定可靠,洁净无污染;潮汐能发电站?——技术成熟,效果显著。最后,展望了潮汐发电的未来,新技术可以不建设堤坝,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给人美好的愿景。
从2011年第1期起,《科学24小时》开始刊登2010年浙江省中学生科普征文大赛的作品。来自余姚市实验学校的毛子瑞同学的《语说垃圾分类回收》刊登在首期上。小作者围绕“垃圾回收有什么好处”“垃圾如何分类”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有条理的讲解。难得的是,小作者还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中垃圾分类的困难,号召每个人都首先要建立均圾分类的观念。作者结合自己游世博会的亲身经历,介绍了台北的垃圾循序利用情况。
衢州市菁才中学学生程琪的作品《尾气小姐的自白》刊登在2011年第9期上。这篇短文充分表现了小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把自己化身为“尾气”,从这个身份角度和心理来看待世界。尤其是表现“尾气”小姐善良的内心和百般无奈时,让人内心充满纠结,把人类对尾气的不欢迎态度展现得非常独特:
我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我看到了人类!人类真是一种美丽的动物,我忍不住想去亲亲他们。可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人类用手紧紧捂住了鼻子和嘴巴,并不时挥动手臂,似乎想把我赶走。
另外,小作者还展开了美丽的幻想,循环利用尾气来驱动汽车。无论是否能够梦想成真,这种意识,对于能源还是环境而言,都是无比欣慰的事。
1996年第12期《知识就是力量》上登载了朱春全的《森林·人类·未来》。作者先用散文的笔调,描述了当代人的一个普遍感受,也就是我们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现状,发出一个并非杞人忧天的忧虑:我们目前的文明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吗?接着,作者叙述了人类与森林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其重要性正如这一节的题目“森林,人类的摇篮”。但是,人口增加的压力给森林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作者指出:其直接的代价有二:一是资源的消耗,二是环境的恶化。面临这些严峻形势,作者通过几次重大的国际会议及其表决文件来体现人类在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比如,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0年联合国提出来的,1987年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作者最后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了辩证的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既有消极的一面又有积极的一面。一方面带来了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的能力,人类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类大规模的生态工程建设、治理污染、植树造林、防治荒漠化、绿化环境,以及其他有利的各种活动则促进了环境改善。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治理环境和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并将随着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
黄晞在《知识就是力量》1997年第1期上发表《风与风能利用》。这篇短文对于自然界中风产生的条件从物理学角度进行了简明的解释。然后对风能利用的历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包括利用风能航海、风能发电等,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大。最后,作者展望了风能发电的未来,对这种清洁又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充满信心。
《知识就是力量》2003年第1期上登载了青云的《烧完煤和石油我们烧什么》。看到这个标题,不禁让读者有了好奇心,这个地球人都关心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文章前半部分主要把当前化石能源的储备和使用状况进行了介绍,普及了人类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更替过程。文章后半部分介绍了氢气这种新能源及其前景。与《科学24小时》2007年第9期上高育红的《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内容几乎相同(怀疑青云是高育红的笔名),但是两篇文章标题不同,分别代表忧患或希望的情节。
《知识就是力量》2005年第10期登载了杨文白的《风电,从童话中走来》。全文着眼风力发电的优势,重点讲述丹麦利用风电的经验,结合我国在风电上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文章开篇和结尾都紧扣标题,营造了一个温暖而美丽的意境,畅想了一个绿色梦想。
开篇:风车,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以一种优雅,且富于童话色彩的形象存在而为人们所喜爱。结尾:风电,从童话中走来,带着人类的绿色梦想指引着今天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方向,它所能带来的清洁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不只是童话,而绿色梦想的实现,需要大家共同的决心和努力。
阿碧在《知识就是力量》2006年第1期上刊发《不尽能源天上来》。题目很好地切合了文章的大意,即源源不断的太阳能的利用。面临环境和能源的双重压力,很多国家都把努力方向放在太阳能上。作者在文中分四节分别介绍了德国、葡萄牙、以色列、荷兰的例子。这四个国家的特点都在于“世界最大”:德国是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葡萄牙是希望建成世界最大太阳能发电站;以色列要在十年内建成世界最大太阳能发电站;荷兰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小区。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当年号称的这些“世界最大”,恐怕又被很多后起之秀代替了吧。
宫乃斌在《知识就是力量》2010年第10期上发表《福兮祸兮可燃冰》。文章开篇引用了一则寓言故事,把可燃冰比作寓言中的栗子,而探索利用可燃冰的国家比作是火中取栗的猫,究竟是福是祸难以明了。作者分别用“笼中怪物”、“能源福祉”、“潘多拉盒子”、“火中取栗”作为小节标题,充满了神奇之感。文中在介绍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时候,非常形象,比如可燃冰的微观结构是“8个水分子如众星托月那样围着一个甲烷分子”。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但愿开采者都如普罗米修斯,成功地将天火和光明带给人类;不似迷人女妖潘多拉,放出来的全是魔鬼,锁住的却是希望。”
汪树宝在《知识就是力量》2011年第3期上发表《冰雪消融引春忧》。文章开篇描写了一幅严冬过去春天来到的场景,但作者却提醒要注意“春之忧患”,原因就是冰雪融化以后,之前凝固在冰雪中的污染物就释放了出来,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无论是令人惊奇的黑色雪、橙色雪还是红色雪,其中都包含了环境污染物。因此,作者提高,在冰雪消融之时,人们要有防患意识。
署名为“第三世界科研那点事”的网友在果壳网上发表了《垃圾还是放错地方的“宝贝”?》。这篇网文主要内容是垃圾分类中的误区及其造成严重后果。在介绍垃圾分类时,作者先从分人群类型来说不同的皮旧物,如男士皮旧的领带、剃须刀等,女士们破了洞的长筒袜等,这些垃圾都难以降解,比我们普通人都“活”得长。作者尤其指出了餐厨垃圾不等于厨余垃圾,强调垃圾分类除了有“不放错”的智慧,还需要一点“不怕麻烦”的精神。文章行文具有科学松鼠会的一贯风格,幽默而善于运用时尚话语,文字活跃而不枯燥,让人在舒心微笑之中得到了很多知识。比如在说到一类纸不能回收时,作者是这样写的:
不过这对于“费纸的宅男”并非一种环保的体现,因为用过的纸巾,无论是擦眼泪、如厕后,还是用作别的什么,由于其水溶性太强,回收成本太高,都只能作为其他垃圾。
在引出废旧领带话题时,作者的文字似乎有些迂回,文字表达了某种人生态度,但这一切又为全文的轻松氛围营造添色不少:
就算你还不太接受“男色时代已经到来”的观念,出门在外,仪表还是相当重要的。就拿一条过气的领带来说,确实是“用之很二、弃之可惜”。但是,你可知道,领带大多是难以降解的涤纶纤维聚合材料,无论是搁置还是丢弃,它真的可以再待500年,比你命长吧。
田不野在果壳网发布了《废旧电池:回收的困境》。这篇博文向传统的回收电池的宣传提出了质疑,让更多的人精确地了解电池回收中的细节问题,理性地处理电池。作者在写作中采用了一些俗语,比如“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不同类型的电池采用不同的做法,常用的含汞量极低的碱性锌锰电池就不用回收了,只回收对环境影响大的镍镉电池和铅蓄电池。那句俗语不正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这个意思吗?【文章选自《百年中国优秀科学小品赏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姚义贤、陈晓红、李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