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    
科学传播十载,研究成果几何——文献计量学视角的动态解析(上)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周荣庭、王懂、柏江竹     发表时间:2022-12-20     阅读次数:    


摘要:

科学传播是共享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相关信息的人类传播活动,可促进科学共同体与公众的沟通,参与并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其重要性和研究价值愈发凸显。为了梳理近十年来国内外科学传播发展的状况,跟踪该领域前沿研究进展,对比国内外研究之差异和差距,本文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共词网络分析和知识图谱等手段,对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论文发表情况进行总结,并从研究机构、学术期刊、作者、国家和地区等不同维度对科学传播的学科建制发展进行深入剖析。最后,通过共词网络分析,本文对此领域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议题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呈现,以期为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乃至参与其中的公众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科技传播;科普;知识图谱;研究主题

1引言

科学传播是共享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相关信息的人类传播活动,可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科学共同体与公众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科学传播的研究包括其概念与特征、发展历史、对象与内容、功能与服务、渠道与政策、载体、队伍建设、设施建设与管理、工程组织、效果评估等[1]。自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首次发表《公众理解科学》以来,全球科学传播研究与实践发展迅速;在我国,国家先后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用全面、系统和持续的政策支持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国内的科学传播也随之逐步形成了结构性的影响力,其重要价值也开始引起各界关注。科学传播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也面临着跟踪科学技术前沿开展有效普及的需求,以及新冠疫情、 猴痘疫情等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等问题。简言之,科学传播亟须回望征程、整装前行,迎接新时代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面对的各种挑战。

近年来,不少研究都尝试总结和归纳科学传播领域的前沿发展、热点主题和研究趋势。张馨文等[2]2014年以前十年间《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期刊的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王国燕等[3]2017年以前的十年内《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期刊的研究趋势和热点进行了总结梳理。此外,褚建勋等[4]对上述两本科学传播领域的权威期刊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其研究趋势和前沿热点。韩扬眉等[5]聚焦气候传播议题,也利用上述两本期刊进行相关研究热点的梳理。除了对这两本权威期刊的专门研究外,方可人等[6]以公民科研为切入点,通过知识图谱等方法研究了参与式科学传播的研究趋势和发展状态,凡庆涛等[7]基于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SSCI)两个数据库对国外近年来的科学传播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性解读,郑博临[8]对部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Index, CSSCI)数据库收录的科学传播文献进行了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上述研究或以特定期刊为数据来源,或以特定主题为研究对象,或以国外或国内的部分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无法全面涵盖科学传播在国内外的总体研究状况。此外,上述研究多发表于新冠疫情之前,而新冠疫情后的科学传播研究有何变化、国内外有何差异等问题均值得关注。本研究尝试对近十年的国内外科学传播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梳理,并从学科建制的视角来跟踪学科的发展状态、研究内容及热点主题。

2.研究方法

近十年来,国内外科学传播领域发表的研究文献超过6000篇,体量巨大;在追踪该领域发展的过程中,尚需借助系统而直观的分析方法来呈现其总体发展状态。本研究将从多个权威的数据库中收集相关数据,并利用文献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多维度深入分析。

2.1数据收集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到近十年来发表的与科学传播相关的文献,另一方面还要尽量保证收集到的文献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鉴于文献数量和质量的均衡考虑,本文选取了国内和国外两个不同权威的数据源作为数据源。

国内中文文献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平台,在其专业检索栏目使用检索式搜索, 并收集从201211日至20211231日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其中,来源类别选取了核心期刊“CSSCI”两类。考虑到长期以来,科学传播在国内多以科学普及、科技传播等在功能和实质层面相类似的概念表达,并结合相关同义表达和前沿形态,以尽可能全面地包含科学传播相关的研究文献,本研究中在中国知网上采用的检索式为“SU=(‘科普’+ ‘科学普及’+ ‘科技传播’+ ‘科学传播’+ ‘公众理解科学’+ ‘大众科学’+ ‘科学素养’+ ‘科学素质’+ ‘缺失模型’+ ‘语境模型’+ ‘公众参与模型’)-‘科学教育。检索后获得3803条文献记录,通过人工筛选的方式剔除不相关的记录829条,最终选取2974条文献记录。所有文献记录的检索时间为20224月。

本研究以science communication为核心收集国外期刊英文文献,采用与上述同样的检索词拓展方法,在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网站上进行检索,并聚焦于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两个权威数据库,从而有针对性地获得科学传播相关的文献。检索的时间段同上,最终检索得到3772篇文献记录。在筛除不相关文献后,最终得到的研究论文共计3544篇。此处采用的检索式为“TS= (‘science communication’OR‘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OR‘science popularization’OR‘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OR‘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OR‘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OR‘science literacy’OR‘scientific literacy’)OR TS= ((‘deficit model’OR ‘contextual model’ OR‘public engagement’ OR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science)”

2.2分析方法

本研究除了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文献相关统计量的分析之外,还采用了共现分析的方法,包括关键词共词分析和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并采用知识图谱对共现网络数据进行直观的可视化呈现,以期追踪科学传播领域中具有影响力的合作团队、重要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本研究中的共现分析,即利用关键词或作者出现于同一篇文献中的共现关系而进行研究的方法,可获得以关键词、作者为网络节点,共现关系为边的网络。通过关键词和作者节点的度(节点连接的边的数量)和中介中心性(节点处于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的最短路径上的频次)等量化指标,可以梳理出整个网络当中具有结构重要性的关键词和作者,以便跟踪某ー领域的热点和前沿的研究团队。本研究将借助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团队开发的用于科学文献计量分析的CiteSpace软件[9],其内置的网络数据分析和网络呈现算法、标签提取算法(如 Log-Likelihood Ratio 算法)和筛选算法(如 Pathfinderл Minimum-Spinning Tree算法)等[10],常用于文献共被引数据分析。此外,本研究中还借助Waltman教授开发的VosViewer[11]工具进行共词分析,与前者形成互补。上述分析工具已在文献计量等领域获得了大量的应用和检验,是成熟的知识图谱分析工具。(文章内容来源于科技传播研究会,作者系周荣庭,王懂,柏江竹


 
上一篇:《播音教育月刊》与其复合型科学传播研究(下)
下一篇:科学传播十载,研究成果几何——文献计量学视角的动态解析(下)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