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鲜明的本质力量。从古至今,其书脉文韵虽历经千载而依旧赓续绵延。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书法艺术虽有巨大冲击和挑战,但更有广阔空间和机遇。因此,立足当代视角重新审视传统书法,对于推动书法艺术的传承创新与文明互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01艺科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碰撞
基于科技与艺术交互融通的社会现实,纵观当代文化艺术领域,书画艺术的“数字化”建构无疑成为当前学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亟待解决的学术命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审美观念的转向以及认知结构的延异,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融合,虚拟与现实的跨界叙事,传统与未来的时空对话已然成为文艺创新的主流趋势。
书法艺术的观念表达、意象生成、展陈机制也在潜移默化中随之而改变。书法艺术已由实用性为主导的“书斋范式”转为以艺术性为核心的“展厅文化”,且以身临其境式“视觉感官”替代了过去凝神静虑式“具身认知”。在有效延展书法审美场域的同时,其“在场性”的艺术特质得以凸显,“时间性”的文化内涵渐趋弱化,并由此生成“以空统时”的艺术观念。可以说科学技术必将赋能书法艺术发展新机遇新格局。无论是内容与形式,还是内涵与外延,新科技之于当代书法的影响可谓愈发深入。书法家通过多种渠道开始广泛关注科学主题和科技热点,了解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进而获得丰厚的创作灵感与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个性与共性的摩荡互生中,不期而然间完成那极富宇宙精神、生命意味与时代气息的笔墨构建。
在数字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当下,如何在植根传统与数字融合的基础上重新观照、传承推广和创新发展书法艺术,如何应对其文本叙事与书学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已然成为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
02多维呈现:文字与文化的演绎
我们致力于艺术与科技融通的核心目标在于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作为文化基因,基于新媒介、新科技对汉字进行现代阐释与审美解读自然成为当下书法“活”起来的关键所在。
为有效助力新时代民族复兴、文化繁荣和文明互鉴的发展进程,管理层面应完善实施方案,强化管理机制,提升保障体制,组织文字学、训诂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心理学、软件工程等有关专家学者进行集思广益,以打造优质内容为根本,以人文科技融合为核心,以文明交流互鉴为目标,以承传中国汉字为初心使命,突破传统研究模式,并积极融入先进技术,充分借鉴既有成果,有效改进编撰方式,构建书法艺术在线检索系统和推进数字化字库建设。同时,以创新数字融合为手段,将历代知名书家的编年事迹和代表作品转化为可视化和专业化数据库——通过采集、拼接、整合、存储,从地理、时间、书家、作品四个维度交错叠加,再现书家的人生轨迹、书学经历、社会活动及其历史经典。该库对于立体化阐发书家的艺术精神与文化品格、变革文学地理空间的认知方式、挖掘并还原历史内涵与文化现场等将具有多重价值,可真正实现汉字书法的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化传播。
此外,应着力加强新时期“全景式文字符号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展品包含历代文字遗存、书法碑刻拓片;各民族象形文字实物和拓片;国外象形文字拓片;名家精品墨迹信札。博物馆主要定位于探究中华多民族文字符号谱系内在关联,加强多民族共生认同;立足全球视野,在国际“文明互鉴”中传播推介中华文字文明;运用3R(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交互现实)等展陈手段构筑多媒体数字沉浸式体验+故事化场景叙述沉浸式体验。通过立体化视觉呈现和数字化情景再现,使观众从“游于其外”变为“本乎其内”,在游目骋怀间如临其境,沉醉其中,进而获得丰富的文化启迪与视听体验。汉字博物馆可设五大主题,即文明互鉴:世界古文字;民族认同:中华文字谱系;文字演化:汉字形态流变;地域符号:巴蜀图语印记;多元共生:文字景观与科技人文。通过科技驱动,创新赋能,学术筑基,直面大众,并运用文字、实物、裸眼3D、互联网、大数据、虚拟仿真、全息影像、人工智能写作、体感互动技术等多种科技手段和展陈路径,实现从技术到观念、从现实到虚拟、从文字到文化的交互转换,使汉字真正走出历史、直指当下,进而全方位、多层次阐明汉字书法的历史文脉与人文精神。
03当代表达: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科学以求真,艺术可向美,艺科融合而致善。诚然,书法爱好者与科技工作者都应坚守肩上有责任、手中有力量的基本原则,承扬优良传统,超越时空界限,立足当代表达,彰显时代精神,将科学技术引入书法艺术,由传统语汇转向现代语境,有效开掘汉字书法的审美意涵与文化价值。在新时代,艺术家应勇于将科学思维与艺术理念相结合,敢于将艺术创作手法与科学研究方式相贯通,善于将艺术主题与科学命题相交融,并充分利用声光电术、数字影像、自动控制、人工智能和新媒介等技术融入艺术构思、书法创作和艺术展陈之中,最终将使艺术作品生机焕发而又奇趣横生。在全景式体认与沉浸式感悟中,必将实现书法艺术与科学技术同频共振和协同发展。
唯其如此,便可有效促进艺术资源向“可见、可感、可学、可用”的活态化方向转变,亦可直观能动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实现书法艺术在数字化、国际化背景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终完成书法文物资源的永久保护、活态传承和无限利用,达到动态与静态、虚拟与现实的互动,促成传统与当代、历史与未来的对话,实现书法文本的创新性表达和即时性传播。从而有力提升古籍文物的普及性与再生性,有效增强民众的民族自信、文化认同与使命担当,亦可在塑造中国形象、构建中国话语、彰显中国智慧、阐发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方面更上一层楼。(文章内容来源于四川文艺网,作者系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