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人类的心理问题。本文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在叙事学角度下探究健康科普类短视频的传播路径,希翼为相关创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研究发现:增强短视频传播效果可以在叙事符号、叙事场景、叙事模式、凸显专业属性,深耕细分领域、坚持服务理念,均衡公益性与商业化、更新传播理念,优化传播策略等方面作出改变和优化。
关键词:短视频;叙事策略;健康科普;传播路径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62亿,占网民整体的91.5%,短视频成为推动知识传播、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①。本研究将分析相关短视频的叙事传播策略和效果,以期总结和梳理短视频平台中开展健康传播实践的创新方式和典型特征,为提升健康传播议题短视频的传播效果提供参考。经研究分析,本文归纳概括了健康科普类短视频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健康科普传播提供参考借鉴。
一、叙事符号:多符号的组合使用
叙事符号是短视频叙事的载体,常见的叙事符号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以及画外音等。叙事符号的多元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短视频的传播底蕴,增强其传播效果。现有心理健康科普类短视频在叙事符号上较为单一,主要是运用音频、视频和文字符号,对于动画以及其他叙事符号的使用较少,极大的限制了心理健康类短视频的传播效果。故建议各制作与传播主体在科普过程中要充分加强对于多种叙事符号的使用,增强短视频符号与元素的多样性。
二、叙事场景:情节设置与互动
叙事场景是短视频时代叙事的基础,叙事场景能够增强受众对于短视频的感知,提升受众对于短视频内容的认同感和现实感。现有心理健康科普类短视频的叙事场景较为单一,通常是在某一特定的场景下展开的,这一特点使得短视频具有一定的特色。但是其情节设置和互动性较为缺乏,使得短视频内容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吸引受众观看。加强短视频情节构思和互动性,有利于改变传播能力不足、传播效果有限的现状。
三、叙事模式;问题导引与情感共鸣
叙事是一种图式,人类通过这种图式赋予他们的时间经验和个人行动以意义②。在本研究将健康科普短视频的叙事模式划分为问题引导型、情感共鸣型、内容还原型和热点追踪型四种类型。本文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类科普短视频在叙事模式方面主要运用问题导引与情感共鸣两种模式。主要原因是因为以上两种叙事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受众内心的好奇和观看短视频的欲望,并能够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培养与受众的共情能力。
四、凸显专业属性,深耕细分领域
现有的心理健康科普类短视频在科普传播的过程中,在专业能力方面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却缺乏对于某一具体领域的深耕细作,其短视频内容通常只是对于某一方面一个较为粗略的解释和科普。在这一特定背景下,相关主体需要从专业角度出发,制作出一批具有专业性、有深度、有思想的作品,并持续不断的深耕细分领域,在某一细分领域发光发热。
五、坚持服务理念,均衡公益性与商业化
根据本文研究发现,现有的心理健康科普相当一部分是以营取商业利益为目的开展的,兼顾社会公益。但是笔者发现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市场中存在一部分创作主体,单纯为了营取利益,而枉顾社会公益利益于不顾。更甚至于有一部分创作者为了营取利益而制作粗制滥造和低俗的作品,严重违背了职业道德。因此笔者认为:相关创作者与传播主体需要牢固树立法律意识,严守职业道德和操守,坚持作品创作的公益属性,不断提升心理健康科普类的能力和质量,增强传播效果,避免过渡商业化,在公益性与商业化之间找到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
六、更新传播理念,优化传播策略
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时代的深刻变革与发展下,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都受到了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深刻影响。短视频源自于互联网时代,更是与当今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深度发展离不开,在各个方面都将受到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变化发展。因此现有的心理健康科普更要改变固有思维模式,坚持互联网思维和受众思维,坚持内容为王,努力实现传播策略的优化升级,促进创作内容的传播与转化。
心理健康科普类短视频在传播效果方面尚有欠缺,亟需各传播主体采取相应措施提升自身作品制作能力和水平,增强其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以便于普及心理健康常识,解答受众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疑问。我们相信:相关短视频制作方及传播主体若能在叙事符号、叙事场景、叙事模式、凸显专业属性,深耕细分领域、坚持服务理念,均衡公益性与商业化、更新传播理念,优化传播策略等方面作出改变和优化,或许能够增强自身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5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2-08-31.[2022-09-16]
http://www.cnnic.net.cn/n4/2022/0916/c38-10594.html.
②陈先红,宋发枝.“讲好中国故事”:国家立场、话语策略与传播战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1):40-46+52.
(文章内容来源于遇鉴Transender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