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    
整合ECM与D&M模型的 科普活动持续参与意愿研究 ——以高校学生为受众的视角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2-28     阅读次数:    


[摘 要] 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中介的高校科普活动持续参与意愿概念模型。通过对浙江、安徽、吉林324校进行深入调查与数据采集,结合数据分析软件AMOSSPSS的检验发现:科普活动持续参与意愿受内容感知、服务感知、认知信任、社会氛围与满意度的直接影响,认知信任在内容感知与满意度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提出高校科普活动优化要点:高校科普活动应从多个维度共同发力;重视科普活动的全过程管理;利用系统建设方式鼓励科学家加入科普行列以提升科普活动的内容感知水平;打造大学生科普专业人才队伍以提升高校面向社会的科普服务能力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第十四条与第十五条规定,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应当组织和支持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其结合本职工作进行科普宣传”[1]。作为全世界最早颁布的《科普法》,早在21世纪初就从法律层面明确了高校开展科普工作的责任和使命[2]

国内学者自2008年开始关注有关持续参与意愿的议题,并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科普领域也有学者进行了探索。尽管学者们已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诸多尝试,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究多局限于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等线上系统,针对线下实际生活的研究明显不足;二是科普领域(包括线上平台与线下科普活动)开展持续参与意愿的理论研究很少;三是有关高校科普的研究体量不仅小,且多集中于实践案例层面, 理论研究几乎没有[12]

因此本文借鉴结合有关成熟模型,构建高校科普活动的受众持续参与意愿模型,旨在丰富科普理论研究,并为优化高校科普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1.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有关持续使用意愿研究的视点主要集中于信息系统使用,目前的研究视角主要有两个:一是奥利弗(Oliver)在1980年提出的期望确认理论(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TheoryECT),二是德洛内(DeLone)和麦克莱恩(McLean)在1992年提出的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IS)成功模型理论框架[13]

前者提出了一个将消费者满意度表示为期望一致和期望不一致的函数模型,通过对比消费者购买前的期望程度与购买后的体验感,来确定用户的满意度,而满意度则会进一步影响消费者态度的改变和购买意愿。

后者基于分类法,于1992年构建了一个包含系统质量、信息质量、使用、用户满意度、个人影响和组织影响6个维度的描述性模型。

在科普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因此信息的质量、吸引程度极可能影响到受众的持续参与意愿;同时,活动组织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与实际体验也可能对受众的持续参与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基于对各成熟模型适配度与高校科普活动特征的综合考虑,整合借鉴了期望确认理论和更新后的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构建了高校科普活动持续参与意愿模型。

1.2量表开发

在文献分析与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科普活动持续参与意愿量表型问卷,各潜在变量、观测变量与参考依据见表1。结合深度调查和文献研究及对高校科普活动特征的理解,本研究在内容感知变量中新增了高校科普内容很有自己的学科特色”“高校科普内容新鲜有趣问项,在服务感知变量中新增了解说人员的讲解通俗易懂观测变量。

1.3样本选择

通过2019—2020年对吉林、浙江、安徽三省24所高校的实地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开展的科普活动由面向学生与面向社会两部分构成。本文选择高校学生为对象,其原因如下:第一,在实际构成层面,在校学生是高校日常科普活动无法替代的主要受众群体;第二,在价值层面,按照未来科技创新主体担当人群的要求,高校学生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功能及科学本质等方面的认知深广度依然处于亟须提升的状态,为保障科技创新的后续人力资源支撑能力,高校学生需要作为科普活动的重要受众群体持续获得认知能力优化;第三,在意义层面,尽管不同的受众群体存在的多样性会导致明显的样本差异,但科普活动组织和开展在基本面上存在共通之处。因此,以高校学生为对象进行的意愿探究不仅对于大学生群体具有积极的构建意义,对于研究社会公众持续参与高校科普活动意愿的影响要素、开拓社会公众参与的新动力空间也具有较强借鉴意义。

在实际调查中的主要操作方式是:由省级科协、科技厅等单位发文至下属科协、科技局及高校,采取高校与课题组共同参与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以课题组实地走访随机发放问卷为主,被调查高校科普活动实际承担方(如宣传/新闻中心等党委部门、团委、教务处、科研部、学生处、高校科协)配合将问卷发放至各院系为辅,协同完成问卷调查并回收。

2 数据分析与检验

2.1数据统计分析

有学者建议,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时,样本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比例至少为10:1[29]。本研究共有观测变量23项,因此至少需要230份样本。调查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69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3%。样本的人口统计信息包含性别、年龄和学历三个方面。

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57.7%42.3%,男性人数略多于女性。受访者中,20~29岁年龄层占比最高,达73.8%,具有绝对数量优势;20岁以下次之,占比22.1%。学历方面,大专/本科学历人数占比58.2%,硕士学历次之,博士学历人群数量最低,占比6.9%。样本总体偏年轻化,与高校学生的实际年龄分布基本一致。

总体而言,样本在人口统计变量各区间分布与高校特点的吻合度较好,对所研究的问题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2.2模型检验

2.2.1信度检验

一般认为,克隆巴赫一致性系数达到0.6以上表明该问卷的数据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在所构建的高校科普活动持续参与意愿模型中,6个潜变量共有23个有效测量题项,各潜变量与总克隆巴赫Alpha系数均大于0.9,表明各维度的信度Alpha值均达此次研究标准,模型测量问卷具有非常好的信度。

2.2.2效度检验

通常情况下,对于非结构化的测量问项,需要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核心因子作为潜变量,以达到多元观测变量的降维;在已在前期确定维度划分的情况下,采取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来验证已知维度的划分是否正确。在因子分析前,需要对问卷数据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一般认为同时满足KMO值大于0.7且球形检验具有显著性两个前提,问卷数据才适合做因子分析。

3 结果与启示

综合基本假设的检验情况来看,高校科普活动的持续参与意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存在多样性与复杂性,其中,认知信任既对持续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还可以作为内容感知的中介产生影响,可以被视为高校科普活动中的关键影响因素。

在依据研究模型所构建的问卷内容基础上,结合对高校科普活动实际开展情况的感性认识,提出以下认知优化的关注要点。

第一,高校科普活动的持续参与意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高校需对复合影响因素加以重视,从内容、组织、培训、宣传、社会形象树立、社会氛围营造等多个维度共同发力。需要注重将本校的学科特色与科普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增设更多体验式、有参与度的科普活动项目,调动受众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全方位提升受众对高校科普活动的满意度,并培养受众的持续参与意愿。

第二,认知信任与社会氛围、服务感知与内容感知、满意度与持续参与意愿分别对应高校科普活动开展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因此,高校除对科普活动的内容与服务进行把控之外,还应重视对科普活动的全过程管理。负责开展高校科普活动的高校二级单位,需关注科普活动开展的规范化,以期有计划地筹备、有序地开展、有目的地总结科普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提炼经验运用于未来的科普活动,提高科普活动效果并持续吸引观众参与。

第三,研究数据显示,内容感知不仅对科普活动满意度有直接影响,而且通过认知信任对满意度存在间接影响,表明科普活动的内容质量是影响科普活动受欢迎程度的关键因素。据此,具备科技智力储备、集成优势的高校应关注科普活动内容优质资源的开发促进,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及科技内容传播人才聚集优势,为高质量科普活动提供本体支撑。高校可以通过系统建设方式(如纳入工作量统计、绩效奖励等)鼓励科研人员加入科学传播队列,通过专业生产内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PGC)产生更具可信度、更准确的科学内容,并在科普活动设计与开展中激发、培育受众对科学的强烈兴趣。

第四,高校积蓄着大量富有创造力的学生科普后备群体,学生志愿者群体是兼具知识储备、服务热情与开发潜能的人群,因此,高校需关注建立一支长效、可持续的大学生科普专业人才队伍,以提升高校学生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服务能力,促进作为受众的学生群体向作为科普活动组织与策划者的主体转化,促进大学生科普人才的批量成长。文章内容来源于《科普研究》。)


 
上一篇:科技社团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普工作的路径探析
下一篇:我国大型科普活动发展现状及趋势研讨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