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    
信息过载与认知局限性:新冠疫情中真伪科学信息辨别与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上)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王蕊、常芷若     发表时间:2023-03-02     阅读次数:    


内容提要

新冠疫情给社会带来诸多严峻挑战,也暴露出当前的信息传播环境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面临的种种问题,譬如伪科学虚假信息的轻信与传播。基于认知心理学视角,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2060名网民进行问卷调查,论文探究了新冠疫情期间个人注意力、认知能力等因素如何与过载的信息环境相博弈,影响人们对真伪科学信息的辨别与传播。该研究对应对当下过载的信息环境尤其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虚假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虚假信息 信息过载 媒介信息素养 科学素养 认知

正文

2013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出警告:海量的数字化虚假信息已是社会最主要危害之一。据《2016网络谣言传播以及成年人认知情况研究报告》显示,六成以上成年网民经常遭遇网络谣言,其中微信、微博、论坛等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重灾区。尤其当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虚假信息在网络上滋生,并像病毒一样快速传播,引起社会恐慌。2019年末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与新冠病毒相关的虚假信息此起彼伏。如双黄连口服液能预防新冠肺炎的假消息曾导致其一夜脱销,连兽用双黄连都遭疯狂抢购。世界卫生组织将与新冠病毒伴生的虚假信息称为信息疫情infodemic,或称信息流行病),认为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新冠疫情本身。

尽管网络虚假信息的泛滥已成为不容小觑的国际性问题,中西方学界对其研究尚处于起步期。直至2016年美国大选后,相关研究才开始快速增长。经梳理,已有研究存在几点不足:首先,国内虚假信息研究多局限在现象描述、综述思辨等层面,缺乏量化实证研究;其次,对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新冠疫情背景下的虚假信息传播研究相对匮乏;第三,国内外对虚假信息辨别与传播的心理机制研究尚不完善;第四,国内外对信息过载如何影响人们处理、辨别与分享虚假信息的研究尚缺乏实证证据。基于此,了解人们在当下信息过载的环境中轻信与传播网络虚假信息的认知机制,尤其在新冠疫情这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背景之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研究聚焦于新冠疫情中的伪科学信息(或称伪科学虚假信息),指与科学事实相悖、未经专家证实或已被证伪的虚假信息。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通过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等量化研究方法,探究了新冠疫情中影响人们辨别与传播真伪科学信息的主要认知因素,以期为解释虚假信息传播背后的心理机制提供实证证据,同时为有效应对信息疫情、提高公众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认知心理学双过程模型(the dual-process model)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系统——一个自动与反射性的系统(系统1)和一个控制与深思的系统(系统2)。系统1处理信息基于快速和启发式(heuristic)的判断,易导致认知偏差;而系统2相对缓慢,基于分析推理,能提高人的判断力。双过程模型认为,认知能力越强的人越倾向于使用更为有效的系统2信息处理方式,从而对遇到的问题作出更准确的判断或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研究将关注以下认知层面的变量:(1)科学素养,(2)对信息的注意力,(3)人们感知到的信息过载程度,以及(4)媒介与信息素养。

(一)科学素养与伪科学信息的辨别力

科学素养——常被认为等同于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与辨别伪科学信息最相关的认知能力。它是指具备理解科学术语和概念、科学方法和过程,以及科学对个人和社会影响的基本常识。非专业的公众不仅缺乏科学素养,他们处理新科学信息的知识也相当有限,这一直是令科学家担心的问题,尤其考虑到伴随着新兴科学而产生的诸多不确定性。随着新冠病毒的迅速蔓延,这一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因为作为一种新发现的传染病,人们对它的科学认知仍在发展之中。

研究表明,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水平能提高其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对科学家的信任,特别是对有争议的科学和技术。缺乏适当的科学知识不仅会增加个人对特定科学问题的怀疑和厌恶态度,还能使他们更易接受和传播虚假信息。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科学素养水平会显著正向影响人们对真伪科学信息的辨别力。

(二)有限的注意力与过载的信息环境

信息过载描述了一种处理给定数量信息的需求超过信息处理能力的情况。在卫生健康领域,信息过载现象十分普遍。早期研究聚焦于医生及医疗系统中的信息过载,关注专业领域的健康信息过载对人们健康决策判断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医疗及在线信息搜索成为用户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当感到信息过载时,健康信息寻求者倾向于停止在线搜索。这在社交网络中普遍存在,并导致对信息、压力和不确定性的无效管理,甚至使公众产生一种认知负担和情感障碍,影响其健康信息获取行为和健康决策。研究发现,癌症信息过载会增加人们对癌症宿命论的偏好,进而对自身健康管理持消极态度,产生听天由命的错误决策,降低癌症筛查意愿。

媒体是新闻和观点争夺个人注意力的巨大市场,但认知局限性限制了一个人能够处理的信息数量。有学者探讨了两个关键性因素——相互竞争的信息数量和人们有限的注意力——如何影响系统选择最佳信息得以生存和传播,发现信息过载和有限注意力共同促成了低质量信息的在线传播,这为在网上观察到大量虚假信息提供了解释。为缓解信息过载带来的认知负荷,人们倾向于将收到的信息再次转发,或寻求他人确认,或仅仅为舒缓压力。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和问题:

假设2a:对信息过载的感知会显著削弱人们对真伪科学信息的辨别力。

假设2b:对信息过载的感知会显著增加人们分享信息的可能性。

研究问题1:人们对信息的关注度在过载的信息环境中如何影响信息辨别力?

(三)媒介信息素养与信息的辨别和分享

有学者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一种批判性思维能力,即培养观众独立判断媒体内容的意识。信息素养则被定义为以合乎道德的方式查找、评估和使用信息的能力。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媒介信息素养(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MIL)的概念,综合了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定义和内涵,指一种能使公众以批判性、合乎道德和有效的方式,使用各种工具去访问、检索、理解、评估、使用媒介信息,并创造和共享媒介信息的能力。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媒介信息素养决定了人们处理和辨别与新冠病毒相关海量信息的能力。有学者基于认知双过程模型指出,媒介素养高的人更可能进行精细而非启发式的信息处理。研究表明,培养人们的媒介信息素养不仅能帮他们处理新信息和传播技术,对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渠道产生信任,还有助于帮他们应对假新闻。

为了控制新冠疫情的蔓延,我国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如封城、关闭商店和餐馆、物理上的隔离等。政府和公共卫生部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媒体向公众通报疫情的发展状况。人们也更加依赖媒体获得有关疫情的各种信息。研究发现,社交媒体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人会认为来自社交媒体的信息比线下信息更可信,而人们会倾向于分享自认为可信的虚假信息。研究还发现,信息素养水平和互联网效能感高的个体更愿意参与在线信息分享活动。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a:媒介信息素养会显著提高人们对真伪科学信息的辨别力。

假设3b:媒介信息素养会显著增加人们分享信息的可能性。

(四)信息获取渠道

媒体是公众获取有关新冠疫情信息的重要方式。作为中介的媒体在传递信息时,并非简单的信息搬运,而是对其进行加工、编辑和再框架。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成为疫情期间虚假信息滋生的土壤。有学者在研究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谣言时发现,由于网络传播信息门槛较低,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人人皆媒;网络把关人弱化,虚假信息往往未经筛选便传播开来,很容易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网络虚假信息难以溯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对疫情期间的谣言传播分析发现,信息的供体受体之间、不同传播平台之间相互影响,导致信息的强化与发酵,特别是网络社区、论坛和博客等平台,信息通常不经授权、无须注明出处便可随意转载,使谣言证实和控制更加艰难。

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认为亲朋好友发来的信息是正确的、值得信赖的。微信群、朋友圈由社会背景相似的人组成,彼此信任度高,虚假信息更易流传。微博也是虚假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社交媒体中的意见领袖通常被认为是可靠的信息源,这降低了人们核查其传播内容真实性的可能。微博也更适宜表达主观感受、情绪等,其一键转发机制为传播虚假信息提供了便利,很容易造成群体感染,导致信息的病毒式传播

从疫情期间的信息传播来看,以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已然成为虚假信息传播的重灾区,而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在疫情中成为了主要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a:从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对人们正确辨别真伪科学信息存在消极影响。

假设4b:从传统媒体获取信息对人们正确辨别真伪科学信息存在积极影响。

基于上述梳理,我们提出了一个信息辨别与分享的理论模型其中,人们的认知能力(如科学素养水平、媒介信息素养水平等)、认知局限性(如对信息的注意程度、感知的信息过载程度等)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均可直接作用于其对信息真伪的辨别力。同时,人们对于信息真伪的辨别会直接影响其后续分享行为。在此过程中,人们感知到环境中的信息过载程度与自身的媒介信息素养水平既可直接影响其分享意愿,也可通过影响其对信息的辨别力间接影响后续分享行为。

二、研究方法

我们从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下设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辟谣专区抓取了自疫情爆发以来至202011月末有关新冠疫情的全部辟谣信息,并以新冠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疫情新冠疫情等关键词搜索补充遗漏信息。根据是否包含科学元素,将其划分为科学类虚假信息(如新型冠状病毒就是SARS病毒)与非科学类虚假信息(如网传北京4月开学)。随后将抓取到的全部信息与腾讯较真查证平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时辟谣中的辟谣信息进行比对,查漏补缺,最终筛选出无重复的科学类辟谣信息259条,其中伪科学虚假信息(包含误区与尚无定论的信息)222条,澄清科学事实37条。从中选取10条信息(包括4条科学事实和6条伪科学虚假信息)生成事实判断题,内容覆盖病毒预防、传播、治疗等方面。科学事实与虚假信息的判别以专业辟谣机构的专家意见为准。文章内容来源于《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1期作者系王蕊、常芷若。文章注释完整版本请见刊物。


 
上一篇:我国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的培养现状与反思——基于首批试点高校科普硕士毕业生调查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信息过载与认知局限性:新冠疫情中真伪科学信息辨别与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下)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