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创作研究
创作研究    
科普作品如何让科学与艺术相辅相成?(上)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王文华     发表时间:2023-03-28     阅读次数:    


一、引言

在我们的会议通知中说:目前全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6%,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108%5G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互联网上网人数9.89亿人,手机上网人数9.86亿之众,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移动自媒体平台异军突起。毋庸置疑,这对科普和科普创作来说,可谓生逢盛世。新媒体传播的崛起,为我们科普创作大显身手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段和更加丰富、实用、广阔的平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媒体传播的崛起。

二、对科普和科普创作的认识

(一)科普是一项国家大事

开宗明义,科普创作,前提还是科普。科学普及,简称科普,与科技创新具有同等地位,是一体两翼的关系。科学普及不仅事关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创新沃土的厚植,更事关国家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推进。一句话,科普是一项国家大事,一日也不可偏废的大事。为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对科普与全民科学素质的需求,必须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做好科普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已成为各项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科普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我国科普工作的进步有目共睹,但仍需进一步重视科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较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个百分点,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

1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图片来源:新华网发)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强调,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从战略角度看,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一体两翼这一格局尚未真正实现。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推进公众沟通,推动科普常态化,组织开展主题性、全民性、群众性科普活动。要扩大科普活动的覆盖面,如前沿科学知识要进入小学、中学、大学的相关课程中。同时,努力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将科普知识纳入各级党校领导干部培训课程。同时,还要重视正确引导网络舆情。适时发表政策解读、科普文章,引导正确舆论导向。通过权威专家的理性分析和阐述,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引导舆论朝着理性、可控方向发展,让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

(三)科普是科技工作者的天然使命

科普的内容,归根结底是出自科学的具体实践者——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现在人们越来越明白,如果把科普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科学精神就是科普的根,科学思想就是科普的主干,科学方法就是科普的枝干,科学知识就是科普的叶。根深才能叶茂,这不仅对我们进行科普创作有所启示,也应该是科普遵循的原则。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作为科学知识的生产者、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创立者,开展科普工作具有天然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作用。今天的科学家不再仅仅是研究科学,而要意识到传播科学思想和精神同样重要。对此,一向热心科普工作的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琯院士有个很好的概括:科学家的科研工作,正是针对着一事一物运用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过程。把这当中的经历、体验表达出来,就是对科学思想和科研方法的更好普及。《科技日报》于2021310日关于上海市数十名医务人员轮番上阵带来具有各自学科特色的演讲,争当医院首席科普官’”的报道引起很多人关注。为推进科普工作鼓与呼多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周忠和对此感到欣慰:这表明越来越多单位和科研人员意识到科普的重要性,并转变为行动。他希望这样的转变更多些。

三、科普创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科普创作的动因

科学普及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科学思想和精神的传承。科普创作也就是科普写作,科学文艺也是其中一个方面,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科技馆、博物馆等都是重要的。科普创作要利用一切手段,不应局限于哪一方面。此外,还要注意利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科普创作主要源自两个因素的推动。从全局讲,一个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国家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然需要科普,需要科技人员做科普工作。从局部讲,另一个因素是科学发展的自身规律。科普是科研事业发展的内生需求,只有公众理解科学,才能支持科技发展。如果科研人员不做科普,那么怎么让人家了解你的工作、支持你的工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科技工作要争取资金的支持,更需要科技人员具备科普的能力。

(二)科普的结构层次

研究科普和科普创作本身到底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科普中有哪些特有的概念和范畴?它的结构层次如何?搞清这些规律、概念、范畴和结构层次,才能有的放矢地促进科普工作的开展、促进科普事业的发展,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科普创作,才会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钱学森曾提出科普工作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给非本行的专家们讲科普,专家要了解他不熟悉的知识,就得有人给他们讲;第二个层次是向中学文化水平的人介绍他们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第三个层次是向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众讲的,比如给农民讲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等等,这也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大事,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科普作品就是利用各种形式的载体和推广手段来弘扬科学精神、传承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它要直接与普及对象见面。提高科普宣传的质量和科技推广的效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钱学森多年前对科普工作三个层次的表述,对我们今天的科普创作依然有深刻的启迪。

(三)“文理融合”将是今后科普创作的特点

文学艺术是人类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客观记录与反映,也是文学家、艺术家心灵感受、内心情感的独特表达与描述。它不仅需要对客观世界深刻的观察与体验,而且需要独具匠心的概括和表现。我们的科普作家要本着这种精神去写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界,用文学艺术的心灵与笔触去释读科学,呼唤人类的良知和理性,关心人类的切身利益,以此引起受众积极的参与和强烈的感情认同。钱学森先生指出:学理工的,要懂得一点文学艺术,特别是要学会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科学家要有点艺术修养,能够学会文学家、艺术家那种形象思维,能够大跨度地联想。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科学与艺术相当于的结合,这或许就是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大艺术家的智慧之源、创新之源、成功之路。(文章选摘自《科普创作的几点体会》,作者系王文华,内蒙古包头人,高级工程师,科普作家。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理事,成都市老科协理事,四川省宇航科技发展研究会科普专家,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上一篇: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的思考
下一篇:科普作品如何让科学与艺术相辅相成?(下)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