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霞子是我们作家队伍里少有的长期行走在少儿科学文艺创作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前沿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也许这样的经历能让她能更好地触摸到孩子们对作品的需求和渴望,才与时俱进、不拘一格地创作出更加适合当代少儿阅读的作品。她独树一帜的长篇科学童话系列、富有自然启迪的纪实童话系列、具有时代环保理念的绿色神话,以及将科学幻想和童话的艺术想象相结合的科幻童话系列,都显示出一个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为中国童话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摘自《海底有个糖方岛》序言)
自2004年起,我以自然、科学、生命与教育为主题,开始了历时20年的科学童话创作生涯。回顾走过的路,不仅有了科学童话小说四个书系,也在科学童话诗、科学童话剧、科学童话散文等方面进行了多向尝试,并对科学童话的理论进行学习和研究,撰写了《科学童话审美初探》被收录科普专著《科普审美》中,为科学童话审美理论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做出了努力。
常有朋友问:你为什么选择颇有难度的科学童话作为主要创作方向呢?
这关乎于初心。
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时代呼吁儿童文学与时俱进。特别是作为儿童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童话,更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对此,我曾在论文“浅议新时期科学童话的发展与创新”中做过思考,并认为除了原来常见的短篇科学童话,在长篇科学童话、易于网络传播的微科学童话、科普剧、乃至科学童话剧场和科普动漫产业等方面也需要长足的发展,且将成为少年儿童喜爱的寓教于乐的形式。少儿时期是给孩子打精神质地的关键年龄段,也是孩子阅读需求最旺盛的时期,对于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科学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文艺的一种重要形式,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所以,我一直尝试科学童话发展与创新,探索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在写作篇幅上、在文体形式上,在人文蕴含上等方面更多的可能性。这些创作让我的科学童话作品逐渐形成了四个特色书系,分别是:科学童话系列、纪实性童话系列、绿色神话系列和科幻童话系列。在此,我愿意与各位业界的朋友分享一下创作心得、创作思路和特点,并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PART-01科学童话系列
这个系列主要作品有长篇科学童话“酷蚁安特儿”系列、“叽哩咕南海探秘”、“圣甲小郎”等。
“酷蚁安特儿”系列是我的代表作,也是第一部长篇科学童话。全书八册几十万字。讲述的是一只小蚂蚁安特儿从出生、成长、历险,直到成为蚁后,带领家族走出危机,走向繁荣的故事。
为什么给小学生写这么长的大书呢?
因为新时期少年儿童的知识积累和阅读能力大幅度提高,他们需要内涵更加丰富、故事更有趣味的作品。在大量引进的外国儿童读物中,不乏《哈利波特》这样的超长篇小说。这说明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没问题。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写出让孩子喜欢的长篇。
其次,进入21世纪,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且有品牌后延性的文学原创。长篇科学童话是打造少儿科普动漫品牌的基础,我想,也许我们可以试着打造一个属于中国孩子的科普动漫品牌,让这个品牌承载着更多的少儿教育责任,做更多的事情。
所以,我选择了给孩子们写大部头的书,想让内容尽量丰富,最好有与小学生课程密切相关的知识、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有优秀品质的传递,以及人与自然的思考,并希望对孩子的阅读习惯和未来成长有好的影响。
科学童话不好写,是因为其写作的方式与一般童话不同,或者说,科学文艺的创作是有别于一般文艺作品,有其独特的创作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不能先有故事,而后往里面安装知识;而是首先要研读有关方面的科学知识以及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再研究受众群的特点和需求,最后才是如何根据掌握的资料构思故事。
所以,写作前,我首先研究了小学生的自然与科学课本,选择了蚂蚁题材;然后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对蚂蚁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个过程不仅让我获取了丰富系统的知识,还熟悉了一个原来以为了解,实际上非常陌生的微型动物世界。蚂蚁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生存智慧、蚁生哲学等令我感到震撼,也开始了深度思考。我常想“假如我是一只蚂蚁……”这个想法成为我创作的视角,后来还写成一部同名长篇散文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本书获得了中国动物学会、著名蚂蚁学专家周善义老师的大力支持,以及北京科委科普专项资助。我的体会是:对于科学童话创作,深度思考非常重要。不能因为是给孩子看的就理解为浅显,而是要把艰涩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讲得明白又有趣。科普是一种思维方式,只有深入,才能浅出,然后才能讲好故事,设计的情节也才能更符合情与理。
“酷蚁安特儿”从酝酿构思到完善整个书系《酷蚁安特儿总动员》,前后历时近10年。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我一起给灾区的孩子捐赠了10万册《酷蚁安特儿历险记》,孩子们写了5万多份的读后感,部分读后感和作品一起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并由北京史家小学分校作为校园剧搬上舞台;2018年,儿童剧《酷蚁安特儿》参加“欢动北京”艺术展演获金奖。2021年《酷蚁安特儿》音频在喜马拉雅网络平台上线,已有600多万的点击量。目前,正根据小学生的需求改版为16册的注音版《不平凡的酷蚁安特儿》。这套作品受到众多小读者的欢迎,不断再版并获奖,说明当初的创作思路是对的。
当我们谈科学研究的创新性时,我们在谈些什么?——给审稿人的一封信
信达雅,部分内容在原文基础上有所自由发挥。作者丨Michael J. Black编译丨修宇亮
对于CVPR这样的顶会,一篇投稿到底该不该中,审稿人往往是有很强烈的主观意愿的。好似心中有一条金线,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这条金线标准蛮高的,最终能顺利过线的工作,真得有两把刷子才行。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怎么定义这个“真有两把刷子”?可能会有很多审稿人说,“当然是看这个工作够不够创新喽。” 这没毛病,但我想追问下去:
你给我翻译翻译,什么是创新的科学研究?
对于各式各样的审稿人,我是身经百战见的多了。当他们谈“创新”的时候,其实谈的是“复杂”,“难度”,以及“技术含量”。似乎必须得有这些元素,一篇工作才能算创新。所以呢,我想我们或许可以换个词“新不妙”“妙不妙” √“妙”或者说“美感”这样的表述,可以帮我们摒弃掉那些关于方法复杂性和技术含量的讨论,直达科学创新的本质。哪怕其创作技法很简单,一幅画依然可以是美的, 学术论文也是一样的道理。伦勃朗丰富的细节和色彩是一种美, 毕加索看似简单的曲线构图,也是另一种美。
现在,有了“妙不妙”这个指标,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一下,那些审稿人对创新性的典型误解:
复杂就是新
审稿人常把“简单的思路”和“没有创新性”混为一谈,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有一种常见的审稿意见:
这个思路太简单了,只在目标优化方程的一项上动了动手脚,其他地方和之前的工作一模一样。
如果之前的确没人打过这一项的主意,那么这个改动就是事实上的创新。这个创见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主动的思索找到了这个命门 ——— 一个稍微改动就可以带来明显效果提升的命门。最终基于此,构建出了简约的解决方案。(译者按:福特斯坦门茨的故事,“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线,9999美元。”)
这类审稿意见的存在,让我的学生们觉得,他们得把方法弄的复杂一点才能博得审稿人的青睐。但我觉得简约比没必要的繁冗更有价值。越简单越好。比起咔咔整一个“为了复杂而复杂”的模型,在一个已有模型上略加改动就有所提升,更妙一些。
难就是新
中顶会可太难了。所以审稿人就常觉得,一个工作,无论是思路还是技术方案,得看起来有点难度有点门槛才好。仿佛文章作者必须得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这文章才配被录用。尤其是那些小白审稿人,特偏爱那种看起来颇费周折才能做出来的文章。但一个简约的思路,往往意味着删繁就简,去糟取精,直捣黄龙。这才是科学家该干的事儿。一个简单的思路,可以意义重大,当然,也有一定几率确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改进。这就考验审稿人的水平了,如果一篇论文提了一个很小的点, 但这个点直击症结,取得了其他类似方法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效果。那么这个微创新,就很有可能不是无足轻重的那种,这工作录用了,整个领域都会受此启发。
离谱就是新
不走寻常路往往就是创新之路。甚至从定义上来说,创新就是离经叛道,一条未曾有人涉足的道。但这种惊喜的感觉,往往是转瞬即逝的, 当听到一个很棒的主意,你觉得格局大开,但慢慢地,你会认为这个主意“理所当然”,而且往往是,想法越屌,大家就越容易认为它“理所当然”。比如这个很典型的审稿意见:
这不是很显而易见嘛,这不就是A+B?
理所当然是创新的反义词,所以,如果听完后觉得一个思路理所当然,审稿人往往就会草草下“创新性不够”的结论。但你应该站在一个过去式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 没审这篇文章之前,你能“理所当然”地想到要这么干嘛?能第一个想到应该这么干,然后干出来了,这本身就是创新。所以,无论是解释起来很容易,还是一切看起来理所当然,都无损于想法本身的创新性。
技术含量就是新
审稿人最常见的错误观念,就是觉得创新性和技术细节是绑定在一块的。创新性不光指方法论,它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如果一个数据集有一些已有数据集没有的新特性, 哪怕采集制作这个数据集用到的方法没新意,这个数据集本身也是创新的。方法论也一样,旧瓶装新酒也可以啊,只要别人没想过原来你可以这么装。就是单纯把一个复杂的模块简单化,也可以给人启发。创新性就像刚才说的“妙”这个词一样,是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在你批评一个工作没有技术创新的时候,扪心自问一句,是不是管中窥豹,格局小了。
有用就是新
不是所有创新都有用处的。它们只是新而已,并不一定真有什么实用价值。但这些可能没什么卵用,但又着实新奇的脑洞,可能会把我们引到一些未曾设想的道路上。所以,审稿人得格外小心一点。我们很难洞悉这些所谓的“歧途”会把领域引向未知的何处,得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我们现在做的各种预测,说白了,也还是跳不出当下现状的窠臼。比如,我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审稿意见:
作者提了一个方法,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任何卵用
“没有卵用”确实是一个问题,但如果要用这个词来评价一个新脑洞,还是有点操之过急了。审稿人心里要有X数,要有敬畏心理,不要对自己的想象力有过高的估计。
一点人生经验
我早期的研究,主要是把鲁棒性统计 (Robust Statistics) 和马尔科夫随机场 (Markov Random Field) 联系了起来,如果说有点创新性,那就是之前确实没人想过可以这么干。但这套A+B的打法可以搞出来很多有意思的玩意儿,做大了学术的蛋糕,基于此,也延伸出一些新的理论。我很幸运,尽管开始做的时候没太考虑实用性的事,但现在重新回看这些工作,它们的价值已然显现,之后诸多效果拔群的实用算法都受此启发。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你当然可以说,鲁棒性检测和计算机视觉科学的关联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使用鲁棒检测器,已然是标配,并不比呼吸新鲜到哪里去。但站在当年那个的时间点,当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是小婴儿喘的第一口气。人一辈子,会有很多次让你兴奋的时刻,但没有哪一种兴奋,可以比得上智性的火花划破科学长空的那一霎。一切如惊鸿般短暂,却像夏花一般绚烂。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灵光一现,你仿佛有了二郎神的第三只眼, 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洞察世界的角度。你独自屹立在世界尽头的山巅,领略了前人从未曾欣赏过的风景,这就是创见的力量。闪念的火花,转瞬即逝,但为了一次又一次追逐这一刹那的火花,我已然在科学的路上颠沛流离了一生。
最后需要做的,只不过是把这个抽象的闪念,翻译成具象的代码,实验以及文字。在这个过程中,美妙的思维火花可能只是隐隐约约地闪烁在脑海。而我对诸位审稿人的请求,即是共情,想象你就是撰稿人,正处在火花飞扬前的黑夜。(文章内容来源于湖北科普作家协会,作者系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