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    
“科技与狠活”——网络流行梗背后的传播学研究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4-28     阅读次数:    


最近,每每当你在视频平台上打开美食视频时,就会看到满屏的科技与狠活这个梗出自视频作者辛吉飞创作的系列视频,其内容以揭露一些假冒伪劣、虚假宣传食品的制作过程为主。通常以“xx元买到的xx食品,那必是科技与狠活哇开头,然后着手展示如何使用劣质原材料在多种添加剂的帮助下制作食品。然而,随着梗的爆火,即使是正常的餐饮教学视频下也开始出现了一勺三花淡奶等内容……今天我们无意讨论食品添加剂有关问题的对错,而是去看看科技与狠活能够火爆全网背后的传播学原理。

科技与狠活这个梗相似的是,网络上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冒出许多无厘头的梗来,让人摸不着头脑。当你正在异想天开,想象着从天上掉下一百亿这种概率小到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时,会有现在是,幻想时间带你来到现实;撕伞因为淋过雨,所以要在下雨时撕掉别人的伞的缩略。最初来源于一条新闻:《00后老师开始撕伞了》,内容是小学考试中,老师要求同学们将课本放在走道中以防止作弊。换言之,自己也被这种方法监考过,淋过,再把这种方法用在考试中,也就是撕掉了学生的,让学生们也淋一遍这些无厘头的梗让人第一时间难以理解,本应有着极高传播难度,但这些梗究竟是凭什么火爆全网的呢?

语言风格独特,情感煽动力强

首先,这些梗在表达方式上或天马行空极具想象力,或贴近现实极具批判力,或嬉笑怒骂极具感染力总体上有种充满力量的话语风格。其自身的简洁性、独特的表达方式、创新式的语言、煽动性的情感表达吸引了无数网友参与进了梗的创造与传播之中。

不过是用一种曲折、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调侃、戏谑、反讽、感叹等常用的复杂情感,是传统修辞方式在网络语言中的运用和强化。这就拓宽了它在网络和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从而使得我们能在更多的场合看见并记住这些

科技的发达,网民的增加

在某种程度上说,在之前叫做典故。在古诗词中,用典通过寥寥几字就能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和与其相似的情感。今天网友们的各种用梗和古人们的用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梗文化的欣欣向荣,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的繁荣。尤其是网络这个新型媒介,论坛、直播、微博、朋友圈等各种平台,不仅可以传播文字、图片,还可以传播音频和视频。

同样,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中国网民人数迅速增加到10亿人以上,互联网普及率从42.1%提升至73.0%,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广大的网民群体和参差不齐的受教育程度使得各种梗都能在经由传播后找到自己的受众。

并且,网络传播还具有蒲公英式、病毒式的传播特点,可以极快极广地进行传播。这让网民们即使在不同时空中也可以零距离无时差地实现狂欢。随着大数据精准推送的发展,网络传播中的马太效应让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科技与狠活也就也就越来越火,被大数据推送强行松到了每一个人的眼前。

寻找圈层,提供认同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认为,玩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方言现象。人们按照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因素分成了各种社群,而语言的使用方式也是不同社群的区分之一。互联网上的不同的,也是社会方言的一种,不同的人群往往由不同的方言形成心理认同。玩梗作为年轻人网络社交的独特方式和特殊桥梁,看似门户开放,实则壁垒森严,有很多看不见的、深不见底的划分、隔绝着不同的社交圈子有着共同话语的圈内人可以圈地自萌、凭借来完成彼此之间的快速识别和身份认证,而一无所知的圈外人则会一脸问号、不知所云。

作为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孤立个体,年轻人逐渐习惯通过玩梗来快速地寻找、识别同类,用一个来形容就是确认过眼神,遇上对的人打工人”“爷青结”“奥利给等层出不穷的就宛如网络社交的敲门砖和接头暗号,让参与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迅速心照不宣、心领神会,从而在不同群体间达成共识,进而实现网络社交的破圈”“组圈”“扩圈。总之,年轻人了解的越多,就越容易实现网络社交。是区隔不同网络社交圈子的空格键,也是网络社交中达成群体共识的快捷键和强化身份认同的回车键

社会困境中个体对权利框架的逃离

福柯的权力观这样指出:现代社会中权力的控制无处不在,不管是权力本身,还是塑造权力的底层架构,即知识和话语。边缘群体要在主流话语压制中求得生存,就需要制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来脱离主流话语的控制和规训。值得注意的是,被压抑的群体造能力较强,在他们造的社会实践背后,渗透出的是圈群中个体的现实困境和社境遇。

例如,在愈加严密网络监管下,上网中如果出现违禁词将会面临封号、删帖等惩罚。为了能使自己在网络上分享观点的同时不被封禁,网友们一方面以代词,以更加模糊抽象的意会代替具体直白的言传,如用我带你们打来掩盖直接粗鄙的辱骂;另一方面使用混合了emoji表情的抽象话语来代替纯文字话语,规避平台敏感词这种亚文化抵抗形式并非激烈的正面对抗,而是一种自我保护式的软性抵抗。

贫富差距扩大、阶层晋升通道趋窄、房价高企等问题,使得当前年轻族群面临着较深的内卷压力。随之而来的便是精神上的焦虑与娱乐空间的缩减,使得作为这样一种软性抵抗,成为年轻族群的在网络环境中的解压阀。在造中,他们只需通过简短的语句和表情包,就能够在圈群当中获得认同感和愉悦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现实空间的压力。

科技与狠活就是很经典的一个案例。食品添加剂问题本是一个非常严肃专业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结果却牵涉了无数普通人的饮食。他们用科技与狠活这样打趣的字眼表达出了自己对当下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满与恐慌。中,网友们在小圈子内自娱自乐,也即圈地自萌。一个个圈层由此逐渐固化形成具有自我规则和意义的精神空间。网友们借由玩梗的行为,回避社会议题、释缓生活压力,获得规避权力规则,娱乐他人所带来的快感。

科技与狠活绝不是梗文化终结的地方。绝对还会越来越多关乎切身大众的梗出现,对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进行抽象诠释。在这样一个几乎全民娱乐化的时代,数量众多的传播者和受传者,让充满了时尚感、认同感和满足感的各种梗既有来处、又有去处。这些人是梗文化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了解和研究梗文化就相当于把握住了网络传播中的精华部分,让我们对网络传播学的理解事半功倍。文章内容来源于专门学问



 
上一篇:媒体融合视域下虚拟偶像的认同和传播研究
下一篇:科学文化建设视野下的科学传播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