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医疗卫生工作者对科普并不“感冒”。不少人认为,与洋洋洒洒几千字的科研论文相比,健康科普文章显得不够“高大上”。“科学含金量不高,谁都能写。”几乎成了很多人对科普的刻板印象。
然而,作为科普工作者,我深知这是对科普的误解。事实上,科普的门槛并不低,不是所有的科普都能称得上是好科普,也不是谁都能在科普创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既要讲科学也要有思想
科普脱离科学性,就违背了初衷。而有的谣言披上“科普”外衣,更具有迷惑性,其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更大。健康科普作品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更要在科学性上下功夫。
优秀的科普创作者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坚持科学和客观原则,用心打造每一件作品。对于尚在探索阶段的前沿医学技术,需要谨慎、理性分析;而对于已经有定论的健康科学知识,则要规范、客观表达。
比如,有关洗牙的必要性是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之一。很多科普文章只是单方面强调不洗牙的危害,却忽略了大众牙周健康状况不同的事实。例如,牙周炎患者、牙龈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对于洗牙的需求其实是不同的。没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宣传,难免会以偏概全,也偏离了客观公正的立场。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创作了相关科普文章,分析了针对不同人的不同处理原则。
科普脱离思想性,就失去了科普的价值。科普的作用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还要传播科学精神,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等。健康科普尤其不能缺乏人文精神。
优秀的科普创作者不但要承担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任务,而且要有爱心、同理心,能够换位思考,想大众之所想,急大众之所急,才能创作出真正能引起公众共鸣的作品。
比如,我曾经看到过一篇科普文章,标题形式为“……不可怕,可怕的是……”。虽然这种表述一方面在表达安慰,另一方面则凸显所强调内容的重要性。但是如果讲述的事情只是作者自认为“不可怕”,而没有顾及读者的感受,也容易使人产生不适。
既要有灵魂也要“信达雅”
与侧重学术性的科研论文相比,科普作品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优秀的科普创作者既要有理性的思维能力,又要有感性的表达能力。
感性的表达可以使作品更加有血有肉、生动鲜活。因此,科普作品不仅凝结了创作者的智慧与汗水,而且融入了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相同的知识和主题,不同的创作者采取的表达方式各异,每一件科普作品都会被打上创作者个性的烙印,而这恰恰是科普的灵魂和精髓所在。
科普可以看作是对科学知识的“翻译”。换言之,就是把枯燥难懂的科学知识,翻译成通俗易懂的文字。
每个科普工作者都应该是很好的“翻译家”,他们所做的翻译工作同样要做到“信达雅”,在阐述科学知识的时候,灵活运用比喻、类比等方法固然重要,但表达准确更为重要。
比如,如果要采用比喻方法进行科普创作,就一定要为本体找到最合适的喻体。科普作品只有通过形象、贴切的比喻,才能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尽快掌握知识。
既要有热爱也要讲坚持
在科普创作中,坚持做到让每一件作品都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并不容易。
只有真正热爱科普创作,并且愿意用科普创作服务大众的人,才会乐于为打造科普精品奉献自己的心血和智慧。也只有科普精品,才会使公众在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情感等多方面真正有所收获。
健康科普更是要通过其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实现自身的价值——“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在医疗卫生领域,大多数人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在做健康科普。我想,除了热爱,还能有什么更好的理由呢?(文章内容来源于健康报医生频道,作者系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