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落实科学教育“加法”?11月11日—14日,西部科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国科普教育论坛在宁夏银川举办。
“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重构课堂教学程序,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构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课程体系。”宁夏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亢燕以《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在学科、课程与教学中的实践》为题目,从三方面介绍了学校创新素养培养工作,阐述了科创课程对教师教育提升和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作用。
研讨会通过主题报告、专题研讨、课例展示、科普讲座和学校观摩的形式进行。在课例展示环节,广东省东莞市启东学校教师陈莉莉展示了以实验教学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法,该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提升了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毕吉利以人的终身发展为切入点,分享了“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的现实困境和突破路径。
来自深圳大学的教授李树英、安徽教育出版社的编审杨多文等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校长作了主题报告。
与会者积极探讨并分享了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落实科学教育“加法”的问题与实践经验,推动基于科学研究实践的科学教育,筑牢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
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普教育工作者、科技示范校校长、科学教师、高校科学教育专业教师及学生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推动了科学教育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也为推动科学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这是响应政策号召、实现校外科学教育与学校科学教育的双向奔赴,促使科学教师打破学科限制,打开视野,思考学科育人的根本价值,实现新课标理念落地生根。”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科学教研员王雅琴表示。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宁夏教育厅教学研究室、宁夏科普作家协会、安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
秘书处转载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11/3d74ac8f25234d789cc315cfcf95ff3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