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山峰迭起,平原错落,丘陵连绵,沙丘散布,湖河交错相连,稻香阵阵,如果不抬头看雄伟的贺兰山,还真以为是在富庶的江南呢。
“塞上川、黄河弯,大漠黄河有孤烟,黄土高坡连着天”,一首塞上民歌,唱出了集大漠雄浑,江南水乡秀美于一身的塞上山川风光,而沙坡头就是这山川风光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沙坡头全景空灵寂寥、飘逸隽永,四处走走,会发现这里的一草一木,更或是每一粒沙,每一滴水都散发着让人着迷的神奇气息。
“西有沙山,一名万斛堆。大河在南”在《明史·地理志》中 ,沙坡头被这样记载下来。打开中国的地形图,可以清晰的看到,在华力西造山运动中隆起的祁连山和燕山造山运动中诞生的贺兰山相遇而未见的地方留下了一个豁口,绵延万里的腾格里大沙漠在西北风的长驱直入下带着黄沙猝然与奔腾而下、一泻千里经黑山峡急转流入宁夏中卫境内的黄河相遇,在这里黄河一改其汹涌而为平缓,浩瀚大漠与绿如江南隔河相望,沙与河这对本不相融的矛盾体,在沙坡头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相依相偎。
在宁、蒙、甘三省(区)的交接点,黄河第一入川口,沙坡头是欧亚大通道,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集长流水旧石器遗址、孟家湾新石器遗址、秦代窑场、汉代河堰、丝路驿站、西夏皇家花园于一地,融长城文化、丝路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与现代治沙成果于一体,既有西北的宏伟雄奇,又兼江南的婉转秀丽。唐、宋、元、明以来,史不绝书的“沙坡鸣钟”成为宇内异景,形成了不可再造的世界级品位的绝世奇观,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之为“世界垄断性的旅游资源”。
1200多年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名句在这里诞生。如今,白天,羊皮筏子上的黄河漂渡,骆驼背上的腾格里沙漠探险,金色沙堆上的天然滑沙,夜晚,天地静穆,繁星闪烁,无数人在此流连忘返。
沙坡头之所以有现在的绿草茵茵,还源于其辉煌卓越的治沙成果。20世纪70年代之前,北方万里疆土黄沙漫漫、沟壑纵横,如今的沙坡头景区曾风沙肆虐,被称为“沙多愁”。1958年,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在沙坡头地区穿越腾格里沙漠胜利通车。为了确保西北交通大命脉包兰铁路在沙漠区畅通无阻,勤劳智慧的宁夏人民与治沙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一起艰苦探索,创造出了以"麦草方格"为主的"五带一体"综合治沙工程体系。无数个酷暑严寒的过往岁月里,他们用双手把麦草一寸一寸固定在流动的沙丘上,如今,站在坡头上,放眼望去,绿洲绵延。麦草方格治沙成果结束了长久以来“沙逼人退”的困局,是“人类治沙史的奇迹”。
60多个春秋过去了,现在包兰铁路穿越沙漠的地带渐渐从不毛之地变成花草树木随处可见的地方,昔日令人谈之色变的万里黄沙已经成为人人向往的美景胜地,这是几代治沙人在半个多世纪里用生命和青春换来的人间奇迹。
(本文系典赞·2021宁夏科普作品创作与传播大赛文章类入围作品,作者系宁夏气象服务中心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