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肥:
狭义的生物肥料,是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使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的制品,也被称之为接种剂或菌肥,它本身不含营养元素,不能代替化肥。
广义地生物肥料是既含有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又含有微生物的制品,是生物、有机、无机的结合体它可以代替化肥,提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类营养元素。
化肥和农药的大量应用对于人类而言利弊并存,为兴利除弊,科学家提出了“生态农业”,逐步实现在农田里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和化学杀虫剂,而使用有机生物肥料和采用微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
前景演变:
生物肥料在中国生产,经历了几起几落的发展过程,但从总体速度来看是较慢的。
20世纪50年代大力推广应用大豆、绿肥根际固氮菌。当时全国各地差不多每个县都有菌肥厂。这个时期的生物肥料生产只求产量,不顾及质量,持续时间很短。
20世纪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全中国许多地方又恢复生物肥料生产和推广细菌肥料,大部分采用发酵生产。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质量有了提高,但后来许多地方用炉灰渣替代草炭作吸附剂,产品质量下降,农民就不愿意使用了。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生物肥料生产及应用由于其增产明显,品质改善、特别是对环保的特殊作用,又呈上升趋势,开始出现了固氮、解磷和解钾生物肥料极其由此演变出来的各种名称各异,千奇百态的生物肥料。
近三十年来,还不断有新的企业投入生产,有新的产品出现。国外生物肥料生产技术和产品也开始拥入中国市场,中国生物肥料的生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种类分类:
1、生物有机肥料
2、秸秆腐熟剂和畜禽粪便、有机垃圾发酵剂
3、微生物接种剂
4、光合细菌肥料
5、复合微生物肥料
6、“酵素菌”和“EM ”
1、生物有机肥料
农业和畜牧业的废弃物或有机垃圾经有益微生物发酵、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称为生物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料含大量有机质和大量活的有益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兼有微生物接种剂和有机小袋装生物肥。
由于企业的生产技术、菌种来源各不相同,存在的问题也相应较多。生物有机肥料标准不好制定。企业要生产,应先制定企业标准作为产品生产和质量检验的依据。建议企业在制定标准时,把活菌数定为≥0.2亿个/克,有机质≥35%。
2、秸秆腐熟剂和畜禽粪便、有机垃圾发酵剂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畜业集约化经营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农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现象日益严重,如何处理这些有机废物一直是令环保部门头疼,被农业部关注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采用微生物发酵方法处理固体有机废弃物。中国也有一些单位开始对固体有机废物进行试验和应用。
3、微生物接种剂
是指用已知的有益微生物经液体发酵生产而成的液体活菌制品,或菌液经无菌载体吸附而成的固体活菌制品。
微生物生产企业大多规模不大,技术力量和检测能力有限,无法将菌种纯化后再生产,有的企业更是没有发现菌种已污染了杂菌。菌种退化也是企业在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解决的方法是提纯复壮和更换菌种。发酵设备不完善,也是微生物接种剂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微生物在无杂菌条件下发酵是接种剂生产的必备条件。
4、光合细菌肥料
光合细菌肥料发展很快,主要用于畜禽饲养和水产养殖,也可以用于农作物拌种和叶面喷施。有机生物肥。
5、复合微生物肥料
复合微生物肥料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产品。此类产品的种类较多。复合微生物肥料的产品形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微生物接种剂与有机物料、无机肥料混合后造粒;
第二种是微生物接种剂与有机肥料混合造粒然后与化肥复合肥混合包装;
第三种是在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包装中附加一袋微生物接种剂,在田间施用前,将接种剂与有机无机复合肥混合。
6、“酵素菌”和“EM ”
“酵素菌”和“EM ”均是从日本引进的微生物发酵剂产品。发展EM和“酵素菌”,首先要清楚“EM”和“酵素菌”所含的确切菌种类型,菌种的来源无论是自制的、还是从境外购买的都要经过鉴定,而且要鉴定到种。在企业无确切的生产标准,产品无量化指标、无检测方法的情况下,不宜组织大的课题进行研究、推广。
主要特点:
1、无污染、无公害。
生物复合肥是天然有机物质与生物技术的有效组合。它所包含的菌剂,具有加速有机物质分解作用,为作物制造或转化速效养分提供“动力”。同时菌剂兼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活化土壤中潜在养分的作用。
2、配方科学、养分齐全。
生物有机复合肥料一般是以有机物质为主体,配合少量的化学肥料,按照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和肥料特性进行科学配比,与生物“活化剂”完美组合,除含有氮、磷、钾大量营养元素和钙、镁、硫、铁、硼、锌、硒、钼等中微量元素外,还含有大量有机物质、腐殖酸类物质和保肥增效剂,养分齐全,速缓相济,供肥均衡,肥效持久。
3、活化土壤、增加肥效。
生物肥料具有协助释放土壤中潜在养分的功效。对土壤中氮的转化率达到5—13.6%;对土壤中磷、钾的转化率可达到7—15.7%和8—16.6%。
4、低成本、高产出。
在生育期较短的第三、四积温带,生物有机复合肥可替代化肥进行一次性施肥,降低生产成本。如大豆每亩施用生物复合专用肥30—40kg,玉米每亩施用专用肥50—75kg,一次性作底肥施入,不需追肥,既节省投资,又节省投工。与常规施用化肥相比,在等价投入的情况下,粮食作物每亩可增产10—20%。
5、提高产品品质、降低有害积累。
由于生物复合肥中的活化剂和保肥增效剂的双重作用,可促进农作物中硝酸盐的转化,减少农产品硝酸盐的积累。与施用化学肥料相比,可使产品中硝酸盐含量降低20—30%,VC含量提高30—40%,可溶性糖可提高1—4度。产品口味好、保鲜时间长、耐储存。
6、有效提高耕地肥力、改善土壤供肥环境。
生物肥中的活化菌所溢出的孢外多糖是土壤团粒结构的粘合剂,能够疏松土壤,增强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活化土壤中的潜在养分。
7、抑制土传病害。
生物肥能促进作物根际有益。微生物的增殖,改善作物根际生态环境。有益微生物和抗病因子的增加,还可明显地降低土传病害的侵染,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
现存问题:
1、生物肥料生产企业发展过快过多,但多数是小规模企业,作坊式生产,设备工艺落后,职工素质不高,因此生物肥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中的成分构成不科学。
2、生物肥料种类很多,但多数还是传统的固氮、解磷、解钾细菌,有的甚至还在用酵母菌,缺乏新型高效产品。菌株目标效能不稳定,配方不尽合理、抗逆性差。生物肥料本身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不够,科研人员相对不足。有些作用机理还不清楚,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还有待于继续研究。基础研究严重滞后于生产实际,生物肥料的推广未能遵从试验、示范、推广的程序。
3、市场监督管理缺乏必要的条件,少数企业在宣传上夸大使用效果,使用不正当经营手段,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给农民造成损失,降低了生物肥料的声。管理不够规范,国家虽然实行了登记证管理制度,但管理力度不够,不少未登记的企业或产品甚至假冒劣产品还在大张旗鼓的宣传,生产和销售,片面夸大生物肥料的作用,把生物肥料当作是能医治百病的“神仙水”。
4、对生物肥料的正确宣传和引导还不够,其好处和效果还没有为广大农民所接受,生物肥料在全中国肥料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大。
5、生物肥料试验设计的不合理、不科学,带来试验结果的不真实。检测标准不科学,带来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和不真实。(作者系宁夏农科院王世荣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