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由《新青年》半月社印行的《科学杂谈》上登载了俞子夷写的《火柴和花爆》。这篇科学小品在表达方式上非常自由,使用语言非常朴实。开篇作者写到“旧历新年,大家都放花爆,这是一种玩弄火的游戏。”从民俗说起,贴近人们的生活。提到磷时,作者回忆起了幼时初读《化学须知》的笑话:因为没有看到实物,不知道白磷是什么,于是去请教国文老师。当国文老师告诉他“磷就是鬼火”时,作者不解地想“鬼火可以做火柴?”这些珍贵的回忆不仅展现了孩子好奇的天性,也进一步贴近了读者。曾几何时,我们也被很多科学现象所困扰,也问过很多类似为什么的问题。作者接下来还是用很自然的笔法,不紧不慢地介绍制造火柴轶事,比如黄磷火柴容易中毒,平常也听到吃火柴自杀;旧时人们把火柴放内衣口袋除潮气,结果烧起来灼伤人;老师指导学生按照化学书中的药方制作火柴,学生不小心把头发眉毛都烧了,等等。这些描述都饶有兴趣。之后,作者才向读者介绍火柴盒匣、火柴梗上的化学物质,以及火柴点燃中各自的功能。匣上的红磷和硫化锑负责摩擦发火、火柴头上的硫黄等物质通过燃烧引燃木梗。这样一个短暂燃烧过程,包含了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作者还善于引导读者继续开拓思维:“木梗上和匣侧涂的药品要是互相交换,结果会怎样?”这篇小品文的另一部分就是介绍“花爆”了。“花爆”这个词在当今用得较少,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用之指代爆竹和花炮两类。介绍中,作者注意比较火柴与花爆的区别,诸如,为什么花爆中不必用磷,为什么火柴中产生氧气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会换成硝石等。阅读完这篇科学小品,就能找到相应的答案。这篇科学小品文结尾的观点与当前主张和流行的一些科普观点相契合,非常睿智:“游戏不忘科学,科学是随时随地有的;爱科学的人,俯拾即是。科学近在咫尺,不要失之交臂。”
1941年,耀明在《中学生活》第4卷第5期上登载了《镭的功绩》。这篇科学小品分为五节,分别介绍了镭的发现、镭的特性、镭的医疗用途和镭制法的公开等。每节都有一个小标题,其中有一些开门见山、非常明了,如第一节标题就是“镭的发现”。而第二节讲述的是镭的放射性能。当镭不断发射氦气、原子数减少时,会变成其他的金属,所以作者写道“有人说将来可能使铅变成金,那时金就不会怎样可贵了”。这恐怕也就是作者把这节题目定为“炼金术”的原因吧。单看题目是很难准确猜出内容的。第四节的题目是“伟大的气魄”,作者用情景再现的笔法描写居里夫妻俩在镭的发现是否申请专利问题上的对话。对话真实地还原了他们的心路历程。尽管他们也想用专利权的钱来改善实验室的设施条件和生活质量,但是玛丽·居里坚守“科学家的精神”,向世人无偿公布了镭的制造方法,发挥出更大的治疗疾病的功效。文章的尾声借“伦敦医院替镭锭筑特别坚固的防空壕”来表达作者对战争的憎恶,号召科学家和青年人为缩短战争而努力。
1944年,曾昭抡在《青年与科学》第1卷第6期上发表《蜡烛杂谈》。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比较了中国蜡烛与洋蜡之区别。全篇文章,作者仅仅提到“石蜡制成的蜡烛”,并没有更多介绍蜡烛的组成与相关技术工艺等。在中外对比上,作者集中在蜡烛本身光亮程度、用途这两个方面。作者如是写道“蜡烛在中国,用得很不少。不过它的主要用途,是在敬神烧香,而不在读书写字,这样说来,蜡烛在中国,可说是迷信的一种点缀品。”关于洋蜡的光亮,作者描述道“可是洋蜡点起来,亮光较好,火焰也比较稳定。拿来发亮,实优于普通油灯或中国蜡烛。”这篇小品文,从抗战引发物资供应紧张说起,从中国传统习俗角度来审视蜡烛用途,同时客观看待外来物品的优点,体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性观点。
1947年,吴蔚在《科学大众》3月号上发表《不要迷信美国的牙膏》。这篇短文的主体部分是节译自《美国药物学会杂志》(J.Am.Pharm.Ass.)上刊登的美国齿科治疗学会的报告,揭示了美国多家牙膏生产厂商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广告过分夸大效果的情况。虽然是节译,但作者的观点非常鲜明,在题目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当时不少国人却认为,“月亮是外国的好,无怪乎牙粉牙膏也是外国的好了。”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情况还忽隐忽现。可见,这篇短文在当时是针砭时弊的。在具体说到当时国外进口牙膏的不实之前,作者向公众普及了牙膏的主要成分,即摩擦剂(如碳酸钙、磷酸钙和硫酸钙)、洗净剂(肥皂、硫酸烷基钠等)、矫味剂(糖、香料等)。依靠这些成分,刷牙就起到了除去口腔污渍、清洁口腔卫生的效果。接下来,作者列出了5种在中国市面最为流行的牙膏牙粉,清楚地叙述美国齿科治疗学会对它们的质量分析,希望大众“都不要着了广告的迷”。短文最后一段,体现出对伸张正义、尊重事实行为的高度赞美,希望团体或个人都“敢言人所不敢言,不讲交情,不讲派头。反顾我国呢?不要说牙粉牙膏等小事,就是再大些的事,又有谁肯出来说一声,那一种是好的、合格的,那一种是坏的、不合格的呢?”从那时起,科学家群体社会责任之话题就跃然纸上。
重水的发现获过1934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1947年,方白在《开明少年》上发表《重水和原子弹的故事》。一看到题目,读者很容易会想到,重水与原子弹似乎有着某种联系。这篇短文总共分为七节。第一二节的题目分别是“幻想的故事”和“天翻地覆的一幕”。这两节占据全文1/4的篇幅,却对“重水”只字未提。第一节是简单介绍一个美国人的“科幻小说”,内容是1953年原子弹大炸美国。作者认为,“美国军人对原子弹的崇拜已到了疯狂的程度。”第二节描述美军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的危害,从保住性命的日本人的陈述中,爆炸的破坏力与人类个体的弱小形成鲜明对照。在描述美、日、德三国原子弹制备竞赛的第三节最后,读者终于看到了“重水”两个字。然后在第四节“奇怪的水”中集中介绍重水的物化性质,与普通的水进行了对比,还用非常精炼的文字解释了重水为何是“重”的,以及与原子弹之间的关系。接下来的第五节和第六节,读者读到一位叫伊诺的勇士大破德国人重水工厂的故事,情节描写很有吸引力。最后,作者回到了辩证的思维,阐述了原子能为人类造福的方面,而这才是今后科学的“努力的方向”。
董纯才原载《解放日报》上的《马兰纸》收录到他1948年出版的《凤蝶外传》书中。这篇小品文分成六节,遵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达到向读者介绍纸的制作工艺的目的。文章的语言非常简洁,段落分得比较多,读者阅读起来比较省力。作者的写作风格与法布尔的《昆虫记》有些类似,以科学探索、试验为基调,读者带着问题,一步一步去了解纸张的制作。作者向公众展示了科学家的真实形象,他们也并非天生就知道所有的事情:“我们的科学家决计就在这现有纸厂的基础之上,来解决造纸的问题。(另起一段)他们走进了那家纸厂。工人们照常做着工作。工作进行得迟缓,出品又是那么粗劣不适用。怎样才能改良纸质,增加产量呢?这就是科学家所要解决的问题了。(另起一段)他们想,这只有从改良技术着手了。”科学家们的造纸试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用稻草造纸的试验,并没有得到成功。他们放弃了这一企图。”在第三节里,作者先描述了一种高纤维、适宜造纸的草的发现,原来“这草土名叫马兰”。读到这里,终于领悟到了题目的来由,同时对造纸的成功饱含信心。对于造纸的过程,作者选用了两个很通俗的词语:破坏和建设。对于破坏叶子组织结构的方法,作者总结为四个字——浸、煮、洗、碾,既理清了头绪,又方便读者理解和记忆。最后一节,作者讲述了捞纸、压榨、晒干的工料序,“马兰纸”就这样造成了。
1948年,第三十九期《开明少年》上登载了何澄的《宇宙的砖石》。这篇小品的题目就是一个比喻,将当时已知的92种元素比喻成建造房子的最基本结构——砖石。作者在文中对很多元素的性质都进行人格化处理,比如氦、氖、氩等惰性气体,作者说它们是不善“交际”的气体元素;把同族性质类似的锂、钠、钾等金属,比作“三个亲兄弟”。通过这些具体的元素,作者引导读者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对于它们的大小也进行了比较说明。最后,说到了镭、钍、铀这三种放射性元素,以及它们发出射线时自身结构的变化,启发读者对于原子内部结构探索的兴趣。在这篇小品文发表前15年,也就是1933 年,郑贞文发表了同主题的小短文《元素的意义》。郑贞文是我国老一代的化学家、编译家和教育家,为传播、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统一化学名词做出了卓有贡献。他知识渊博,古今中外对于“元素”之认识,汇集在一篇短文中。“万有一元说”、“四元素说”、我国的“阴阳五行说”、印度的“微粒子说”等都有简明的介绍。作者对于“元素”定义的合理性有着深刻的思考。
1949年,温济泽在《中国青年》第七期上发表《原子弹》。这篇小品文的创作背景是当时战争贩子常以原子弹吓唬人,作者写作目的就是告知公众原子弹的真实威力以及原子弹也是可以防御的,不要被敌人所蒙骗。从化学学科的角度来看,这篇短文主要是介绍了普通炸药引燃时的化学变化和爆炸原理,进一步比较原子弹爆炸时的区别,以及制备原子弹的原料铀的各种同位素。【文章选自《百年中国优秀科学小品赏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姚义贤、陈晓红、李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