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作品评介
作品评介    
化学类科学小品鉴赏(1949—1979年)(一)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 胡俊平     发表时间:2022-11-01     阅读次数:    


新中国成立后,工农业生产百废待兴。化学作为与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学科,在提高生产力、创造更多劳动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科学小品正适应大众的需求。从1949年到1979年,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为主的报纸登载了大量的科学小品文,介绍了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传递科学知识,振奋着人们克服困难的斗志。《中华少年》《我们爱科学》《儿童时代》《少年科学》等以青少年为读者群的刊物,发表的科学小品主要集中在化学的新奇现象,培养年轻读者的科学兴趣。

1951年,茅左本在《中华少年》第8卷第11期上发表了《我们祖先创始了化学》。这篇科学小品追溯了化学这门经典学科的起源,以及近代化学的形成。小品文的题目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一个科学观点:化学最早是从我们中国起源的。作者先从大众熟悉的《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炼仙丹说起,引出“炼丹”的话题;紧接着引用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的话,印证了起源于我国的炼丹术是化学的始祖。进而作者带领读者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穿梭,介绍古代炼丹术的同时,着重介绍了各种金属的化学反应以及后来总结出来的化学方法,比如碳酸铅、一氧化铅、硫化铅等反应,“蒸发”“蒸馏”“升华”等化学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很少使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主要从化学反应的现象落笔,重点描述各种化合物颜色的变化、物质状态的转变,读者看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晦涩,兴趣盎然。对待古代的炼金术,作者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既看到了弊端,又从中看到了我们祖先的观察力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近代化学诞生于欧洲,对此作者最后总结,认为“封建专制”阻碍了我国的化学研究进展,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值得肯定和赞扬。

同年,茅左本出版了《我们祖先的创造发明》一书,并多次重印,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其中有一篇《火药和火药武器》,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火药的发明历程以及作为战争武器、娱乐工具的应用。火药爆炸依靠硝石、硫黄、木炭三者的化学反应,而它的发明,古代的炼丹家贡献非凡。围绕着火药的应用,作者将秦、三国、唐、宋、明等各个朝代的进展一一叙述,并考证了火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历程,呈现了我国发明火药的事实。

1954年,高士其在《战友》上发表了《炼铁的故事》。这篇科学小品的行文风格非常独特。整篇文章的段落分得比较多,但每一段的文字量不多,有20—100字。作者先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没有铁的话,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作者的语言非常生动,连续用了两个“那时候”来引出一个段落,说明铁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接下来,作者向读者介绍铁是怎样炼成的,介绍过程的文字充满了画面感。首先展现的是在矿山上采矿的情景:“你们如果到矿山上去看,就可以看见采矿工人正在用炸药把红褐色的铁矿石炸得粉碎,白天夜里都可以听见轰轰轰的响声,不断地在放炮。”其后,作者用形象而生动的文字描写了矿石是怎样从矿山运到炼铁厂,然后又进了鼓风炉,变成铁水,进了铸造厂,从而打造成我们日常使用的铁器。他把铁的炼造工艺介绍得清楚而又非常贴近大众的理解水平。高士其创作科学小品的严谨科学态度令人钦佩。当《战友》编辑部邀请他写一篇文章的时候,他并没有去过炼铁厂,也没有见过炼铁。为了写好这篇科学小品,他先让秘书去北京图书馆借来大量的关于炼铁的中外科学著作,一本本仔细阅读;而后又亲自到石景山钢铁厂去参观体验,被火红的钢水烤得满头大汗。有了这些积累,他才写出了这篇科学性和文艺性兼备的作品。

1954年,白丝木在《北京日报》上发表了《谈谈墨水的制造》。墨水是一种典型的化工产品。在“签字笔”诞生之前,墨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文章开篇点出了这种貌似简单的化工品的不简单之处:必须耐晒、耐冻,不容易沉淀、不容易褪色等。作者以“蓝黑墨水”为例,列出了墨水的主要成分,包括单宁酸、没食子酸、硫酸、石炭酸、硫酸亚铁、可溶性蓝色颜料、甘油等大众熟悉或不熟悉的化学物质。墨水里添加的这些化学成分都担任了重要的职责。因此,作者把这些物质的功能一一作了介绍。比如,单宁酸与硫酸亚铁反应后生成的鞣酸铁是墨水不褪色的原因;适量的硫酸可以防止墨水沉淀;石炭酸使墨水不腐化发臭。读者看过后,对墨水配方的巧妙有了深刻体会。在文章最后,作者对于墨水的原料配量和制作方法进行了介绍,有自己动手想法的读者可以对照着做“产品”。

1956年,高士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天石》。在这篇小品文中,他继续保持了简约文风,每一个段落是那么精巧隽永,文字在时间和空间上跨度很大。这篇短文描写的主角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元素铁。文章开篇从古埃及说起,说明了“天石”名称的由来,及其与天体陨石的关系。继而,作者笔锋一转,从天说到地:科学家告诉我们,地壳本身含有千分之四十五的铁。正因为有了丰富的铁,铁的应用自然拓宽了。作者就把铁在工业、生物界的作用顺其自然地介绍开来。因此,短短的千字文,作者用非常平实的语言,把铁的前世今生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

1958年,米扬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宝石的秘密》。这篇小品文非常应景,因为1958年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同志们成功制备了人造宝石。在这一新闻事件下及时地把其中的科学知识告诉大众,算是对社会“焦点”或“热点”问题的科学普及了。在文章开篇,作者简要叙述了宝石的用途以及我国成功制备人造宝石的消息,然后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把珍贵宝石的神秘面纱揭开:所谓宝石,不过是一些金属氧化物的透明结晶体而已。接下来,作者又揭示了宝石的几个奇妙之处:宝石为何是透明的、蓝宝石和红宝石有什么特殊等等。这些知识对于平日较少接触到宝石的大众而言是新奇又有趣的。

同年《人民日报》刊登的科学小品中还有晓翔的《琥珀和有机玻璃》。看到题目,人们常常回想,琥珀和有机玻璃有关系吗?大家的初步印象是,两者都是晶莹剔透的,前者是大自然的杰作,后者是人工的。作者从大街上卖售的琥珀开始讲起,展示了天然琥珀形成的过程。远古时代的森林,枝叶繁茂的树木,活泼的虫、鸟、兽,在作者的笔下仿佛一张画卷展现在面前。松脂裹着虫儿形成的琥珀,作者称之为美丽的“玻璃棺材”。与之相对比,人工的“玻璃棺材”出现在北京举行的化学工业综合展览会上。无色、完全透明的特点让有机玻璃制备的生物标本比琥珀更胜一筹。作者抓住人们的好奇心,顺势把有机玻璃的学名、性质特征、用途等做了简要介绍。短文最后一段算是对题目的注解,也是对人类科学进步的无比欣慰。“大自然在万万年期间生成的琥珀,已经被我们在工厂中制得的有机玻璃超越了。这说明了一个真理:科学的发展会使人类成为自然界的巨人。”

1959年,高士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衣料会议》。如果短文讲述的是以衣料为讨论主题的一次会议,便再普通寻常不过了。但是,偏偏参加会议的主角是各色各样的衣料。短文的题目奠定了人格化的写作方式。作者眼中的棉花,是“衣料中的积极分子”,因为从远古以来,就勤勤恳恳为人类服务;皮革不是“正式代表”,因为它不能通风、不能吸收水分,因而不能用作普通衣服用;蚕丝是“衣料中的漂亮人物”“纤维中的杰出人才”“纤维‘皇后’”;无纺布是衣料会议“最年轻的代表”。短文中还使用了那个年代常用的“家庭出身”“个人成分”的词语,虽有时代局限,但非常便于大众去理解衣料的来源和化学物质成分,比较贴近生活和实际。比如,在说蚕丝时,“它的出身是来自养蚕之家,它的个人成分也是蛋白质。”正如一般会议到闭幕结束时要通过决议,衣料会议也有决议。到短文最后,作者从科学穿衣、卫生保健的角度出发,提出两项号召:衣物大小要合适;勤于换洗、善于收藏。

1959年的《人民日报》还发表了好几篇与化学有关的科学小品。如,家禄、瑞荣的《玻璃好肥料》、义生的《钨的故事》、柳风的《萤石——真的宝石》。这些科学小品的选材与工农业生产的相关性非常强。《玻璃好肥料》中给出了以碎玻璃为主要成分的玻璃肥料配方,满足农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钨的故事》揭示了钨钢刀具的锋利,对于社会主义工业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萤石——真的宝石》介绍了萤石在炼钢、炼铝、制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科学小品重在介绍化学物质的功能和性质,多采用平铺直叙的写作方法。但是,化学物质本身的奇特性让科学小品读起来并不显得晦涩,吸引读者的目光。

1960年,铁丁的《懒家伙的岗位》出现在《中国青年报》上。这篇小品文的篇幅不长,但是当读者读此文到一半的时候,或许还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因为其中根本没有提及什么“懒家伙”。作者在短文前部用大量文字来铺垫,描述了一种古怪的“潜水病”。而这种病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惰性元素”,让“懒惰”的惰性气体代替空气中氮气的位置,潜水员就可以免受压力差之苦——这时候,小品文的主角才亮了相。惰性气体的用途其实还有很多方面,这篇短文仅仅从中挑选了一角,充分体现了小品文“小”的特征。

1960年,石工(陶世龙)在《人民日报》发表《碳和生命》。碳是元素周期表第Ⅳ主族的元素,是化学(尤其是有机化学)中的绝对主角。在这篇短文中,石工主要从碳怎样在生命体中循环的角度来写的。要写好这篇短文,需要有宽广的视野。作者对地球化学、生物化学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理解,把碳在环境中的各种形式清晰地展现了出来,如海水中的碳酸气、碳酸钙(石灰岩)等。尤其重点叙述了植物是怎样利用环境中的碳,把它们当作了生命物质的原料。

1960年,《解放日报》上刊登了一位科普新星的作品《以雷鸣夏》。这位科普新星就是科普经典《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的主要撰稿者叶永烈。他当年仅20岁左右光景。古谚、民间故事、诗歌是增强文章文学色彩的最常见的方式。叶永烈在这篇短文中,以古谚作为题目,也以古谚开篇:“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作者对“雷公”“电母”的传说也进行了物理学视野的科学解释。在小品文后半部分,作者着重讲解了雷电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比如臭氧的形成、二氧化氮的生成、硝石的生成等。短文中的比拟手法增强了文字的生动感。作者把灰尘比作是“空气中的流浪者”,把臭氧比作是“氧气的亲姐妹”,把浓硝酸比作是匹“烈马”,将物质的特性刻画得活灵活现。【文章选自《百年中国优秀科学小品赏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姚义贤、陈晓红、李正伟)】

 
上一篇:化学类科学小品鉴赏(1949年前)(二)
下一篇:化学类科学小品鉴赏(1949—1979年)(二)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