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陈念贻在《科学大众》第二期上发表《锗???——电子技术的粮食》。文章的题目起得非常贴切。民以食为天,这个比喻将锗元素在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地位表达得淋漓尽致。全文介绍了锗元素的分布、提炼和应用。涉及相关知识点时,均蜻蜓点水般一笔带过,重在勾勒出全貌,而不特别关注细节,便于读者理解。由于受内容的限制,语言的形象化也难以施展,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大约在同时代,侯德榜先生撰写了《纯碱的性质和用途》。同样,文章非常朴实,采用大众化的语言,直接告诉读者纯碱的化学特点和应用。区别于一般的教科书,侯先生对于“纯碱”名称的来源做了探源。“为什么把碳酸钠称为‘纯碱’? 难道它比别的碱更纯吗?”这个问题完全是从普通大众的角度提出来的,也正是很多人都感到困惑的问题。读了这篇文章,就知道了这里的“纯”是相对于草木灰碱而言的。文章的结尾“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去污工作,也常常由纯碱来担任”,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完全不同于普通的科技说明文。
1961年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依旧是科学小品文的好舞台。《人民日报》陆续登载了余俊雄的《钢铁的“寄生虫”》、秉朴的《钢的维生素》、佘大奴的《海水》。所谓的“寄生虫”,是作者给影响钢铁质量的有害杂质的一个“绰号”,它们像寄生虫一样不受人欢迎。读完全文,硫、磷、气体等杂质对钢铁品质的影响读者就略知一二了。“维生素”是作者送给添加在钢中量少却有着重要功效的一些元素的“美称”,这些元素包括钨、钼、铬、锰、镍、硅等。比如添加钨让钢的硬度加大,添加铬变成了不锈钢等。“维生素”的称谓恰到好处。《海水》一文除了关注海水变淡水的方法,还主要讲了海水中的化学元素,以及化学工业对海水的利用。铁丁在《羊城晚报》上发表了《银碗里的学问》,讲述了银离子超乎寻常的杀菌功能。其中对于银怎样生成银离子、如何杀菌有一段极其生动的描述:水和银“会面”以后,经不起水的热情“邀请”,总会有微量的银进入水中,成为银离子……每升水中只要有一千亿分之二克离子的银,就足以叫所有的细菌一命呜呼了,没有细菌的“兴风作浪”,食物就变得不易腐败了。阿芒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焦煤油的巨大潜力》。这篇短文把一些普通人听起来非常陌生的化学物质名(如苯、甲苯、萘、酚、蒽、菲)与日常生活中的物件联系了起来。读罢短文,读者能深深体会到日常生活用品竟然与煤焦油有这么紧密的联系,认识到化学合成工业对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1962年,刘仁庆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纸的秘密》。这篇科学小品文的时代特征比较明显,折射出小品文创作之时我国造纸工艺的水平。短文中,作者总共揭示了关于纸的4个秘密,分别用“为什么”的小标题来引出,对读者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虽然21世纪的人们再也不会为纸张发黄、洇水、易折断等问题烦恼,但是通过阅读这篇短文,对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是对其中一些化学工艺过程产生好感。比如,如果不对纸浆施胶(添加一些胶料),墨汁着纸后就会化散,透到纸背面去。由此可见,化工过程让纸张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时隔15年,刘仁庆于1977年在《少年科学》上发表《纸的一家》。这篇小品文主要向小读者们介绍了不同特点的纸张在不同领域里的应用。除了常见的书写、印刷,纸张还可以用于建筑、农业育苗,甚至还可以食用。作者把纸家族的形形色色的成员一一介绍,引起小读者强烈的好奇心。
1962年,孔宪璋在《我们爱科学》上发表《在农场里冶金》。这篇短文总共分三节。第一节的标题为“合金的维生素”,简述了钢材中加入一点点其他金属,尽管含量微乎其微,但使钢材性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此处“维生素”的提法与秉朴发表的《钢的维生素》相一致。这一小节不仅介绍了各种元素的作用,而且也引出了下文各种金属分布广、含量低,如何把它们收集起来呢?作者选择了两个特别的角度来叙述:植物是个冶炼家、动物也是一个冶炼家。一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金属、动物通过采食植物富集金属的事例娓娓道来。作者在文末构筑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农场,各种宝贵金属都是由生物来提炼的。这一切不由让人浮想联翩,充满无限的期待。
1963年,路明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两篇与化学有关的科学小品文,分别是《秋色赋》和《石头记》。单从这两篇文章的名称,就能感受到作者采用的是散文笔法,饱含了很浓的感情色彩。《秋色赋》从描述美丽的秋天景象入手,尤其是对秋天收获的菜蔬瓜果的描写,从视觉和味觉上对人造成强烈的冲击。作者顺其自然地从关注瓜果亮丽的色彩过渡到探究形成色彩的生物化学原因。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等各种植物化学成分如何为人们所认识、提炼以及应用等相关知识一一道来。作者的语言凸显了人格化的手法,比如“色素化妆师”“善于变幻的魔术师”等都是对这些化学成分的趣味称呼。《石头记》一文有着厚重的科技历史感。作者从古代“石器时代”讲到当前的新的“石器时代”,相比几千年前,人类对石头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可谓天壤之别。作者着重详细介绍了读者们不太了解的一些石头家族成员:铸石、金刚石、延性陶瓷等。这些材料都有其特殊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964年,洪焰在《我们爱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趣的科学小品《“张天师”现身说法》。这篇科学小品文首先构造了一个“神秘”人物“张天师”。有过“装神弄鬼”经历的张天师在改邪归正后,以“揭秘”的形式来揭开迷信如何骗取民众相信的一些伎俩。读完这篇小品文的读者一定会恍然大悟:所谓的阴魂、神灵、邪妖等不过是骗子们利用了物理或化学中的一些原理和现象。比如,“画符镇邪”中的符根本就不是神画上去的,而是“张天师们”利用明矾在黄裱纸上不易吸水的特点,预先在纸上做了手脚。而“斩妖见血”骗局中所谓的“妖血”不过是石蕊试纸在不同酸碱度下的显色变化而已。读了这篇小品文,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
1965年,朱志尧在《儿童时代》上发表了《在矿物世界里漫游》这篇科学小品符合这本杂志的主要阅读人群——儿童。小品文行文如蜻蜓点水一般,对每种物质着墨不多,只是让孩子们留下一点大致的印象即可。矿物的性质千姿百态,作者首先专门挑选了儿童感兴趣的“色彩”来串起各种矿物,呈现一个缤纷多彩的矿物世界。作者把矿物比作“居民”,具有“体格”和“体重”的特征。如此一来,各种矿物的硬度、比重等性质有了一番讲解。最后,作者还介绍了一些具有“独特个性”的矿物,激起读者的好奇心。
1965年,孙述庆在《羊城晚报》发表了《工作服的科学》。这篇短文从保障从事危险行业的工作者人身安全角度出发,向读者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服为什么能起到保护的作用。比如,化工厂工人的工作服有大片的聚氯乙烯,保护他们免受腐蚀液体侵袭;炼钢工人和消防员穿石棉材质做的衣服,可以防火;常接触X光的人员要用铅板来保护。衣服中添加的这些化学材质,发挥了各自的特长,保护了从业者的人身安全,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974年,《科学普及资料》上登载了周维纯的《割脂炼香话松香》。这篇短文主要介绍了松香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各种化工产品生产中的作用。本文开端,引用古典文献《神农本草》中记载的“割脂炼香”技术,说明在公元3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这项技术,并且知晓松香可溶于酒精的特性。在描述松香的氢化反应时,作者笔下的树脂酸分子呈现人格化,“伸出无形的‘手’把两个氢原子牢牢抓住,于是树脂酸就变成了二氢枞酸”。
1978年,寿震东在《河北科技报》上发表《漫游垫圈世界》。这篇小品文的写作方法与它的题目相呼应,营造了“漫游”的意境。“你瞧,这石棉橡胶板垫圈……”,“你瞧,这些软东西是各种橡胶垫圈……”,“那不是纸、麻、牛皮吗?”这些话语,把读者带入一个边走边看的模拟场景之中。文中对各类橡圈的介绍比较简洁,点出了各种橡圈的材质以及它们的耐压、耐温性能。
1978年,孙述庆在《合肥报》上发表《浆糊科学开新篇》。这篇小品文主要讲述各种“胶粘剂”的出现以及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作者在引出“胶粘剂”话题时采用了构造“设想”的方法。“人们设想,如果能把钢铁、布匹、玻璃、橡胶、塑料和木材等等也像纸张一样,用糨糊粘贴起来,岂不省事?!”这里的一个问号,一个叹号,作者的情感蕴含其中。
此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83年出版了黎先耀主编的《中国现代科学小品选》。这本选集中有多篇化学题材的科学小品,创作年代大约在1979年之前。
叶永烈的《镜子小史》中,作者采用了第二人称“你”,仿佛与读者在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很有亲和力。正如小品文的题目所言,整篇文章叙述了不同时代、不同质地的镜子,如水面、青铜镜、银镜、钢镜、玻璃镜等。在叙述历史中,作者的笔法散发着优美的文学气息:说到水面,“吹皱一池春水”;说到青铜镜,引用了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和《木兰辞》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直到说起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这才与化学科学有了密切关系。曾经风光一时的威尼斯镜子就是“锡汞齐”的效果:把锡纸铺在玻璃上,再倒上水银,就能形成黏稠的银白色液体“锡汞齐”,黏附在玻璃上。这种制造镜子的方法曾经当作秘方,后来德国人发现了更便捷的方法。今天看来,这种方法也更加环保,因为不再采用有毒的汞,而是采用银。所谓“银镜反应”,用来制作日常生活用品的镜子。除了这个化学反应的配方,作者还饶有兴趣地介绍了镜匠们不外传的“技术秘密”:玻璃上镀银均匀的关键就是镜面的洁净。小品文结尾,作者饱含深情地赞美镜子,“因为镜子永远是那样忠实,毫不隐瞒地告诉你,你的脸上有没有污斑”。此句一语双关,既是对镜子反射原理的表述,又表达了对“实事求是”品格的崇尚。
阮芳斌创作的《“秋石”漫话》中,文章开篇从古籍入手,分别说明了《本草纲目》、古人诗词中“秋石”所指代的化学物质,指出了古代与现代所指物质的区别。文中涉及的古籍数量较多,对不同古籍的分析和推测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文末,作者以化学上的一个教训为例,强调要同时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这才能真正推动科学的发展。
王梓坤的《华山游记与镭的发现》旨在弘扬科学探索中锲而不舍的精神。其中引用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科学道路的表述以及王安石的诗句。并用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曲折过程作为事例论证。
在刘国钧、郑如斯的《纸的发明》中,作者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从考古和古籍记载的角度,道明了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说明造纸的技术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产物,蔡伦只是这一技术发明的总结者和推广者。在纸的原料来源上,随着技术的改进,由非常昂贵的丝制品到廉价的麻或竹纤维制品,说明了古代我国造纸工艺的先进。【文章选自《百年中国优秀科学小品赏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姚义贤、陈晓红、李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