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    
助推元科普 ——前沿科学如何科普转化(二)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融媒体中心     发表时间:2022-11-01     阅读次数:    


二、主题讨论阶段的精彩观点

科学家做科普要有情怀和激情,不能有功利心

卢宝荣教授提出心态上,科学家要勇敢,敢于面对质疑、争议甚至攻击;还要有情怀和激情,不能有功利心,要把科普当作义务。关于科普方式,卢老师认为元科普时代,科学家被赋予重任,但科普本身,无论讲座、报告,还是写文章都需要一定的科普基础。同时要有合适的科学传播工作者与之合作。因此卢老师赞同科学家群体也是需要进行科普培训的人群。

科普作品创作十条套路

专业从事科普研究的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大鹏副研究员从科普方式方面给予建议,列出了根据实践思考后总结的科普作品创作十条套路:

从平铺直叙到起承转合(要有跌宕起伏);从多到1的力量,善用1的力量;满足之前先唤起(先激发兴趣,后施以教育);说之前要先学会倾听(牢记你的目标受众需要什么);相关就是一切(与日常生活关联起来才能激发兴趣);说人话(不要自娱自乐,要对术语作转化);三的法则(以三条的形式发送的信息最容易被记住,最有说服力);雪莉法则(如果自己不说别人会替你说,而且别人说的内容未必是你想说的);KISS(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法则(保持简单);让别人明白之前自己要先明白。

科普要讲清科技成果的应用、作用

刘刚老师认为,科普人员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在科普方式上一是要把小事情往大了去联系说明以使人们意识到重要性;但同时也要具备大事最后要往小了说的能力,很多科技创新内容的科普实际上要旨还是在实在的应用、作用上。

不久的将来科普或会成为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能力

从科普已经逐渐成为科研工作者的必备技能和自发需求的现实来看,在不久的将来,科普或会成为许多科研人员一个基本的能力。在他所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目前已经出台和实施的评选和奖励机制就是对科普很友好,这种政策机制上的保障对鼓励和促进科技人员从事科普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回到元科普的主题,王文鹏认为,科研工作者能对科普做出最大的贡献的地方是做好本职工作,为科普工作者提供源源不断的材料和话题。

大学生一定会成为元科普中一支重要力量

华师大光华书院党委副书记涂皘认为夯实大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提升学生科研报国的动力,增强科普传播效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既培养了未来的二传手,又培养了未来的科学家,这些学生一定会成为元科普真正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为出版社与科学家创造更多的接触机会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辑程着将科普的过程做了一个比喻,将一传手比作农民,二传手比作大厨,出版社比作菜品分装工厂。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不同的专业人员在科普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程着希望能有更多类似活动,使出版社与科学家有更多的接触。

科普基金奖项应从关注项目转向科普人

薄禄龙副教授提到,科学家要向科普转变,心态和科普方式都要有所转变,从“抽点时间做科普”到“把科普当作日常”,从“晦涩难懂的内容”到“运用故事的篇章科普”,科学家应当努力培塑自己作为科普人这一角色所需的技能、技巧等。科普基金奖项应从关注项目转向科普从业者,让科普的机会多一点。因为科普最重要的环节是人,要把对人的资助放在科普基金支持的优先选项。同时也要培养读者群体,提高读者素质。形成固定的元科普读者群体需要图书出版者、科普创作者和科学家共同努力,想方设法来培养元科普的读者群体。

科学家科普最好的模式是:把科普做成好玩有趣的事

杨先碧主任从杂志的角度来看元科普和前沿科学科普化的话题,他认为身份转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一方面科学家不重视科普,不知道如何把握通俗的度,另一方面科学家与科普编辑、记者的沟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杨先碧认为科学家科普最好的模式是:科学家把科普做成好玩有趣的事,从科幻、影视等艺术性的方面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中。

科普记者要去挖掘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上海科技报记者陈怡则是从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出发切入讨论,她认为科普记者要去挖掘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双方之间能够互相激发灵感。还要了解同领域其他科学家的工作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给大众,使其遇到问题更有辨别能力。

做科技报道要同时关注事和人

张建松高级记者认为科学记者的职责是报道科学家的人和事,把专业的信息科普化,同时也应关注人,传播科学精神。科学记者要与时俱进,关注不同的媒介,而且不能太有功利心,要与科学家一样有情怀。

十一科普编辑要与有传播意识的科学家多交朋友

《世界科学》编辑游文娟对科普内容提出了建议:目前医学科普的成功率相对高,也更受关注,但数理化生等专业领域的科普相对难度更大。游文娟建议不太易喜闻乐见的科普可以结合热点去做。并且科普编辑要与有兴趣、有方法、有传播意识的科学家多交朋友,同时可以拓展研究生群体的力量。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对本次沙龙做小结时说,本次沙龙的主题也是去年这一沙龙话题的继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能对这个选题持续给予支持也是非常有眼光的)。经过一年的时间思考,科学共同体和科普作家们对此主题都有新的认知,也提供了更多成功的案例。助推元科普,助推前沿科技科普化目前已经出现了好的势头,但此事要能真正可操作、可实施,成为科学共同体和科普界的共同行为,还有许多认识上的障碍、制度上的配套需要落实。希望能够不断深化对这个课题的理解,争取把这件好事做得更好。


 
上一篇:助推元科普 ——前沿科学如何科普转化(一)
下一篇:女性更年期健康科普传播策略的实践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